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何怀宏:各扫门前雪的习惯要靠制度培养
2010年01月16日 08:57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何怀宏

今天许多人不扫自家门前雪,与其说是自私自利,不如说是还没形成扫雪的行为习惯,甚或还没有扫雪的意识。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尤其在最初形成时,绝对需要制度为各家划分相应的、力所能及的责任范围,并且有制度性的检查、监督、赏罚。

今年北京的冬天多雪,且寒冷。1月3日的大雪后,除主干道因除雪和车稠化得较快外,许多支路特别是人行道,在10多天的踩踏后还是很多积雪,只是变成了脏雪,且坚硬、滑溜。这些天,我已经看到几个人摔倒,于是想起了一句老话:“各人自扫门前雪”。

这句老话全文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借用它且只讲“扫雪”,可以分辨出四种对待一场大雪的行为态度:1,不会管别人门前的雪,连自家门前的雪也不扫;2,只扫自家门前的雪,不管别人门前的雪;3,既扫自家门前的雪,也扫别人门前的雪;4,不扫自家门前的雪,专扫别人门前的雪。

第一种态度可能就是现实,虽然带来不便,但也并非对社会就有伤筋动骨的危险———虽然能改为第二种态度,则对培养人们的公益精神和责任意识,善莫大焉。但假如把“扫雪”比作人一生的事业,第一种态度的后果自然就很严重,那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社会都不负责任,对这样的人,只好叫其“衰人”。而哪怕只是“自扫门前雪”,说明至少这个人能自立,且如果引申到这“门前雪”不仅包括自家通向马路的那一段,还包括和马路平行的那一段大家共用的人行道,就不仅对自己,还对别人尽了一分义务。如果不仅扫自家门前的雪,也扫邻居家门前、大街上的雪,就不仅是义务行为,还是分外有功的高尚行为了。

最后还有一种行为:不扫自家门前雪,专扫别人门前雪。这虽然在效果上比前面所说的“衰人”好,但也让人疑虑:为什么不先扫自家门前雪?甚至容易让人怀疑其动机。而且,不同时自立自助还可能走向极端,即只是指责别人没去“助人”和只是指挥别人去“助人”,自己并不动手。假如一个人到了这一步,也就可能“两极相通”,成了另一种“衰人”了。

今天许多人不扫自家门前雪,与其说是自私自利,不如说是还没形成扫雪的行为习惯,甚或还没有扫雪的意识。而且,尤其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尤其在最初形成时,绝对需要制度为各家划分相应的、力所能及的责任范围,并且有制度性的检查、监督、赏罚,否则规定了也是空转。

上个冬天我在美国,年底的一天去波士顿的朋友家,朋友上午来接时就飘起了雪花,后来越下越大,雪稍稍停,他就铲自家门前的雪了。早动手较省力,不动手要挨罚。后来,马路上也出现了铲雪车的轰鸣。那天的雪真是够大,但到晚上坐朋友车回去时,行车道上竟然就几乎没有了冰雪。当然,波士顿是常年多雪的城市,这套有效对付大雪的制度和人们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个冬天就形成的。我借此想说的是,在涉及公共领域的事情上,要借助制度培养人的公益精神和责任意识。

衰人   扫雪   稠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