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中国应学会更好地表达意图

网友评论 ( 0 ) 2015.11.23 第38期

“读懂中国,理解世界”系列访谈之一

日前,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21世纪理事会(贝格鲁恩研究会)共同主办。

会议期间,凤凰评论《高见》栏目专访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

凤凰评论《高见》栏目特约访谈员:于盈

策划统筹:高明勇、刘昱含、熊志

1、新加坡黄金时代没有过去

凤凰评论《高见》:作为20世纪和21世纪伟大的战略家,李光耀先生带领新加坡在一个复杂的国际体系中航行,不只使新加坡生存下来,更为新加坡带来了繁荣兴旺。你觉得在后李光耀时期,新加坡面临哪些主要的挑战呢?你认为在经济、政治发展模式上会有改革吗?

吴作栋:首先,世界比起20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很快。所以,领导阶层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了解清楚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的崛起和其他国家的竞争力改变都是新加坡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其次,在新加坡国内,李显龙先生正在寻找继任者,召集第四代领导阶层,这是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对每个国家来说,特别是对小国家来说,领导阶层的素质对国家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国内还面临其他的挑战,比如人口老年化、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等。

凤凰评论《高见》:有人说新加坡的模式吸引了很多国际关注,可现在黄金期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吴作栋:我不这样认为。我们的政治体制这些年来已经有所改变。最初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用西方民主模式来管理新加坡。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民主制度在当初对新加坡来说是很必要的,因为新加坡当时是个新兴国家,没有资源。所以李光耀先生掌权时期强化了政府的管理。

在我接任的时候,我就稍微放宽政策,给人们更多的空间。而对现任的李显龙先生来说,政府强调的是包容,要包容人们参与政策的讨论,这不代表你要被民意牵着鼻子走,但你要听取他们的观点,然后考虑新加坡该做什么,与人们交流,促进新加坡向前发展。我们的管理模式不断改进,以满足新加坡的需要。

我们也认识到需要政治多样性。我们现在实际上在国会中有更多的在野党成员。最初,我们当然不知道该怎么控制他们,但现在意识到这是我们现有体系的一部分,这是民众想要的。新的部长、新的国会成员要在争论中学习对方的思想,讨论出有益于发展的政策和想法。

2、不能期望中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

凤凰评论《高见》:中国一直紧密关注新加坡的模式和发展,那中国能从新加坡模式中学到什么呢,包括正面和反面的教训?

吴作栋:我想中国政府在新加坡2011年选举后对新加坡模式表现出担心,因为执政党的得票率下降至60%。我认为中国会想,这是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模式,因为执政党在民主投票选举中得票率在逐渐下降。但在最近一次,也就是今年的大选中,执政党得票率又上升至近70%,可能中国又会想,看来选举也不是这么糟糕,只要你懂得如何和民众沟通,赋予他们想要的,执政党还是可以继续当政。但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如果有朝一日中国开始民主选举,也需要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逐步推进,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凤凰评论《高见》:你认为这个时代快要来临了吗?

吴作栋:我认为快了,虽然我还没看到来临的前兆。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不能期望中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

凤凰评论《高见》:这些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有所起伏,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你认为中国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真正促进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吴作栋: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很好的。李光耀先生很早就去到中国,邓小平也想向李光耀先生学习治理新加坡的经验。李光耀先生明白中国的需求,促成了苏州工业园的合作,在大陆投资工业,将新加坡的管理知识、经济竞争、经济管理经验传播到工业园来,帮助中国的发展,中国对此也很感激。当然中国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中国认识到新加坡对中国的价值。

当然,其中中新关系也有经历一些挑战,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3、中国应学会更好地表达意图

凤凰评论《高见》:你对中国目前更自信、强势的外交政策有何看法?

吴作栋:我认为这造成了一些人的不安。我们要知道,不管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和姿态,不管崛起的意图是什么,中国的崛起本来就会引起不安。就好像中国跳入一个不是很大的泳池,当跳入泳池的是一头大象,原来在泳池里的人要腾出位置给大象进来,肯定会有些不舒服。中国现在采取更强势的外交政策,对于领土纷争等问题可能是正确的决定,但肯定会造成其它国家的不安。这也是为什么东南亚国家欢迎美国势力进入这一区域去平衡中国的力量。

凤凰评论《高见》:中国能怎样做得更好,减轻周边国家的不安呢?

吴作栋:首先,好像这次论坛的主题,读懂中国,我很喜欢,这也很重要。中国要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非常重要的是,周边国家和美国都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意图,建立信任,当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后的意图是什么,准备做什么,我们大家都在努力地尝试去读懂中国。目前,我还是坚信,中国的发展对我们大家都是有益的。中国成长,我们与中国一起成长。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对我们大家都会更好。

 

“读懂中国、理解世界”系列访谈

附:《福山:中国式民主要从法治开始》

附:《陆克文:不能让贸易政策分裂亚洲》

附:《梁锦松:2047,香港定位在哪里?》

附:《郑永年:南海问题中国别反应过激》

附:《贝格鲁恩:中西交往需要尊重差异》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