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学生为何自杀
2008年09月11日 16:13光明观察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几年来,学生自杀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自杀学生的年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全有。

有报道说,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2005年,北京大学对全国13个省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4%的中学生有过自杀意念,比前两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调查还发现,分别有64.6%的男生和72.6%的女生,经常因学习压力或是因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

对中国儿童自杀原因的排列显示,学习压力过重是第一位的(45.5%),其次才是早恋(22.7%)和父母离异(13.6%)。

而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再接下去是11岁和13岁(13.6%)。

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前者占(72.7%),后者占(23.7%)。在自杀方式上,选择口服药物的占绝对多数,达95.5%。

2006年5月底至6月初的短短几天内,在甘肃武威凉洲区双城小学,先后有6名中小学生服毒自杀。2006年珠海市应试成绩排名第4位的平沙一中,也接连出现了4名中学生自杀的现象。

学生自杀的具体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是我发现,在这些自杀悲剧的背后,还是有一些相同的因素在起着作用。

自杀学生的父母都痛不欲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用全部心血与家财培养出的大学生,就会这样一下就没了。

中国家长除了自责之外,很少有人会与学校对簿公堂,即使有那么几个能豁出去的父母,他们几乎也不可能打赢官司。

学校和老师,都可以说自己没有责任,因为他们只负责教学问,而不负责教做人,教做人应当是父母的事情,这是最近不少大学很流行的说法。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不承担责任,因为他们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并且始终都在敦促学校减轻学生负担,至于学校有没有执行到位,则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

教育部就更没有什么责任了,因为教育法律和法规,规定得都非常阳光,甚至很完美,人们很难从中找到对学生有害的东西。

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

(一)不堪学习重压

案例一:

2004年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高中生陈薇和陈艳玲,在写下下面的遗言后,拥抱着从楼顶跳下。

她们在

遗言中写道:“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让我喘不起气来……学习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个好的将来,不要像我竟输给了学习。所以,我必须选择离开。”

案例二:

2004年12月17日,陕西略阳县官亭镇初一女生冉露,因课业负担太重,产生了厌学情绪,喝农药自杀。

冉露性格比较活泼,学习成绩还好,自杀前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现象,只是有一天孩子对她母亲说,学校经常补课,作业又太多,学习太难了,她不想上学了。

冉露的家长认为,学校补课太多,学习压力太大,是造成孩子自杀的重要原因,所以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冉露的同学说,学校下午放学时间是3时20分,可老师经常让他们留下来补课,有完不成作业或成绩不好的,还要被单独留下,有时要到晚上9时多才能回家,不少学生都产生了厌学情绪。

冉露的老师也承认,学校现在主要是看学习成绩,学校每学期都要评比一次,如果成绩不好,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老师还说,每个老师布置一点作业,总量就大了,这么多的作业就是让大人做都有难度。

但是冉露所在学校的校长李秀建则认为,当天班主任老师的确是留下初一年级的学生补课了,但学校没有安排,老师也没有给学校汇报。

李校长认为,补课是出于老师的责任心,目的是把学生教好。冉露喝农药是在家里,学校没有责任。

案例三:

2007年8月6日凌晨,广东省某市高二的学生晓军从学校宿舍楼6层上跳下,结束了自己18岁的生命。引起世人关注的是,导致他自杀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服用“止咳露”上瘾无法自拔,但是他为什么要喝“止咳露”呢?

晓军从小就很听父母话,小学六年成绩一直都很好,上了初中后成绩才开始下滑。进入初中后,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每天晚上要做到很晚才睡觉。

晓军喜欢打篮球,往往要打到很晚才回家,他于是只好推迟晚上睡眠来完成作业,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到凌晨1点才睡觉。由于睡眠不足,晓军上课一直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他对此感到十分苦恼和无奈。

晓军为了让自己上课能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同学的推荐下,他开始每天大量喝止咳露。止咳露由于含有麻黄碱和磷酸可待因等药物成分,超剂量服用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幻觉和妄想,可以短时间缓解一下学习压力。

但是,连续大量服用止咳露几个月以上,就会产生药物依赖以及精神抑郁、手脚发抖、牙根溃烂、大小便困难等症状。连续5年大量服用止咳露的晓军,一直被药瘾发作、抑郁、失落、迷茫等折磨着。

在同学及室友的多次帮助下都无法戒除药瘾的晓军,终于在2007年8月6日凌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他的同学和校友中,仍然还有一些人,在以止咳露来减轻学习的压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科卓福镇主任说,他们一年内就收治了200多名止咳露成瘾的患者,其中超过80%都是初高中学生,服用最长的达到五六年之久。

案例四:

在2007年的日历,就要翻过最后几页之际,从新疆又传来一起孩子跳楼自杀的消息。据天山网2007年12月29日报道,12月28日9时许,家住乌鲁木齐市人民路马市小区的一位高三学生,又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从六楼跳下。

这个孩子从自家六楼的窗户跳下来,摔在一楼的平台上,造成腰椎2、3、4节压缩性骨折。孩子经过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急抢,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腰椎2、3、4节压缩性骨折,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瘫痪。

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孩子的父亲哭着说:“早上因为一些小事,我说了他几句,他就回了自己的房间。半个小时后,我看到他房间的窗户开着,人却不见了……

孩子的学习压力大啊,学校每个月都要考试,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太高了,其实他的学习挺好的,但是现在……”

面对如此众多的应试悲剧,一位老师说得很形象:“应试教育绑架了学生,也胁持了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齐心合力与分数较劲,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内心感受却无人顾及。”

(二)上大学并没看到希望

《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的一篇文章报道,北京市从6月21日到7月12日半个月的时间内,就有4名重点高校的学生自杀。

6月21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前一天,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一名叫李义的大三男生,因为一直未通过英语四级

考试,于当日下午一点钟左右,从学校宿舍六楼跳下身亡。

6月27日,北京某高校的大一女生小雨,在得知自己的期末考试在已考的4门科目中,有3科不及格之后,留下两封遗书,在一个女生厕所割腕自杀,幸好人们发现及时发现,生命被挽救了下来。

7月2日,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张炜,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在即将离校的前几天,几个已经找好了工作同学讽刺他几句,结果他当晚在宿舍服下了一瓶安眠药。由于室友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

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姚某,考试传纸条被捉,因不能忍受自己当中出“洋相”,在离21岁还差4天的日子里悬梁自尽。

2003年7月15日上午,北大一名来自内蒙古的女学生,因感到学习压力大,生活没有意义,从女生宿舍楼九楼跳下,当场身亡。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

200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 。

2004年5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男生半夜跳楼自杀 。

2004年7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管理系一研二女生坠楼身亡。

2004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 。

2004年8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楼前一女研究生坠楼身亡。

2004年9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 。

2004年9月22日,北京大学女博士从13楼坠下身亡 。

20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

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2004年12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名21岁的女子在科技楼坠楼身亡 。

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

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跳楼身亡。

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自杀。

尽管刺激大学生自杀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自杀大学生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则是基本相同的。

我们这时不禁要问:在这个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为什么中国教育至今还不像有些国家一样,重视从小培育学生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呢?

东南新闻网2006年11月1日报道说,一名清华大学研究生从泉州中营学院7层楼的学生公寓A幢坠下身亡,警方判断死者系自杀身亡。

死者留下遗书说“对不起,我找不到工作…爸爸妈妈,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这就是我选择…的因原(原文如此)。”

自杀的学生名叫洪乾坤,是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研究生,他曾于2002年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并跑完全程。他还曾在2005年12月27日无偿献血200毫升。他的父亲说,孩子曾是他们全家的骄傲。

难道今天的压力会比战争年代更大吗?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都无法承受一些很小的挫折?中国大学生的意志,为什么变得如此脆弱?

中国的中小学和大学,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强化学生的意志吗?学校里频繁发生这么多的悲剧,教育界在深刻反省之余,难道还不应当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吗?

2006年2月下旬,华南农业大学在十天内发生了四起自杀事件。其中一位是学校的职工,另外3名自杀者都是学生,一名是在读的男本科生,两名是女研究生。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同一所学校竟然会发生多次学生自杀事件,这实在令人震惊,国人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都期待着了解大学生自杀的真相。

2006年3月上旬,国内众多媒体相继以《华南农大学生连续自杀内幕调查》和《华南农大学生连续自杀事件谜底揭开》为题展开了后续报道,虽然是两类标题,但是文章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文章以显著的题目告诉国人:“调查(证实):3名自杀的学生没有任何精神疾病”,“气象专家(认为):自杀时间正是阴冷潮湿的季节”,

“有专家推测,(学生连续自杀)这可能与这个季节广州阴冷潮湿的天气有关”,“心理学家(认为):理论上自杀存在‘传染性’,青少年易发生‘激情自杀’”。

这也就是说,华南农大学生连续自杀,一是因为受到“阴冷潮湿”季节的影响,二是受了大学同学或校友的“传染”。这样的调查结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而且忽悠得可笑。

近年来,中国社会调查所,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竟然发现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些地方的气候也都是“阴冷潮湿”的吗?难道这么多城市的高校学生,都同时 “传染”上了“自杀病”吗?学生内心究竟有多苦闷,才会产生自杀念头呢?

(三)活着没有理由

案例一:

2005年11月,南昌莲塘的一位中学生在学校跳楼自杀,临死前他留下了一句话:“我并不害怕学习,但是人生太没有意义。” 南昌心灵通心理技术应用中心负责人周群老师,让我

亲眼目睹了这个孩子只有一句话的遗书。

案例二:

2006年9月初,广东珠海平沙一中优秀生刘燕君,自杀前在遗书中说:“我根本不知道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为了我的理想?可是,我曾问自己,我有梦想吗?我真的有梦想吗?没有。”

她在留给老师一份遗书中说:“如果这次考试考不好,就去死。果然,不出我所料,今次考试考得不好,一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还考得不好,为什么?为什么?”

案例三:

2005年4月,北大中文系一名大二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楼顶跳下,她自杀前曾经在网上留下了一个帖子。

她的帖子是这么写的:“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或许死后的寂静,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案例四:

2005年8月20日下午四点多钟,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在遗书中说,他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因为“厌世、精神抑郁”。

孟懿高中毕业于湖南衡阳市二中,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一直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孟懿的父亲说:“直到现在,高中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还把他当作‘榜样’”。孟懿在感情和事业方面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

事发20多天以后,孟懿的父亲,就怀着悲痛的心情,公开了儿子的遗书,他希望以此警醒后人珍惜生命,希望中国的大学,能从自己孩子的悲剧中汲取教训,提高应对能力。

看到这样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被应试教育尊为成功者的大学生、研究生,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到底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教育得来的?

教育究竟有没有责任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中国学校至今还无法承担这一重任?为什么像北大这样的中国一流大学,也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用生命批判应试

2005年6月20日,年仅18岁的少年作家蔡小飞,从天津一家宾馆的13层跳楼自杀。他在自杀前不久,还参加了高考,并写了一篇题为《留给明天》的批判应试教育体制的作文。这篇作文不仅获得了满分,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蔡小飞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就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红遍上海文学圈。后组建“c17”少年诗歌文学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蔡小飞在其代表作品《留给明天》一文中这样写道:

出卷子的老师,如果我骂你,也请你理解我,是你,断送了我,……是你,留给了我一个并不美好的明天!

我的明天是什么?是一张没考好的卷子!上面有老师的红×和批判!是的,这张卷子就是我的明天,对于您来说他不算什么,对于一个考生来说,他就是我的未来!…………

明天?我的未来?我的梦想?

离考试结束还差10分钟,监考老师依旧摇着折扇,如同蔡小飞小说中的铁扇仙,后座的女生强忍着眼泪……这一刻,我真的绝望了。

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他会产生幻想。在我的幻想中,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四年后,穿着洁白的制服站在抗击病魔的前线,

我有很多的学生,也有我尊重的老师,妈妈依旧会鼓励我,她说:儿子,你一定能行,你从来没让妈失望过。

我把我的未来留给明天,我把我的生命留给时间,我把我的汗水留给这张试卷,我希望一死,如果我的死能唤醒这黑暗龌龊的教育制度,能唤醒如同生离死别的高三,能唤醒我所有的等待……

我愿意放弃我的明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