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路透社:中国开始重获劳动力成本优势
2009年03月05日 09:22环球时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英国路透社3月3日文章,原题:不能不考虑中国

先不要把“世界工厂”排除在外。根据中国政府提供的数字,有2000万中国农民工由于本国制造业遭遇出口订单减少而陷于失业。

但是,当圣诞老人再次为世界的孩子们购买玩具时,他的第一站仍是中国。

放开中国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供应链不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灵活地对经济形势进行回应,而这应该会在全球需求复苏之后巩固中国的竞争力。

农历新年过后,农民工们又重新开始找工作了,不过工资有所下降。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还取消了强制性最低工资增长,政府观察员也不再严格执行已经诞生了一年的劳动法了。企业说,劳动法大大提高了它们的成本。

这一切的结果是,所谓的“中国价格”——出口制造业产品成本——在上升了16个月后开始下降。

据美国劳动部统计,今年1月份,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是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降了。同2008年1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价格相比较,今年1月份的价格只比去年同期价格高1.2个百分点。

美国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合伙人朗宁-哈多克说,该公司同美国上海商会共同做的一份针对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中国“优点”正在回归。

由于此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很多跨国公司急忙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迁到了成本更为低廉的印度和越南。现在,由于中国的成本正在变低,跨国公司又开始喜欢中国了。

哈多克说:“由于需求骤降,中国出现了很多剩余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价格又下降了,而其它低成本国家所能引起的兴趣已经大大减小。”

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最近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海外买家预测“中国价格”今年将会下降。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克雷格-佩普尔斯说,中国作为一个廉价生产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2008年劳动法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并不会消除,人民币也不会回到2005年升值前的水平。

不过,佩普尔斯表示,47%接受环球资源调查的买家仍然认为今年会从中国购买同以往一样多或者更多的产品,虽然他们中的很多都在为总体进口减少而制定相应预算。

他说:“这说明,中国仍然是这些买家的主要供应基地,中国仍是舞台的中心。” (作者艾伦-惠特利。唐湘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环球网(http://www.huanqiu.com/)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路透社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