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半个世纪的传奇(二):贺龙震怒 重新试制
2009年11月10日 15:49航空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对米格-19S的重新仿制,诞生了歼-6基本型

痛定思痛

1960年11月14日~21日,贺龙、罗瑞卿、刘亚楼等同志从朝鲜访问回国,在哈尔滨飞机厂和发动机厂、沈阳飞机厂和发动机厂,分别检查了航空工厂的质量整顿状况。结果发现工厂领导同志对产品质量问题仍然缺乏认识,对“大跃进”中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企业管理十分混乱,生产现场肮脏不堪,贺龙十分震怒,严厉批评了这四个工厂的领导人:“中央关于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产品质量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为什么没有认真贯彻?全国人民不吃肉,不吃油,不吃苹果,勒紧裤带换来点外汇,进口点材料,都给你们糟蹋了。你们能忍心,能过意得去吗?”

11月21日,贺龙在北陵休养所召开沈阳军工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三机部部长张连奎、省委书记李东冶、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四局副局长徐昌裕、112厂党委书记吕鸿安、代厂长王其恭等参加了会议。贺龙在会上说:“你们搞质量,像切藕一样,藕断丝连。不是像切萝卜,一刀两断!”“搞优质飞机要彻底革命。”“现在工厂要马上停产,开展质量整风运动。”“要原原本本按苏联图纸从头开始。”“要一丝不苟。”

11月24日,112厂召开了全厂骨干大会,焦若愚和张连奎在会上动员全厂职工帮助领导整风,搞好产品质量,生产出优质飞机。接着,工厂党政主要领导作自我检查。文化宫中心会场不断传出声泪俱下的发言,在工厂各处收听的一万多职工群众,无不深受震动。从此工厂停产,进行质量整风运动。半个月的时间,全厂职工共提出意见17万多条。

随后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工业委员会于1960年12月8日到1961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大会从各个角度揭发出国防工业战线存在的严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会议讨论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的方针、原则和措施。遵照中央、军委的方针,根据国防工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议总结的经验教训,贺龙同志提出了需要在认识上进一步加以明确的17个问题(即以后通称的“国防工业17条”)。

为了全面落实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精神,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航空工业从1961年1月到8月间,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整顿领导作风和整顿质量为中心的整风运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