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汤劲松:权力失范谁都会成为下一个王帅
2009年04月20日 08:07重庆时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汤劲松

因在网上发帖,39岁内蒙古男子吴保全2007年和2008年两度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警方跨省抓捕。(4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和王帅一样,吴保全被抓的理由是在网上发帖“诽谤”,惹祸的根由也是对征地行为有所质疑。不同的是,王帅获得了国家赔偿,相关责任人被处理,灵宝市的公安局局长还不辞辛劳,专程赴上海登门道歉。

几乎雷同的事件,结局差异却如此强烈。以“王帅案”为例,媒体的持续关注,也许是该案能得到圆满结局的最佳注脚,而吴保全就没这么幸运了。不过,媒体的强势关注又如一种“越界”,映照出法律权威的矮化,法治环境的萎靡。因为法律是刚性的,法律的权威被矮化,那就只能是法治环境出了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说,在“吴保全案”中,当地法院的判决创造了一个新罪名———诽谤政府罪。因为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不是民事活动,是政务活动,不受法律上的名誉权保护,政府根本没有名誉权,更谈不上“诽谤政府”。报道中还说,当地法院一名法官私下表示,“吴保全有罪证据很少,基本没有。凭我的良心,凭法律原则,我都认为他无罪。”如此以道德和法律的名义作证无罪的案例,却在没有新增犯罪事实的前提下,刑期从1年改判至2年。原因大概如报道中当地的一名检察官透露的那样:“我们签字是无罪,后来领导说,这是市里的案子,我们管不了。”

所以,法律在某些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被选择性甚至“创造性”运用的工具。而“稷山文案””等往事,也如出一理。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晦一些罢了。法治环境被以法律的名义破坏,权力的失范使公众看到的只有律条的被曲解,法治的权威几乎丧失殆尽,表达意见成为高危举动,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王帅,不安全感也就油然而生。

吴保全   诽谤   王帅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汤劲松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