李晓亮:胡斌替身只是一种受迫害臆想吗
2009年07月28日 08:04重庆时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者:李晓亮

这几天,以“张礼礤”为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猛然激增———据说张礼礤是杭州飙车案肇事者胡斌在庭审时的“替身”。(7月27日《新快报》)虽然法院坚决地否认过“替身说”,但网民对其“纯属无稽之谈”式的辟谣并不认可,人肉搜索也未停歇,于是有了网上热传的“有图有真相”的“的哥张礼礤”。

一起本应情节简单、案情明晰的普通交通肇事案,为何呈现出比美剧《越狱》还要悬疑的发展趋势,如同现实版的罗生门?要洞悉扑朔迷离的“替身门”,不妨先系统梳理一遍案发以来的各方表现。简单回顾,可发现该案是由“富二代”、“飙车”、“欺实马”、“113万赔偿”等关键词串联而成。

正是这几个词激荡起的民意潜流,将这起交通肇事案,推向举国震惊的公共事件的位置上。不得不说,胡斌及其亲友在案发现场飞扬跋扈的表现,给公众留下了极为鄙俗的恶劣印象。再结合“富二代”这个关键词,“为富不仁”的印迹就印在了每个人心里。这一印象让不少人由衷地厌恶这对缺乏人情味,炫耀着权势嚣张表情的母子。

这也是当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激愤之词,充斥网络的原因之一,也是胡斌一审被判三年,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原因。加上庭审时那个脸蛋浑圆,眼神乖巧,站姿谦恭的被认为是“张礼礤”的人,与案发现场以手遮脸的胡斌判若两人,于是民意再次沸腾,“替身论”出现了。

法院斥责这“纯属无稽之谈”,认为胡斌变胖是因饮食规律之故,但我们分明记得胡斌肇事后表示,闯了大祸内心惶恐。短短两个月后竟心宽体胖猛增了膘,即便真是胡斌,估计人们情感上也不大愿意接受。何况法院的回应透着不屑和傲慢,更激得舆论反弹,搜出一个“张礼礤”来。

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庭审时胡斌没必要使用替身,替身论只是“仇富”心理作祟,是在继续妖魔化“富二代”。“胡斌替身”真的只是民众的“受迫害臆想”吗?为何会有这种臆测?恐怕还得从整体的社会信任体系上来求解。替身论在胡斌案上出现或许偶然,但在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下,出现此类凝结民意焦虑的事件又有其必然性。就像有人将胡斌替身称为“华南胡”一样,确实,纵观“华南虎”、“俯卧撑”、“躲猫猫”、“七十码”以及“压力差”等事件,其间都蕴藉了民意对当地政府、司法机关的某种不信任。其实在用“无稽之谈”应对民意质疑之时,民众对法院的不信任已大于涉事者本人了。

中国素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假如公权力失范,进而失信于民,就会出现吏治的信任危机。具体到胡斌案,“七十码”积聚的民间信任焦虑,对“替身论”的出现负有不可推卸之责。谣言止于公开,公开更应有公信。由“替身”延伸出的某些焦点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而权威解释。

比如假设真有替身,“调包”可能只会发生于进看守所之前。既然公安机关都能允许胡斌事发当晚回家上网,还曾闹出“七十码”的笑话,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在此期间胡家“狸猫换太子”的可能呢?又该不该进行包括DNA检测在内的一系列专业的信息采集和甄辨工作?这类本可避免的公共事件的处理成本又应如何核算?最终是否要分摊开来由公众埋单?假如不幸证实,除了影视剧中的武替、裸替,连庄严的司法语境中竟也出现犯罪嫌疑人的替身,那这个丑闻无疑具有比闹市飙车更恐怖的致命杀伤力———因为它将直接威胁到司法生态的健康和公众的法律信仰。不回答上述问题,谁能说替身只是一种臆测?

胡斌   替身   武替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晓亮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