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半个世纪的传奇(三):世界首次超声速毙敌
2009年11月11日 14:42航空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空军击落的“火蜂”无人机

搏击长空

1965年1月2日,美军无人高空侦察机自海南省榆林港再次入侵。由于两个月前我空军成功击落了高空无人机,因此美军无人机这次开始在航路上数次机动,在900千米长的航路上先后进行了6次大的转弯,同时还不停地进行小的机动。我遂溪机场先后起飞2架歼6飞机,均因敌机机动错过了跃升攻击机会。

驻南宁机场的空3师作战小分队先后起飞2架米格-21F-13歼击机,共向无人侦察机发射4枚K-13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然而这种导弹是为攻击轰炸机设计的,引信有起爆延迟,因此全部未能对敌机造成伤害。

之后美无人侦察机开始向越南退出,驻南宁机场的空1师小分队副大队长张殿文跃升攻击,未能击中;紧接着张怀连副中队长跟踪追击,在17700米高度,距敌机175米处开炮,成功将敌机击落。

4月18日,空1师作战小分队副中队长张怀连再次击落1架高空无人侦察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贺龙和罗瑞卿等在北京会见了两次击落地高空无人侦察机的张怀连和其他作战功臣。

此后空军大力推广两次作战经验,仅仅过了3个月,1965年4月3日,空18师54大队1中队中队长董小海,在广西崇左上空成功击落高空无人侦察机。这次攻击在歼6型歼击机的动力跃升极限高度的18100米高空,而且敌机在135千米的距离内连续进行5次蛇形机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当时指挥所意识到高度是关键,为了既保证连续跟踪又使歼6不至于在转弯时损失高度,指挥所准确指挥董小海提高接敌转弯高度(由13500米增至14500米),压缩截击地段(由120千米缩短到70千米),用“缓转弯、小坡度、外侧跟踪”的方法,在快速逼近美国无人机的过程中,也逐步跃升到18100米高度。在整个战斗过程中,董小海所驾歼6曾两次失速,董小海每次都沉着处置,及时改出,终于成功击落敌方无人侦察机。

1965年12月24日,驻云南蒙自机场的空9师作战小分队副中队长朱以隆驾驶歼6飞机跃升到了18300米,高于无人侦察机50米,然后在敌机后上方三炮齐射,敌无人侦察机凌空爆炸。击落敌机后朱以隆的歼6歼击机进入尾旋,高度跌至15000米时飞机双发停车。朱以隆沉着冷静,改出尾旋,空中开车成功,安然返回基地。1966年3月23日,朱以隆再次击落敌高空无人侦察机1架。

1967年4月29日,空18师54大队中队长张金堂又在南宁附近击落高空无人侦察机1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