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子孙——哈扎拉人
2009年12月21日 16:55 】 【打印共有评论0

哈扎拉人(Hazaras)伊朗称为哈札拉人,亦译赫扎拉人,在阿富汗则称为泰穆里人(Taimuri)或蒂穆里人(Timuri)。

总人口约165万,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型。东哈扎拉人约有150万人住在阿富汗哈扎拉贾特山区,该地区从兴都库什山脉的巴巴(Kohi-Baba)山脉到加兹尼(Ghazni)省及坎大哈(Qandahar)以北一处,从喀布尔以西约80公里(50哩)处到道拉特亚尔(DowlatYar)和坎大哈之间的地方。东哈札拉人说一种特别的波斯语,其中杂有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多数人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的穆斯林。少部分西哈扎拉人住在阿富汗西北部的帕勒帕迈塞斯(Paropamisus)山脉北部的山脚,西哈札拉人是逊尼派穆斯林,操波斯语诸方言;还有少数居住在伊朗的俾路支(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哈扎拉人语都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相传哈扎拉人为13世纪蒙古征服军与当地伊朗语居民的混血后裔。保留着部落界限。哈扎拉贾特的哈扎拉人主要从事农业,西部以畜牧为主,手工业发达,擅长织布和制毛毡。哈扎拉人勇敢善战,历史上曾长期保持独立政权。19世纪下半叶被阿富汗埃米尔阿布杜拉赫曼征服。

“哈扎拉”是波斯语,意为“一千”。多数学者认为,哈扎拉是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后在阿富汗留下的驻屯兵的后裔。早在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军队占领波斯和中亚一些地区后,就留归镇守官统辖,并留下少量军队驻屯。后来,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又以千户为单位派遣驻屯军到这里,这些军人的后代就留了下来,与当地的波斯人、塔吉克人、突厥人通婚,融合、繁衍、发展。于是,“哈扎拉”就成了他们的称呼,意指“千户”的后裔。这些证据使得多数学者认为:阿富汗的哈扎拉人是蒙古族的后裔,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讲蒙古语,也不使用蒙古族姓名,但他们最早的来源的确是蒙古人。

自16世纪晚期,哈扎拉人在波斯萨非王朝的史书中和印度莫卧儿帝国开国主巴卑尔的回忆录中开始出现,被描述为居住在喀布尔以西到古尔省,南到加兹尼省这个地区。自从18世纪中叶现代阿富汗国家形成,哈扎拉人就屡屡受到阿富汗最大的民族普什图族的迫害,很多人从各个地方被迫逃到阿富汗中部山区。形成了今天的“哈扎拉贾特”。哈扎拉贾特山区以巴米扬为中心,横跨阿富汗的多个省份,占阿富汗领土的三成。

据欧洲旅行家报道,直到十六世纪初,哈扎拉人还在使用蒙古语,后来才淡忘。现在他们通用塔吉克语。但他们所讲的塔吉克语里仍夹杂看不少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与纯正塔吉克语相比存有区别。至今,他们还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从生理特征上看,哈扎拉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蒙古人的体质特征:他们长的大脸盘、高颧骨、少胡须、斜眼角,井有内眦褶相等。虽然他们由于长期以来与当地民族通婚,这些特征已不大典型,若干世纪后经过长期演化甚至还可能完全消失,但不能因此而怀疑他们的蒙古族源。

在多斯特·穆罕默德统治的巴拉克宰王朝里,居住在哈扎拉贾特的哈扎拉人被课以重税。但这段时期哈扎拉人还得以部分的地方自治。到了他的孙子阿卜杜·拉赫曼时期,由于一些哈扎拉人支持阿卜杜·拉赫曼的叔父,被阿卜杜尔·拉赫曼用军事手段镇压。在1888年和1892年哈扎拉人两次起义,被配有大英帝国军事顾问的阿卜杜尔·拉赫曼的大军镇压,并遭到血腥屠杀。1893年哈扎拉人再次起义,并出其不意收复了哈扎拉贾特的大部分地方,但因弹尽粮绝最终再次被阿卜杜尔·拉赫曼镇压。这段时期,半数的哈扎拉人被杀死,很多哈扎拉人的财产被普什图人抢走,以至于被迫流落在各个大城市内寻找谋生之路。阿卜杜·拉赫曼对哈扎拉人的残酷统治造成了后世哈扎拉人和普什图人之间长期的民族仇恨。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金亮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