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张连奎、刘寅等为团员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权问题。航空工业局徐昌裕及徐舜寿、昝凌随行。
9月8日 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涡喷5甲发动机(轰5轻型轰炸机的动力装置)经国家鉴定验收,转入成批生产。
10月5日 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正式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寿松涛任校长,刘海滨任党委第一书记。
11月 陈云副总理视察了天津航空电器厂。
12月10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的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运5首飞成功,试飞员陈达礼。
12月 中国第一套350瓦低压电源在天津航空电器厂制造成功。
12月 由苏联援建的西安发动机附件厂、飞机附件厂、宝鸡航空仪表厂、兴平航空电器厂经国家正式验收投产。在此前后,航空工业还改建和新建了一批机载设备骨干企业。
同月 航空材料立足国内取得重大进展。批量生产的各型飞机,发动机国产材料分别达到:初教5飞机为98%、爱姆-11发动机为90%、歼5飞机为81%、维卡-1发动机为78%。
本年度 是“一五”计划最后一年,航空工业全面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年底,局属企业27个,事业单位24个;职工人数105616人。在校学生减至39323人。毕业学生4050人,其中研究生20人,大学本科生743人,专科生630人,中专生2026人,技校生611人。
历史一眸
飞机上使用牛皮,按苏联标准规定要用没有挨过鞭子、没有经过虫咬的4岁小牛皮。为了满足要求,航空工业物资供应人员在牛皮质量好的河南省,从上万张牛皮中仅挑选了一二百张。后来航空技术部门通过科学试验,用聚四氟乙烯塑料代替了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