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级对中国海军的意义和影响
2009年04月10日 16:30现代舰船 】 【打印已有评论0

“旅大”级驱逐舰

本文为《现代舰船》独家授权凤凰新媒体军事频道稿件

正如著名的海权论鼻祖马汉从来没有写过一本叫做《海权论》的书一样,很多思想体系是在零星的阐述和对历史过程的评论中形成的,中国海军装备与思想的进步也是如此。回顾国产驱逐舰的发展,即便其中走过弯路和出现过失误,但客观的战术、战略需求总会使那些正确和合理的思想与设计存在。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海军装备与思想的进步也总是在遵从客观规律与主观盲动之间摆动着并前进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曲折的波纹。

困境与挑战

在核威慑战云笼罩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当时陆基战略核导弹数量严重不足,且发射准备时间长和机动能力差,因此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下,很难对威慑中国的核国家形成有效的威慑能力。此外,中国没有能力建立相应的战略核打击的预警系统,不能侦测敌对国家发动核打击导弹升空的信号,只能在对方导弹再入段或核战斗部爆炸后才能做出反应。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遭到这种核打击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很可能在第一轮核打击下,中国的陆基核力量就会完全丧失反击能力。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式,中国在60年代就开始研制战略核潜艇,以保持足够的反击能力,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潜在核对手。

当时中国潜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很近,在中国内海发射只能覆盖远东部分地区,北美和苏联远东高纬度地区都在射程以外。60年代核威慑主要来自北方,因此靠近北方基地部署能够迅速出航将打击目标纳入射程。但这种战略部署却有一个艰巨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进出平均水深只有50米的黄海和东海海域对潜艇排水量和主尺度的限制。60年代中国确定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在8 000吨级,如此庞大的潜艇在浅海很容易被反潜飞机和舰艇探测。而导弹核潜艇进出太平洋恰好需要穿越与我们冷对的日本和敌对的台湾岛链才能进入深海,很明显,穿越过程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只有出去了,才能有效的形成核反击的能力,才能使整个国家核战略打击体系对遏制战争危险性发挥实际作用。

在60年代制定潜基战略核力量的计划时,中国海军制海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尤其当时中国还没有获得黄海详细的水文资料,因此核潜艇从基地穿越近1 200千米浅海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深水海槽进入大陆坡外的深海。通常在反潜飞机上,无需任何器材就能凭借肉眼看见水下30至40米的潜艇。8 000吨的潜艇在50米水深的浅海航行时,飞机上用肉眼可以看见很大的阴影。只有在海水透明度很差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被肉眼发现,但逃脱探测器材的侦察依旧很不容易。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最好的战略就是取得这片浅海的战时制海权,将敌对和其他国家的反潜力量驱离出去,才能保障核战略的顺利实施。

当时中国海军战斗力最强大的是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鞍山”级驱逐舰,此外还有4艘二战前期英国和日本建造的老式驱逐舰。无论是数量还是舰载武器技术水平,都没有能力保障核潜艇在领海线到大陆坡之间广阔海域不遭到反潜袭击。直到60年代末期,这些驱逐舰主要作战武器仍是舰炮和鱼雷,尽管统一改装了130毫米单管舰炮、反潜火箭深弹和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但是舰上系统根本不能适应当时的反潜和制海作战要求。5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建造的驱逐舰已经装备雷达和光电自动火控瞄准装置控制舰炮,苏联海军也普遍装备了这类舰炮。美苏驱逐舰主要作战武器在60年代分别是反舰导弹和多用途制导火箭助推鱼雷。而中国海军驱逐舰当时只有热动力直航鱼雷,并不适应在10千米距离上打击驱逐舰这类中型作战舰艇,因此中国建造第一代驱逐舰的主要宗旨是建立领海到第一岛链的制海能力。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