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刘洪波:养老改革要坚定但不可轻率而行
2009年03月12日 08:58新闻晨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刘洪波

政协委员建议暂缓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从媒体报道看,来自社科界、新闻出版界的60余位委员已联名提案,教育界也有60多名委员作了几乎同样的联名提案。

对同一问题出现两份提案,每份提案的联名人数都超过60人,且提案人界别分布如此集中,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显然引起了强烈反弹。在两会上,情况已是如此,在改革所涉及的事业单位,反弹之激烈,似乎不难想见。

一项推出未久、应该说尚未真正铺开的改革,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对,不管这种反对是否能令已经启动的方案暂缓实施,都可以算是教训沉重。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确曾产生过一石击水的效果——几乎没有预热过程,人们就从新闻报道中得知这一重大改革已经定案。这一改革迅速引起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改革的公平性问题,指向是质疑何以公务员成为养老改革的例外。两会上的反应,既延续了这一话题,又质疑了方案本身“思路不清晰,措施不配套,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争议到达全国政协会议,也将养老改革争议从一个舆论话题提升为一个政治话题。

政协会议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设置,就重大问题产生重大争议,也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正常体现。提案人集中于社科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都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应当说这些委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政协委员分界别产生,正是要他们明确自己的界别,并体现相应界别的意见。

养老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平的国民养老体系,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因此,在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推行之时,公务员已成为社会中惟一不参与养老改革的特殊群体,执行特殊的养老方案,并且人们得到的是这种状态将会继续的消息,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公平性的矛盾。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出台的原因被解释为减轻财政负担,也激起了人们对企业改革中职工利益被当作“包袱”甩掉的联想和记忆。

实际上,改革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财政包袱重了,所以改革不得不进行。这一解释过去曾经可以作为改革的合理性辩护,现在人们已经看到“甩包袱”改革产生的种种后果,而财政负担也已不被人们接受为应当削弱福利的合理理由,同时人们还看到了财政支出在公款消费中体现出来的奇怪现状。可以说,改革的社会心理背景和社会认知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在人们对社会公平、政府责任、改革代价等问题越来越关切的背景下发生,但它的推出却几乎悄无声息。改革的直接利害相关人,没有获得对改革方案发表意见的机会,成为方案摆布的对象。秘而不宣的酝酿,突如其来的定夺,不仅不符合信息公开的要求,而且置相关人一种“不可虑始”的位置。从程序正当性而言,不能不说存在缺陷。

应当看到,暂缓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能够在政协会议上激起巨大反响,原因不仅有社会心理、社会认知变化的背景,有方案本身在内容上和推出程序上的缺陷,也与来自事业单位的委员具有一定数量高度相关。事业单位人员在政协会议上拥有直接的利益代表,政协会议的界别组成方式,使话题引入政治协商机构具备了条件。

人们通过改革认识改革,现实处境带来了心理和认知的变化。一些话题浮现,一些话题弃置,一些人成为代价,一些人成为骄子。改革越来越触及硬核部分,在社会和政治结构中拥有较大话语权的阶层,博弈能力非工人农民可比。确实,改革方案怎样形成,改革共识怎样产生,已经面临比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更为复杂的情况。改革要坚定,但怎么改、改什么、焦点何在、突破口何在,已很难“摸着石头过河”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症结,也要直接面对,而不可回避拖延。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洪波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