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布势:
中国梦的战略支撑


作者:严岳 来源:凤凰军事
“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习近平

习近平所说的“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美丽的,凝聚了今天的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蕴含着中华民族渴望复兴的理想。然而,美好从来都需要坚强的呵护,正确的战略则是中国梦的守护神。对于希冀复兴的中国来说,布势是当前最核心的战略。

习近平接掌中国时,中国面临的地缘战略并不太平。2012年9月,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此时距中共十八大召开还有大约2个月。不仅如此,中国北有朝鲜半岛长年对峙,东有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之争,南有菲律宾、越南“声索”、坐滩、围攻项目作业、国际仲裁法律战等各种花招,又有中缅边境果敢战火突起,西南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附近间或出现状况……

平视大国:中国不树敌,但中国谁也不怕!

世界格局由大国所塑造。然而大国政治自有悲剧。西方浩瀚史卷总结出的大国悲剧是“国强必霸、强强必争”。公元前5世纪修昔底德回顾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是由于“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因此人们称这种大国宿命为“修昔底德陷阱”。

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大原因就是英国与新崛起的德国渐行渐远,走向反目。战前欧美列强谁也没有故意要推动一场大战。更不可理喻的是两大联盟集团对抗也不是哪个国家有意要推动形成。战前几十年英国与法国、俄罗斯的矛盾都很大,人们想不到最终会出现英、法、俄结盟。但德国崛起以后,尤其是为与大国实力相称而发展庞大海军,使得英国渐渐敏感于这种挑战。英国的态度悄悄发生改变,并随着与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划分上达成妥协,与俄罗斯在阿富汗、伊朗等地形成均衡而接近法、俄。等到欧洲列强形成两大阵营,谁也不敢冒失去盟友的危险时,1914年偶发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终于酿成了大战。

有人把苏联的解体、日本被美国“广场协议”经济阻击等等都解释成“大国政治悲剧”。好像每个新崛起的国家都难免与守成大国发生对抗。

中国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时,美国和欧洲正在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中艰难寻求脱困。日本在漫长的经济停顿中经历了2011年海啸、地震、核事故。西亚北非的动荡愈演愈烈。

可以说习近平时代是开始于世界“东震西乱全面危机”之时,大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防范戒备。2011年,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次年进一步概括为“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国当对大国如何相待?战略家进行大国布势首在大局,面对大国时更是如此。

1972年2月,毛泽东对尼克松说“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这句话对冷战后半程直到今天的世界格局都有着深远影响。40年后,2012年2月,习近平对《华盛顿邮报》说出了“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习近平对大国关系的答案不久后正式明确为“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6月在与奥巴马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把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充实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以“新型大国关系”寻求一个大国间没有敌人的世界,这是习式布势的一大特点。作为后起国家,中国不趁势作乱,不骄傲自大,而是寻求与大国合作。这种合作与俄罗斯最全面,与美国是尽量争取合作,对有分歧之处也保持沟通。这是东方大智慧,是对修昔底德难题的“习式解答”。

善待小国:中国不是威胁,不以强弱论朋友

与大国政治悲剧经常相伴的还有一句“强必凌弱”。有炮舰优势就要敲开弱势国家的大门,让她拿出资源、放开市场--1840年英国对中国是这样做的,1853年美国对日本也是这样做的。

为富必骄,当了“人上人”就把昔日朋友当下人。这是许多国家在赶上现代化快车后出现的可悲变化。亚非拉国家对中国也有这种担心。当年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兄弟们,当年一起“同志加兄弟”战斗抗争的中小国家,观察着中国的作为。

习近平对亚洲国家给出了四个字:亲、诚、惠、容,对非洲则给出了真、实、亲、诚,对拉美国家提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

不把朋友当下人,别人才拉不走朋友。把朋友当亲人,有事时才有“亲兄弟、父子兵”般的人望。2014年11月22日,习近平在斐济分别会见一些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这些国家从面积、人口看可能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村镇。但中国一律以礼相待,习近平对这些国家的元首真诚地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毛泽东曾讲过:“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中国自古评价战略胜负最根本一条是“得道多助”。习式布势对中小国家就是如此。

统筹海陆:“划底线”、“抓总”、“建朋友圈”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地缘战略上最易出现的困境是海陆分散国家战略资源。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情势是列强自海陆不同方向而来。正因如此,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与李鸿章要进行塞防与海防的战略大争论。陆海统筹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中国才能有发展。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中国就只能四处扑火,疲于应对,无暇顾及发展。

习近平给出的方略是“划底线”、“抓总”、“建朋友圈”,不怕危机,不制造危机,以长期合作发展带领各方消化矛盾:

●“划底线”

习近平带火了"底线思维"这个词。在边海事务上,中国尤其强调底线,一方面把主权利益放在国家核心利益,强调主权利益是警戒性,不可侵犯;另一方面是不惹事、不怕事,做好万一情况下的准备。

中国海军和空军对钓鱼岛实施了常态化战备巡逻。

中国设立了东海防空识别区。

同期“辽宁”号航母编队在南海进行巡逻活动。

黄岩岛对峙中坚韧较量……

中国坚决捍卫着主权底线。

●“抓总”

习近平提高了中央对边海事务的统筹协调。过去多年的“九龙治水”状态开始扭转。2013年3月,中国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把原来的海洋局及其所属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将进行整合。

●“建朋友圈”

2013年秋天,中共中央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次会上不仅提出亲、诚、惠、容,还提出“共同体意识”等新概念。人们后来回顾时注意到,此时也正是中国“一带一路”思路的酝酿期,这时的许多理念日后融汇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

“划底线”瞄准了短期危机,使其不放大成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系列联动事件。“抓总”定下了解决边海事务的机制框架,使中国可持续地对相关事务进行统筹。“建朋友圈”则以合作建设化解长期矛盾,把中国自己的安全和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利益关切衔接起来,带动这些国家一起干事业,超越眼前一城一地得失的小格局纷争。

融贯内外:区隔被逐渐打碎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是习近平为中国大战略定的主旋律。此前,中国的国家安全与与公共安全、内宣与外宣、内贸与外贸……存在着一系列内外区隔。

国家安全领域从传统的政治、军事事务迅速扩展成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多领域。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进出国境日益频繁,互联网和手机信息在国内外迅速传播,国内外资金流动如水银泻地。对武装力量来说,国内救灾与国际援助,战备演习与应急出动,拱卫国防与反恐处突……各种行动需要衔接,力量与机制需要贯通。

2013年11月,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诸般举措中,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上海峰会上提出并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区隔正在消除。正如中国各地民众今天日益在各地一个市政服务大厅里办原来几个机关的事务,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安全战略领域,中国打通内外、部门区隔的协作、联动、融合正向纵深发展。

超越极边:向太空、深海、极地进军

在奥巴马任内,新能源计划、页岩气革命成为美国国家发展与对外战略重要牵引力量。

在普京的战略视野中,除了牵绊他的乌克兰,更有一块北极。

以深海、极地为代表的“新边疆”出现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地图中。同时,以数字技术新发展为总括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革命,正不断把奇幻未来展现给世人。

统帅必有开拓进取意识。旧时代表现为开疆拓土,当今时代表现为紧跟高新前沿,对科研探索予以高度关注和战略支持。

近两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布局正取得初步成果。

●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四连冠”。这背后是石油、核能、气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战略产业的随之升级。以“天河二号”为标志符号的中国信息科技正在飞速前进,大数据、云计算这些以往要在海外热很久才能在中国接续登陆和应用的科技,今天在苗头初露时就有一批中国科技精英与世界同行比肩前进。

●太空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已经成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200次发射,累计将255颗各型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成功试车,两年后将助推“嫦娥五号”奔月。北斗导航卫星的第17颗,也是北斗的首颗全球组网卫星进入太空。

●深海

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7000米级海试,共完成7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创造了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5年2月3日,“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迎来自己的第100次下潜。3月17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这里将成为“蛟龙”号的新家,使中国成为继俄、美、法、日之后第五个具有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的国家。探寻深海,逐利者看到“蛟龙”号发现了金银等贵金属的大型矿床。战略家却看到,中国正在开拓新空间。

●极地

2014年9月,中国的“雪龙号”行程2万余公里,完成第六次北极科考。“雪龙号”累计18次南极考察、6次北极考察,中国足迹遍布地球极边。此外,据中国《舰船知识》杂志报道,中国陆地遥感卫星接收站北极站2015年将在开工,预计两年内可以建成。 很难从旧时代“抢地盘”的思维去理解当今中国的开拓。很显然,中国不是要抢占、独占,因为在远离本国的极边、公域,任何大国都无法套用封建时代地主和陆军将领思路去长期固守一块“遥远飞地”。习近平的极边布势与其说是地理空间思维,不如说是历史时间思维——曾经囿于见识而落后于世界潮流的中国在近代积贫积弱处处挨打,今天的中国必须着眼未来,在可能影响明日世界主动权的地域和领域追求领先。

二维码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