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高福生:带薪休假缘何叫好不叫座
2008年10月15日 09:28红网 】 【打印

刚刚发布的《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十一”出游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有业内专家分析,“十一”黄金周出现人流井喷,与五一黄金周取消且带薪休假至今难以落实有直接关系。民调显示,对于保证带薪休假落实到位,76.6%的公众认为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强制督促,大力推行;71.4%的人认为要对违反者经济重罚,行政司法同步介入。(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带薪休假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一种追求,能够让劳动者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有更高的劳动效率。在国外,带薪休假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例如德国政府对不休假的个人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以此鼓励人们休假;芬兰政府则要求雇主向休假的人提供额外津贴,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钱外出旅行或消费,而不是只能在家中枯坐度过假期……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休息权益,已成为世界趋势。

在我国,尽管推广“带薪休假”的口号喊了多年,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也已于今年元旦起施行,但“带薪休假”对于我们绝大多人来说依然是“一项仅仅写在纸上的权利”。现实生活中,享受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多是公务员这一群体,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大企业也会好一些,而众多小型私企职工却只能望洋兴叹。前不久,哈尔滨市总工会组织40位农民工劳模享受带薪休假,竟然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带薪休假”的尴尬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一是少数领导、企业老板仍然将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放弃休息等作为衡量员工是否“敬业”的重要标签。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氛围下,劳动者的休假权利看得见,却摸不着;二是很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是定岗定员制度,一个萝卜一个坑,牵一发而动全身,想休假也难找到“替身”。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不少劳动者最大的期待不是“我的假期我做主”,而是“尽管不能做主自己的假期,但至少也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窃以为,在当前国情下,要使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法律之外还需一个明确、细致、有效的配套规定。对普通干部职工而言,带薪休假所保障的,不仅是“有钱”、“有闲”,更多的是在个人时间安排上有难能可贵的“自由”,不要出门在外时也被要求手机24小时开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变化。特别是,在全社会还没有完全落实带薪休假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通过落实相应的补偿来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

带薪休假是一种福利、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氛围和习惯。用法律形式和相关细则来保障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带薪休假,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进步的标志。这项福利制度能够执行到何种程度,也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当有一天,不论是公职人员还是私企员工,在休假时间上均实现了“自选”,那么,带薪休假才真正告别了“纸上权利”,黄金周“一票难求、一床难求”的尴尬也才能得到有效衰减。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高福生   编辑: 张亮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一热点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