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阜阳疫情考验内紧外松思维
2008年04月29日 08:52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打印

安徽阜阳市爆发的儿童疫情再次证明,传统的“内紧外松”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据报道,阜阳市自3月以来已有915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19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面对汹涌的疫情,卫生部门迄今尚无有效办法予以控制。令人更为惊痛的是,从疫情发生到大规模爆发的50天里,当地政府先是选择沉默后来又选择了谎言,客观上加重了疫情。这种行为的恶劣性和疫情本身一样可怕。

今天,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速度,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受益于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远比人们想像的快,在网络时代封锁公共事件是非常困难的。虽然阜阳政府保持了沉默,但在baidu和市井谣言里,却充斥着孩子家长的悲伤、痛苦、惊疑和慌张,他们不知道“怪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病源是什么,也不知道该不该把孩子继续送到幼儿园。须知,闭上了眼睛,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就没有悬案。看到沉默挡不住“谣言”,当地政府跟着又采取了用谎言辟谣的办法,这样一来,家长们又把孩子送回幼儿园。到了4月2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赶赴阜阳坐镇指挥时,情况已经一塌糊涂。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信息。但因种种原因,不少地方还存在这样的惯性: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的第一反应是封杀消息外传;甚至不排除扛着“稳定”的大旗编织谎言,平息社会恐慌。只有当外界谣传四起时,才迫不得已公开真相。但这时候,民众的质疑和猜测已经满天飞,政府陷入被动,事件的危害集中爆发,而维持社会稳定的最佳时机也已失去。

一些地方政府处理危机的这种惯性在哈尔滨停水事件、宝马撞人案、西安假彩票案中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公共事件的处理上,“内紧外松”是一个被普遍推崇的策略。该策略往往采取“内部严格要求,互通信息,同时注意社会氛围”的手段,反映出来就是,“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甚至试图保持沉默。在网络和手机并不发达的社会,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在灾难爆发时将社会情绪的波动降到最低。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策略既不符合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像阜阳儿童疫情这样的惨剧,“内紧外松”客观上扩大了儿童感染的可能,延缓了防治时机,造成震惊全国的公共事件。

过多分析阜阳疫案的情弊,意思不大。我们也都相信,有些人将为此付出代价。然而,面对19具冰冷的小孩尸体,我们无法保持镇定。必须得问问,那些在疫情酝酿过程期间,掌握事情真相,却没有把自家小孩送往幼儿园的“有关人员”,即使无须为疫情负责,为人父母,心安理得否?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刘戈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