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No.18
No.18

美国古巴走近 是谁向谁靠拢

Why Socialist Cuba turn to US ?

作者:林达 2014年12月29日
上就快到2015元旦了。五十六年前的1959年元旦,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革命军攻入哈瓦那,建立了今天的古巴共和国。他驱逐没收外资、收归国有,美国和古巴随之交恶,之后,美国和古巴经历了长达五十六年的对峙。现在,美国突然宣布即将与古巴建交。

奥巴马总统的决定固然会有人反对,但就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对这个消息都不感到意外,感觉就像是终于等到了一个旅行许可证。反应最快的也是旅行社,大使还没着落,旅行社已经在收钱了。

“美国要改变与古巴的关系。我们将结束这种过时的、未能推进两国关系的局面,展开正常对话。”——奥巴马

华约解体曾是美古缓和的契机

美国人不觉得奇怪,是因为看得多,已经疲劳了,这个过程已经在不同国家中大同小异地重复了多遍。

从第一个以武装摧毁私有经济制、建立公有制政权的苏联建立的那天起,美苏两个阵营对立的国际紧张就已经开始。这种对立,本质是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自由经济是一些西方国家所习惯的方式,并以民选来决定国家走向,而苏联模式告诉大家,可以用少数人的武装来颠覆国家政权,然后阻挡民选机制,以强权维持武力规定的制度选择,这样模式可以在强权下维持很多年。

苏联模式的成功,是因为它的宣传和工业革命后社会对平等的诉求紧密相连,在理论上描绘了一个比经济私有制远为公平幸福的前景,因此曾在半个地球迅速蔓延。而西方自由经济国家认为,经济制度也和社会自由度有关。这使得他们认为,如果自己的国家被对方所攻克,将是一场社会灾难。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

美国和苏联从经济制度差异发展为政治对立,又从政治对立发展为军事对峙。加上核武背景,这就是冷战、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同盟对峙的来源。

虽然没有打起来,美苏却在双方都拥有核武器的阴影下危机重重。也因为没有打起来,持有不同理念的两个阵营也就长久的“分江而治”、各自得到完美的实验机会。

西方民主国家从未认为民主制度是理想而完美的制度,这个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就说得清清楚楚:这个制度只是与其他制度相比较好的制度,也就是无奈的选择。铁幕铜墙分隔后的实验结果,开箱检验很简单,就是一旦墙倒幕开,看民众的选择走向。

西方民主国家认为,民主制度并非完美,只是与其他制度相比较好的制度,是无奈的选择。

这将近半个世纪的一场实验,国家玩了一把,几代人的一辈子半辈子就过去了。最后,华沙条约组织作为一个军事联盟自行解散,许多成员国自愿加入了原来是敌方的北约。那个尖锐对峙的所谓冷战时代基本消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还是原来那个,它只是接纳了开放之后愿意改变的东德。原来华沙条约组织中的国家,开放之后,大多回到了那个已经陌生的过去,那个五十年前的、自由经济时代的自己。

华约解体,当时对美国和古巴关系,也是一个转机。当时连美苏关系都在全方位进展,可美古关系却停滞不前。

导弹危机导致美古长期互不信任

近有近的难处。古巴在冷战中发生过著名的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导弹,使得美国遇苏联核袭击的预警時间可能缩短到只有几分钟。虽然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外交解決,美国却着实被古巴这个近邻吓出了一身冷汗。而猪湾事件也让古巴吓出一身冷汗。两国进入绝对不信任的阶段。美国对古巴经济制裁,也禁止自己的国民去古巴旅行。

几十年来,大量古巴难民逃亡美国,古巴总共才一千一百万人口,而美国就有将近一百八十万的古巴移民。佛罗里达一些地方几乎变成小古巴。他們入籍美国后,一样对美国政策有发言权,他們中很多人曾经受到古巴政府伤害,常常更支持偏于强硬的政策。

也因为近,美国对古巴可能带来的威胁评估格外谨慎。9•11其实是个改善关系的契机,可是古巴的反应还是老旧的反帝思维,古巴代表在联合国谴责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目的是蓄意杀害妇女儿童。另外,南美一些公开主张以恐怖手段反美的左翼激进组织,也一直以古巴为发展基地。

美国和古巴曾经在柏林墙倒塌后有过缓和的契机,但由于导弹危机和猪湾事件,令两国进入长时期互不信任阶段。

9•11以后,美国对这些组织危险度的重新评估,他们被列为恐怖组织,也就连带古巴被列为“恐怖组织庇护国”。两国关系随之增添新障碍。所以美国最近宣布解冻后,外交部需要复审,让古巴从“资助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删除。同时,在外交方式上,古巴由于意识形态表达方式陈旧,习惯使用夸张超强硬语气,外交语言没有和国际主流社会接轨,也令双方交流徒增难度。

冷战结束是因为苏联先走向新思維继而开放。中国在同時期展开了大规模经济改革。北约成员国和原华沙条约成员国的关系改善,说到底,源自后者自身发生巨大变化。但古巴在那个节点上没有任何改变。

强人政治导致古巴政策“按既定方针办”

古巴维持了时间格外长的强人政治。古巴人说 “卡斯特罗是不可替代的 ”,这话几乎是一个事实,他弟弟劳尔•卡斯特罗代理一把手的时候,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位执政已经长达四十六年。

“不可替代”可以是对一个领袖能力的极大赞赏,你的能力强到国家权力非你莫属;“不可替代”也是道出一个危机,国家稳定系于一个强人是危险的。卡斯特罗总算没有把权掌到最后一刻。2006年的一场大病,令他作了不得已的放弃,把具体执政交给了弟弟劳尔,但是职务未交,在理论上他还是一把手,仿佛垂帘听政。

这样一种模式,哪怕是家族传承,前提仍然是接班人要小心“按既定方针办”。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方针是什么?如古巴外长2005年底宣布:保障古巴社会主义制度,首先要加强领导能力建设,其次要保证政府的观念和信仰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最后要防止私有阶级在古巴再次出现。

2011年4月19日,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哈瓦那国际会议宫闭幕。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出席了会议,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

这个宣言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防止产生私有经济。

当时有人揣测,老卡斯特罗可能会在任内向中国学习、进行经济改革,可不久后,病中的卡斯特罗就在《总司令的思考》系列文章中,写出一篇驳斥改革派经济思路的文章,指新自由主义经济处方“是一个巧妙陷阱,我们绝不能掉进去”,认为这些经济改革建议,是下给古巴革命的“毒药”。

老卡斯特罗警告说:“不能出卖主权让外资大量流入古巴。”主张停止外资对古巴住宅项目的投资,并再次反对用甘蔗生产乙醇等生物燃料的做法。

这样一种保持四十六年的“政府观念和信仰”,是否得到大多数人支持?我看过一些有关古巴的纪录片。有些古巴人表示不满意,他们基本属于那个过去被消灭、现在还要“防止其再次出现的私有阶级”之中的老人。他们中一些死去,一些出逃,还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他们过去拥有企业,后来生活艰难,当然不满意,可是敢在摄像镜头面前直接表示不满,也并不多。

“强人政治”导致古巴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沿袭老卡斯特罗的一贯方针,最终导致了古巴的落后。

其他古巴大众呢?古巴人是拉丁民族和大量黑人的结合,热情奔放、音乐感极强,到处能看到吉他和舞蹈,天性快乐。在镜头前,他们有的表示对卡斯特罗健康的关心和信心,有的表示自己在革命后生活改善,对生活很满意。有的承认现在生活相当艰苦,可是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还是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总之,纪录片中的古巴人总体来说,和政治上层还相当合拍。

可是不知为什么,看了心里还是会感到疑惑,这种疑惑由经验而来。记得在文革时期,外国记者来中国采访,都是民众高度拥护赞扬文革、对艰苦生活充满乐观、对私有经济和资产阶级大力批判的场面。可是四人帮被推翻的瞬间,民间对改革开放的要求如排山倒海而来。

美古关系未来必然好转

强人政治的特点,就是接替者的决策会顾忌前任思路,不会做出太违背他意志的决定。劳尔•卡斯特罗提到哥哥一向很谨慎,哥哥“不可替代”也是他的名言。但是,在不违拗“既定方针”前提下,他也有所不同。

被指定接班之后,他公开承认多年来古巴积累的问题是工资水准低、生产率低下和腐败等等,指出有必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又谨慎表示,不会有“特别引人注意的措施”。

他当时向下届美国政府,也就是今天的奥巴马政府伸出了橄榄枝。他不那么反对加强外国投资,还希望古巴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甚至宣布,古巴将向更多的外国资本开放,“必须进行结构改革和引进必要的新概念。”

他呼吁“给我们提供资本、技术和市场”。他的演讲受到民众欢迎,也许暗暗说明,古巴民众的革命决心底下还是向往某种变化。上面小心放个气球,下面小心呼应。这种不张扬的合拍显得更真实。

2014年8月16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一名名叫Marlon的八岁男孩因为喜欢收集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海报以及模仿他的穿着,被他邀请至家中做客。

劳尔•卡斯特罗的讲话一定也得到哥哥的首肯,但两人对分寸的理解未必完全一致。这样的小心翼翼换来了五年后的2011年4月,劳尔•卡斯特罗正式接下哥哥任了五十一年的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位。又是三年过去,直到今天,当年的革命军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仍然在世。

劳尔•卡斯特罗接任已经八年,现在,古巴还在实行双轨制,外国人使用我们曾经很熟悉的外汇卷,外国人在古巴消费是本地人的二十几倍。下面必然会一步步改革,我想人人都已经预见到了,也许它仍然不是干干脆脆就发生。

这就叫做历史惯性。受到牵扯的,是一个国家五十四年来的政治经济制度、思维方式、官僚体系以及对失去掌握了半个多世纪的权力的担忧。

2006年,就有人在赞赏一个八十一岁老人掌权四十六年的“神话”、在讨论“神话”逝去之后,古巴是否会被美国改变。其实,不变是一个老人强撑的结果,强力撤去,必然有变,美古关系也必然会好转。

古巴不是被它人改变,而是自己就有内在动力要变。古巴的经济和社会都会更自由。这个预言不需要占星和预测能力,只需要合理推论,因为类似神话和变化,大家已经看过很多。

这让大家相信,原来,真的就有历史规律这回事情的。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林达

著名旅美作家,已出版“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历史在你我身边》等书。

二维码

凤凰网评论微信

扫描微信

凤凰大参考尽在掌握

凤凰评论出品

策划:赵雅楠

栏目合作:zhaoyanan@ifeng.com .

下一篇

审判金正恩:神话还是现实?

联合国大会12月18日通过决议,将朝鲜人权问题提交国际刑事法院(ICC),使朝鲜领导人面对反人类罪的指控。这是联大连续第10年通过相同的决议,但今年敦促安理会将朝鲜人权问题移交国际刑事法院,严厉程度前所未有。如果安理会通过这一决议,金正恩的命运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