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魏金辉:哈尔滨警察打人事件真相总会水落石出
2008年10月17日 10:15中国江西网 】 【打印

作者:魏金辉

11日22时零9分,哈尔滨市铁路文化宫旁糖果酒吧门前发生一起恶性伤害致死案件,造成被害人林松岭当场死亡。目前,哈市警方已将涉嫌6民警刑事拘留,并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然而,记者了解到,6名涉案警察的笔录互相印证都比较混乱,各自均不承认打死了林某。现在的事实是,必须要等尸检结果出来,才能对林某的死亡原因最终定论。(《南方都市报》10月16日报道)

哈尔滨六警察均不承认自己打死人,那么谁打死了林松岭?这显然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的产生,源自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被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囚徒困境所反映的深刻问题是:当个体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理性”选择时,结果却是集体的非理性。如果两个囚徒都选择抵赖,各判一年,显然比都坦白好。由于此次涉案者均为警察,他们深谙囚徒困境中个体理性坦白的严重后果,于是,集体理性综合最优的选择:一起抵赖,都不承认自己打死人。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集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如此荒诞不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虽然哈尔滨六警察利用其法律智慧成功摆脱了囚徒困境,但却始终无法改变林松岭当场被打死这一铁的事实。事实面前,无论多么高贵的头颅也要低下,无论多么强硬的权力也要折腰;任何雄辩都胜不了,任何诡辩都驳不过。真相,总会大白天下;凶手,迟早会绳之以法!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魏金辉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