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No.67
No.67

凤凰国际智库独家系列策划

军事安全未来冲突因子:
核武云集是亚太的平安符吗

作者:胡波 时间:2015年9月8日
“如
果你想要和平,请准备战争”。古罗马军事著作家韦格蒂乌斯的这句名言,至今仍被许多国家的军事将领奉为经典。毫无疑问,相比70年前,战争的风险早已大大降低。然而,每一个想在世界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国家,却没有谁在军事安全思想上彻底放松。

人们或许看到,地球上军人数量在变少,武器装备在削减,但是军事打击能力的突飞猛进也在同步。一方面,人们对战争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克制,各大国间避免冲突的意愿大大增强,但另一方面,各国仍在积极做万一的准备。凤凰国际智库研究团队认为,对于一个国家,只有看清70年军事战争的变化,把握安全战略的重点,排查主要风险来源,才能最终确定其安全战略思想的根基与原则。

因子1 :核恐怖守卫世界总体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还是常规武器的较量。核武器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才出现,然而当时的人们对核武器的效果还没有直观的认识。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核国家,仓促地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实验性质的原子弹;苏联的核武器还正在研制当中;导弹雏形已经出现,但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在50年代末才问世。数量少而初级的核武器显然并没有过多影响世界各大国的对外战略,欧洲的“冷战”与亚洲的“热战”都没有受到核武器的困扰。一直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才认识到核恐怖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价值与意义。

2015年,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世界上核国家共有9个,分别为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共拥有各式各样的核武器15850枚,有4300枚装载在洲际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上,处于部署状态。核武器的巨大威力给世界形成了极大的战略恐怖,特别是美俄两国核武库庞大,两国的核武器都可以多次将全面人类毁灭双方形成了均衡的相互确保摧毁。

大多数核国家和核武器均集中在亚太,俄罗斯7500枚、美国7260枚、中国260枚、印度90-110枚、巴基斯坦100-120 枚、以色列80枚、朝鲜6-8枚。

凤凰国际智库结论:核武器等战略武器的出现部分改变了战争对于政治的意义,核恐怖和相互确保摧毁决定了大国间的大规模战争很难再发动。战后大国间的总体和平很大程度上与核恐怖有关。

冲突指数: 七十年前:★★★★☆(4 分) 七十年后:★☆☆☆☆(1 分)

韩国和美国士兵在实弹射击靶场共同参加代号为“秃鹫”的韩美联合军演。

因子2:战斗不再是进攻防御那么简单

1945年,战争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进攻防御方式,前线与后方界限非常清楚, 战争本质上拼的是人、物资和武器的消耗。各军兵种的独立性较强,空地联合、空海协同、海陆并进等联合作战虽然已非常普遍,但联合程度并不高,也并非常态,更未形成紧密的体系。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紧接着爆发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冲突继续延续了传统的线型作战方式,只不过武器更加先进、火力更加猛烈。

2015年,亚太地区虽然已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但鉴于美军在伊拉克、科索沃及阿富汗战争中的示范效应,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斩首行动等作战方式日渐成为各国演练的重点。各国纷纷发展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于一体的C4ISR 系统,未来的战争正向着体系化、网络化、非线性、非接触、超远程等方向发展。任何作战单元都只是整个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单件武器的作战效能越来越依赖整个体系的效率。

凤凰国际智库结论:战争方式的改变降低了战争的政治成本和经济代价,有增加小规模冲突爆发的可能性,这一点冷战后的美国表现得非常明显。

冲突指数: 七十年前:★★★☆☆(3分) 七十年后:★★★★☆(4分)

因子3:尖端军事技术让胜败难有悬念

1945年,机械化军队的规模到达了巅峰。据统计,在1945年年初,苏联拥有坦克和自行火炮35400辆,飞机总数共59000架;战争结束时,美英两国海军仅各型航母就有142艘。各国主要的装备依然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燃气轮机、雷达、坦克等技术得到了充分运用,美苏英法等强国军队的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之高,而广大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机械化尚未完成。在技术上,各国武器装备差异很大,但尚无代际差异,军事技术往往也无法单独决定战争胜败。

2015年,亚洲各主要国家已经基本完成机械化,正朝着信息化过渡。二战后,导弹、航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及与其相配套的各种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出现,使得全球精准快速打击成为可能。军事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美军相比,其他国家的军队在技术上存在代际差异,这也赋予了美国超强的国际政治权力。

海湾战争及科索沃战争的进程表明:战争不再有悬念,技术遥遥领先的一方往往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目前,精确打击相关技术的全球扩散已经无法避免,美国正瞄准新的技术前沿,酝酿第三次抵消战略,试图拉大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中俄等大国也纷纷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定向能武器、无人系统等装备,试图实现弯道超车。

美日联合夺岛演习。

凤凰国际智库结论:军事技术的大幅度进步改变了战争形态和战争规模,机械化条件下的对抗往往恢弘壮观、规模庞大;而当今的军事对抗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成军事技术的对抗,大规模武装暴力的技术门槛增高,并日渐成为主权国家,特别是大国的专利。

冲突指数: 七十年前:★★★★☆(4 分) 七十年后:★★★☆☆(3 分)

因子4:战备应对亚太的太多不确定

1945年,除美、苏、日传统强国之外,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还处于革命或战争状态,取得独立的国家仍未完成民族国家进程,大片区域还处于权力真空状态, 各国政府的管理能力不强,战争动员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亚洲的和平实际上维系在美苏两国手中,各类冲突多与美苏两国有关。日本投降后,中国很快爆发国共内战,美苏未直接参与但分别向国共两党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日本战败后被美国占领,从此在军事上沦为美国的附庸;美苏两国沿三八线分区占领朝鲜并各自扶持代理人,最终酿成了朝鲜战争;而法国试图重新控制印度支那的努力,最终也将该地区演变成东西方阵营对抗的前哨。

2015年,民族主义在亚洲各国都非常炽热。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很难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做出大的让步。各国政府治理能力普遍较强,动员能力强悍,加之经过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国防预算增长率持续加大。亚太安全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朝鲜半岛的冷战痕迹还未彻底去除,台湾与大陆之间围绕统一依旧存在诸多分歧,领土争端及海洋划界争议不断发酵,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愈演愈烈。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各国间的军备竞赛。

凤凰国际智库结论:各国战备能力的普遍增强,一方面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避免再被动沦为超级大国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各国间和解妥协的困难,特别是在领土问题上。与70年前相比,虽然各国国防开支的绝对数量增长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但各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已普遍大幅下降。

冲突指数: 七十年前:★★★★☆(4分) 七十年后:★★★☆☆(3分)

因子5 :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战争思想

1945年,战争的结束不过是下一场战争的继续,各国领导人无不认为下一场世界大战将很快到来。西方世界认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东方世界则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爆发,要以革命制止战争。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美国有“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中国是反干预作战,日本则为反岛屿登陆作战。

2015年,各国普遍认为大规模战争代价巨大,和平与发展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亚太地区的经济繁荣离不开和平的维系。当然,该地区各类矛盾尖锐, 不少国家仍在针对其他国家积极做战争准备。各方都立足于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都强调自己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加紧做最坏打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武力威慑和危机管控。

凤凰国际智库结论:与70 年前相比,战争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克制,各大国间避免冲突的意愿大大增强,不过各国仍在积极做万一准备。

冲突指数: 七十年前:★★★★★(5 分) 七十年后:★★☆☆☆(2 分)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凤凰国际智库首个研究报告《未来冲突因子——对比70年亚太安全环境变化》青年精英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团队其他成员包括:周鑫宇、刘世强、董春岭、苗吉、檀有志、李永成。凤凰国际智库研究团队找出33个影响亚太安全环境的冲突因子,将冲突因子分为军事、格局、秩序、美国、日本、中国、热点七大类别,并根据冲突性高低分为很高、较高、一般、很低、较低五个等级,对应5分到1分,从而计算出冲突指数。

二维码

凤凰国际智库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凤凰国际智库

凤凰评论出品

专题:易心

栏目合作:zhaoqm@ifeng.com

下一篇

安倍首相,加藤要向你提建议

大多数日本年轻人持有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和态度。日本国内渴望和平的、阻碍国家失控,走向错误道路的人群是潜在的、巨大的力量。围绕和平,我坚信,中日两国人民完全可以展开积极的,会产生正能量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