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半个世纪的传奇(五):决战战斗机歼6Ⅲ
2009年11月13日 16:11航空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之后进行振动频率测量,测得歼6原型进气道外侧自振频率为250赫兹,歼6Ⅲ机进气道外侧自振频率为400赫兹。自振频率可能会由于结构不同导致数据不同,因此沈飞厂技术攻关组认为如果能够修改锥体以改善进气道负压,就可以不掉铆钉。后来又用60度各种锥体——大锥体、过度锥体、小锥体试验。结果在地面开车两小时后,进气道内铆钉掉了3个;开车6小时后,进气道的铆钉掉了一大片。

为了进一步解决进气道负压过大的问题,沈飞厂技术攻关组决定在在前机身唇口至1框之间的两侧开8个辅助进气门。开了辅助进气门后,进气道负压过高的问题立刻有所改善,经过36个小时的试验,只发现有4个铆钉翘边,没有铆钉掉下来。因为进气道负压和振动均比原型要低,经空中打炮试验没有影响,没有发生发动机停车,在12000米高空也没有发生发动机停车。这时可以认为歼6Ⅲ飞机在进气道唇口开8个辅助进气门,是克服掉铆钉最好的办法。于是沈飞厂对已生产的300多架歼6Ⅲ飞机都加了8个辅助进气门。

然而在后来歼6Ⅲ与歼6原型进行对比试飞时,发现了新的问题。当歼6Ⅲ作僚机时,跟不上担任长机的歼6原型。而且相比之下歼6Ⅲ的速度不但有所下降,着陆滑跑距离也延长了。此时改进的歼6Ⅲ“速度快、操纵灵活”等优点,已经基本丧失殆尽。

不过至少经过改进的歼6Ⅲ不再掉铆钉,随后沈飞厂通过其他小的修改排除了各种故障,此外还进行了翼尖挂导弹的试飞。这项返修工作从1971年持续到1973年。

1975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整顿装备的会议决定,歼6Ⅲ再次返回沈飞厂返修,将飞机的液压系统改为原型,排除操纵过灵的问题。同时将减速伞舱移至机尾上部,并加挂导弹,然后交付部队使用。

011基地生产歼6Ⅲ

歼6Ⅲ歼击机之所以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我国边境局势越来越紧张,空军需要适合大机群作战的、易于大量生产大量损耗的大规模决战用战斗机。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边境受到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1964年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而歼6Ⅲ则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突发情况而准备的前线决战用战斗机。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因此1964年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于是,调整后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在1965年9月至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同意“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为:“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自此,经济建设的中心从解决吃穿转变为备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