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0年3月26日,韩国海军正在黄海巡逻的“天安”号护卫舰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爆炸而迅速沉没。此后围绕该舰的沉没原因,各方媒体和评论众说纷纭,韩国相关调查团也进行了持续的调查。最终在5月19日,韩国方面认定此次事件“凶手”系朝鲜鱼雷,然而朝鲜方面按惯例很自然的拒绝了这一结果。我们在这里对整个事件试做一下技术性的解析,并不表示赞同或否认韩国方面的结论。
 
 

“天安”舰爆炸沉没噩耗 震恸韩国

26日晚9点45分许(北京时间8点45分),在半岛西侧、三八线以北为韩国占领的的白翎岛西南方1.8公里海域,韩国海军排水量1200吨的“天安”号轻型护卫舰在执行巡逻警备任务时,因舰体中部发生猛烈爆炸而断成两截沉没,艇上104人中46人死亡。经查爆炸处并非弹药库,因而鱼雷和水雷就成了爆炸的主要可能原因。【详细】

 
舰体中部(舰舯)被炸

4月15日和24日,韩国打捞人员先后将“天安”号舰尾和舰首打捞出水。舰首和舰尾拼接起来,就可以看到明显的V型断面(舰底有大面积的破口)。右舷破口宽9.9米,左舷破口宽3.2米。

爆炸在舰舯底部外侧

巨大的V型断面排除了触礁、他舰撞击等说法,只能是异常猛烈的爆炸造成的。另外天安舰的底层甲板是“由下向上”弯曲,由此断定爆炸不是内部的弹药(此处也不是弹药库),而是来自外部。

鱼雷爆炸威力巨大

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鱼雷或水雷近距离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不经衰减全部作用于舰体,还使舰体上下晃动,造成二次冲击。因此,鱼雷或水雷对军舰的杀伤力比导弹要大得多,常能直接拦腰折断。

典型的鱼雷爆炸场景

韩国宣布找到鱼雷残骸

触碰水雷?
对于触碰“朝鲜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水雷”一说,首先要看到这一地带被称为 “北方限界线”海域(Northern Limit Line,简称NLL),这一海域一直是双方海军舰艇往来巡逻对峙,朝韩以及第三国渔民穿梭作业的繁忙海域,不可能在朝鲜战争战后近60年仍有残留水雷炸毁舰艇的可能。
  而且“天安”舰遭遇新近布设的的水雷的可能性也很低,因为事发后在该海域没有发现其他同批布放的水雷,而单独施放一颗水雷就碰上舰艇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水雷击中舰船,一般都在舰首和侧舷部位,这与“天安舰”挨炸部位在舰身后部的船底下不符。【详细】
韩方宣布捞到鱼雷残骸
韩方天安舰军民联合调查组表示,经过反复的艰苦努力,在5月15日终于用渔网打捞出了一个“关键物证”——鱼雷螺旋桨和推力轴等部件,这个物证中铁的部分和天安舰舰首的铁腐蚀程度差不多。这些物证是由2片鱼雷对转螺旋桨、4个定向翼、推力轴和发动机等组成,长约1.12米,虽然严重生锈,但螺旋桨桨叶等部分保存良好。发动机内部和螺旋桨桨叶上面粘着白色粉状物,这是用作鱼雷火药的铝粉氧化后形成的。以下是韩方公布的作业现场的视频截图。【详细】
拖网渔船作业
发现异物
现场测量
 
事发地:朝鲜韩国对峙多年的海上前线

朝鲜停战时,陆上三八线延伸线以北的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和隅岛归联合国军控制,统称为“西海(即中国所称的黄海)五岛”。但海域划分从未达成协议。1999年,朝鲜单方面提出一条分界线,欲将五岛周边海域划归己有。此后双方在此爆发多次冲突。【详细】

“西海五岛”海域界线示意,蓝色为韩国主张线(NLL),并成为双方50多年来实际控制界线,红色为朝鲜1999年提出的界线,按陆上三八线延伸引出,仅给韩方留出两条狭窄通道。【详细】

1999-2009年朝韩五岛海域冲突大事记
 

战前双方舰艇使用推撞方式对抗。

1999年,第一次延坪海战

1999年朝鲜提出分界线后双方在西海五岛附近剑拔弩张。6月15日上午9点28分(时间均以朝韩所在的东九时区为准,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朝鲜人民军海军炮艇突袭延坪岛附近的NLL。朝鲜舰艇首先发起攻击,韩军立即还击开火。韩国海军在交战14分钟后就大获全胜。朝鲜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伤,1艘鱼雷艇被击沉,5艘舰艇被重创,4艘舰艇遭中等打击;而韩国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详细】

 

韩国被击沉的警备艇后来被捞起。

2002年,第二次延坪海战

发生在2002年6月29日(即韩日世界杯土耳其-韩国季军赛当日),当日上午10时许,2艘朝方装备85毫米坦克炮的炮艇在对峙中突然向一直瞄准的韩方快艇开炮。双方交战25分钟,韩军6人死亡、18人受伤,1艘快艇被击沉。朝方13人死亡,25人受伤。朝鲜炮艇也被彻底破坏,舰桥和舰炮面目全非,但还是撤回了己方。【详细】

 

朝鲜参战的60年代中国造炮艇。

2009年,冲突又起

2009年11月10日上午11时28分左右,双方在大青岛发生交火。朝方一艘中国60年代建造的120吨级62型高速炮艇越过西海大青岛附近的NLL,在韩方2艘150吨级“虎头海雕”高速炮艇警告射击后,继续南下,韩方随即在3.2公里距离上对朝方舰艇射击,朝方也进行了回应射击。韩舰共中15弹,无伤亡;而韩方发射的200多发炮弹中有一半以上命中朝鲜高速炮艇,造成了巨大破坏,朝鲜明显吃亏。
  根据朝韩冲突史,有一方在冲突中吃亏,常常要制造新的报复,以“找回面子”【详细】

 

韩方称铁证来自朝鲜

 

因为事发争议海域、敏感时间、加上巨大的人员伤亡,天安舰沉没事件在韩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种猜测在媒体上不断涌现。韩国政府则表现出足够的谨慎,一直没有正式公布调查结果,只是个别媒体在猜测透露调查的进展。 天安舰事件军民联合调查组5月20日最终做出结论:“一系列证据足以证明,鱼雷是从一艘朝鲜潜艇上发射的,除此外没有别的解释。”那么,韩国方面做这一结论的理由是那些呢?

编号?

在鱼雷推力轴的密封的内部轴件上,印有“1番”字样的序列号和韩文。调查组将文字内容与7年前在韩国海域拾获的朝鲜演习用轻型鱼雷进行比对,确认当时发现的鱼雷上刻有“4番”字样的序列号和韩文,而两者的格式及字体相同。

材质?

调查组还检测了鱼雷残骸的各部件金属材质构成,认为和7年前拾获的朝鲜鱼雷各处材质均是相同的金属成分。此外,美国掌握很多中国和俄罗斯制造的鱼雷信息。美国派出15名专家参加调查,排除了这是中俄或西方鱼雷的可能。

工艺水准?

调查组已核实,螺旋桨的形态也与之前发现的朝鲜鱼雷相同。韩国的螺旋桨采用精密铸造方式,螺旋桨表面非常光滑,但朝鲜的螺旋桨精密度低于韩国,仅从外观上就可区分。这枚鱼雷用隔板等材质进行加工,表面比较粗糙。

潜艇是一种以弱博强的突袭性兵器,深得弱势海军的青睐。整个一战和二战中,德国水面舰队基本上被封锁,而潜艇“狼群”更是让盟军寝食难安。潜艇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辉煌战绩深深地鼓舞了像朝鲜这样的弱势海军。
  朝鲜海军中能称得上“大舰”的仅仅有2艘导弹护卫舰(排水量约1500吨,装备“冥河”反舰导弹)、3艘炮舰(排水量约650吨)。朝鲜空军也战机老旧、数量有限、体系落后而无法无法夺取制空权,更谈不上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那么朝鲜唯一可以寄托的只有潜艇和潜艇战。
  由于朝鲜国小、民寡、贫困、落后,无法建设起强大的水面舰队,于是便强烈地偏好上潜艇这种奇门兵器。据西方情报机构估计,朝鲜海军拥有4艘W级和22艘R级常规动力潜艇,还有29艘“山高”级小型攻击潜艇、20艘“玉高”级微型潜艇以及50艘意大利设计的双人水下航行器。【详细】

 

朝鲜潜艇制造能力的发轫:江南造船厂援助

1971年,朝鲜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帮助他们在东海岸部署33型潜艇(苏联的633型,西方称之为Romeo“罗密欧”级)。9月6日,中朝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多种成套军工大项目的协定,其中确定中方提供33型潜艇12艘。11月,确定朝鲜新浦六台船厂为潜艇装配厂厂址。六台造船厂原来只能造500吨左右的小船,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中方设计了扩建方案。
  援朝12艘潜艇的生产任务,实际仍由上海江南造船厂承建。从1973年开始,由江南造船厂造好半成大构件,通过火车运到朝鲜六台造船厂装配下水。江南造船厂还负责朝鲜现场装配指导以及朝方技术骨干培训工作。1976-1979年,完成了12艘潜艇在朝方的装配及下水工作。
  另据西方资料显示,同期中国还从海军现役潜艇舰队中直接调拨了4艘33级潜艇给朝鲜,而此前朝鲜也向苏联购买数艘。这些构成了朝鲜22艘R级潜艇的不同来源。
  R级潜艇虽是苏联1950年代的设计,但作为1500吨以上的中型潜艇,仍具有相当的战斗能力。22艘R级潜艇是朝鲜海军最重要的战斗力,战时可能对韩国的登陆舰艇或商船运输构成威胁。【详细】

 
 

朝鲜“鲨鱼级”小型潜艇

这种潜艇的名称是“鲨鱼”,一般被简单音译为“山高级”。
   朝鲜是在1991年开始在南斯拉夫的微型潜艇基础上仿制建造鲨鱼级潜艇。90年代初期外界发现了这种潜艇。1996年9月,朝鲜派往南方侦察的1艘鲨鱼级潜艇搁浅在韩国海岸礁石上,20多名朝鲜特种作战人员先后被杀死。这次事件鲨鱼级的内部细节被完全曝光。从事件中朝方唯一生还者李光素的口中,还得到了大量关于朝鲜潜艇部队的情报。
  鲨鱼级潜艇排水量为330吨级,艇员的标准配置是5名军官+15名艇员。分为攻击型和侦察型,侦察型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空间用于容纳5-10名特种作战人员。基本型装备了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由于潜艇大小的限制,只搭载了2枚鱼雷。
  综合各类资料,目前朝鲜的鲨鱼级潜艇装备数量在17-22艘之间。1996年江陵渗透事件中被俘的那艘,被韩国政府放置在事发地海岸展出。【详细】

 

朝鲜“鲑鱼级”微型潜艇

这种潜艇的名称是“鲑鱼”(俗称大马哈鱼、三文鱼),一般被简单音译为“玉高级”。
   这是朝鲜1987年后根据南斯拉夫1960年代设计建造的微型潜艇图纸而设计的。其中2艘1997年出口越南。至少有1艘卖给了伊朗,伊朗在其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自己的微型潜艇。
  1998年6月,韩国海军捕获了一艘搁浅的鲑鱼级潜艇(人员均在艇内自杀),得到了该型潜艇的真实资料:满载排水量90吨,配置6名艇员+3名战斗人员。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渗透型潜艇的两个主要特征:
  1、为防止被韩国海军雷达探测,该潜艇表面使用了0.5厘米厚的特殊吸波材料涂装,部分结构使用了玻璃钢(FRP)材料,并在潜艇上部使用了迷彩涂装。
  2、螺旋桨相当怪异——共轴双螺旋桨。小螺旋桨的大小大概是大螺旋桨的1/10。推测其小螺旋桨用于低速渗透时减少噪音。鲑鱼级潜艇螺旋桨的侧斜弯曲程度及制造工艺,在美国和韩国的军事人员看来都是水准非常高的。
  鲑鱼级潜艇没有鱼雷发射管,专用于侦察渗透,现在朝鲜装备的鲑鱼级潜艇推测有40-55艘之间。【详细】

 
朝鲜海军主要水面舰艇图片
 

1993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所摄

1996年中国海军访朝时所摄

罗津级护卫舰2艘,1972-1973年下水,分别配备朝鲜东海和西海舰队,担当旗舰。排水量约1500吨。

 
 

沙里院级炮舰3艘

满载排水量仅450吨,严格说属于炮艇。1960年代后期建造。

 
 

刘华清1990年代初访朝检阅导弹快艇部队

将T34的85mm坦克炮当快艇主炮,和韩国对峙

罕见的火箭快艇,中国访朝舰队1996年所摄

朝鲜海军主要的水面舰艇仍以大量快艇为主,但在西海分界线的快艇对峙中,因技术落后,仍处于下风。

 

朝鲜鲨鱼级潜艇设备不算太差

电子设备的监视器(被纵火破坏)

发动机操纵台

小型潜艇取得过重大战果
二战期间,意大利、日本、英国和德国都建造和使用过小型或袖珍潜艇,这类潜艇排水量均不过百吨,噪声低,不易被发现,适合在浅海作战。1941年12月18日,意大利小型潜艇潜入埃及亚历山大港,重创英国皇家海军“勇敢”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小型潜艇可借助水域地理条件潜伏
这是因为小型潜艇可借助水域地理条件潜伏,而水面舰艇则由于空间狭窄、障碍物多和水声环境嘈杂等不利因素难以探测发现前者,这给潜艇发现、选择和攻击目标创造了条件。而利用地形和夜幕的掩护输送人员执行两栖作战任务则更是一种有效方法。
战后小型潜艇注重改进不足
但早期的小型潜艇损失大,这与其性能落后、耐波性差和攻击力不足有关。战后以至当今的小型潜艇则非常注意改善这一不利因素,在结构设计和航海操纵性能上都有极大改观,艇上多装有先进的雷达电子设备。
制导鱼雷提升小型潜艇效能
老式直航式鱼雷的发射方式是半潜状态伸出潜望镜目测,估算目标速度,计算附近洋流,最后装填设定鱼雷航行的方向与深度,瞄准发射都是人工操作。发射之后鱼雷跟子弹一样出膛就管不了,会持续直进到撞到物体而引爆或者是动力用尽而停止并最终沉没。
  二战后出现的导引鱼雷具有自我引导与追踪目标的能力(声导、线导或尾流自导),准确度和杀伤力比二次大战时期的前辈不可同日而语。
 

韩方指朝鲜CHT-02D型自导鱼雷是“凶手”

 

“天安”号舰体中部附近存在一个巨型破洞,这个位置也正好是军舰轮机舱所在。舰底破口的右舷宽度为9.9米,左舷宽度则为3.2米。而在天安舰的侧面又没有发现鱼雷或水雷直接打击的痕迹。韩国调查人员推测,爆炸发生在中段舰体下方偏左舷的位置。根据电脑模拟实验结果,‘天安’舰是在水深6-9米深处遭到200-300Kg的爆炸。
   物证的大小被视为和朝鲜CHT-02D鱼雷完全一致。CHT-02D是朝鲜的一种出口型号鱼雷,直径为21英寸(533毫米),全长7.2米,总重为1.7吨,装药量250公斤,航距约10至15公里。【详细】

推进装置相同

韩方调查组对说明书上的设计和此次找到的推进装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主要部分相同。本月15日被双船底拖网渔船打捞上岸的推进装置的长度(1.2米)、螺旋桨长度(19厘米)、形状(带有5个叶片的正反转螺旋桨)、推进器尾端螺旋桨长度(33.3厘米)、长方形定向翼、固定螺丝等,与设计图保持一致。

韩方获取设计详图

在证实过程中,包含参数、特性和具体设计图的资料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人对这张具体设计图提出质疑。通常出口武器的宣传资料上只含有武器的大致参数,据分析,这是政府、生产企业间秘密提供的详细资料,可能是韩国情报部门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了朝鲜向南美或中东地区国家出口武器时秘密提供的资料。

朝鲜能造声导鱼雷

另外,通过此次事件首次发现CHT-02D型鱼雷是采用声波感应及声波手动追踪方式的手动感应鱼雷。这种鱼雷根据目标潜艇上发出的机动、螺旋声音进行追踪,在目标地点进行爆炸。事发时天安舰上的柴油发动机正在运转,鱼雷在该发动机附近爆炸,也是证明导致天安舰沉没的是声波追踪鱼雷的证据之一。

 
 

鱼雷有大小不同的型号

若非偶然 朝鲜潜艇行踪就不暴露

毫无对潜防御准备的“天安”舰

鱼雷完全可在近岸浅海作战
很多人认为,“天安舰”沉没处水深仅10-25米,如此之浅的水深完全不能进行鱼雷作战,首先纠正,“天安舰”沉没处水深实为45米。即便在10-25米水深的地方,同样能实现鱼雷发射。在著名的偷袭珍珠港中,珍珠港水深仅为12米,日本经过改进鱼雷和投弹方式,都能满足航空鱼雷的空投及命中目标。所以说水深并非决定性的限制因素。
朝鲜潜艇战力不可低估
在潜艇方面,作为朝鲜重点发展的海军兵种,其作战效能更不是问题。韩国军方1998年捕获一艘被秋刀鱼网缠住的朝鲜鲱鱼级潜艇,在艇上发现了作战日志,消息人士透露据日志显示,仅这艘潜艇就曾21次潜入韩国近海岸,说明朝鲜微型潜艇利用近海的复杂水文条件,进行渗透和两栖作战任务实在是得心应手。
小型潜艇如何击沉“天安舰”
小型潜艇机动性能差、探测能力弱,不具备复杂的鱼雷火控系统,在预设的海域近距离伏击,这也几乎是打沉“天安舰”的唯一办法。由于“西海五岛”海域水浅流急夜暗并且是多岛海域,朝鲜鲨鱼级潜艇事先悄悄机动到设伏地点埋伏。当时韩国人可能完全没考虑到朝鲜潜艇的威胁,毫无防备,因而酿成惨剧。
能否导引也非决定性因素
有人认为,即使朝鲜能够生产较为先进的导引式鱼雷,但没有火控设备的鲨鱼级小型潜艇可能只能以直航式发射,因此很难命中目标。
   但是,在恰当的近距离上,直航鱼雷同样能实现“一剑封喉”的效果。参考解放军鱼雷快艇部队在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的几次偷袭大捷,以及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期间,1艘仅20吨的鱼雷艇,以单艇独雷,在暗夜的大风浪中悄然逼近,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炮舰“洞庭”号的事迹。即使是落后的直航式鱼雷,作战效能也是不能低估的。
   总之,从技术层面来看,一艘由训练有素的艇员操纵的微型潜艇,通过设伏在夜间击沉一艘没有防备的千吨级反潜舰,是完全有可能的。
 
1996年朝鲜鲨鱼级潜艇江陵渗透事件
 

1996年9月14日5时,朝鲜一艘鲨鱼级侦察潜艇离开东海岸的退潮基地。9月15日19时30分,潜艇抵达江陵市附近离韩国海岸线约8公里处海域。江陵位于汉城以东140公里,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约150公里。潜艇慢慢向海岸靠近,并在离海岸线约300至400米处海域停下来。3人特种部队侦察小组和2名高官戴着轻潜呼吸器离开了潜艇,向岸边游去。21名艇员驾驶潜艇退回公海国际水域。
  9月17日,潜艇再次进入韩国水域,准备撤回小组成员。约21时,潜艇搁浅在离安宁海滩(位于江陵以南5公里)20米处。潜艇全体人员进行各种努力脱困,但未成功。朝鲜人员决定弃艇。他们在潜艇上放了一把火试图销毁艇上的装备。23时50分,26名朝鲜人带着所能携带的武器上了海滩,冲向内陆山林。
  9月18日约1时,韩国一名出租车司机看到一群人在江陵沿海高速公路附近围成一团,他还看到海滩附近的海上有一个大的物体。他对此感到怀疑,并报告了警察当局。很快,韩国陆军得到警报,赶往该地,并且开始进行封锁和搜索朝鲜渗透人员。
  9月18日约16时30分,潜艇舵手李光素被发现位于一个农民的庄稼地附近,当地居民打电话报警。韩国陆军随后俘虏了李光素。他供述了详情。李光素还称,他从他的同志那里听到11名渗透者被同志枪杀,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壮,可能会被俘。

约17时,韩国士兵到达离潜艇搁浅处西南8公里的一座330米高的小山上,发现了这11名朝鲜人的尸体。这些身亡的朝鲜人都穿便装和球鞋。其中的10具尸体并肩排成一行(包括潜艇艇长钟勇久上尉、侦察局海军部副主任),而另外一具尸体(海军部主任金东源上校)在不远处的另一边,上校的手枪还放在枪套里。
  此时剩余的14名朝鲜人员没有投降的意图,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杀出血路向北通过军事分界线返回祖国。从9月19日至30日,有11名朝鲜人死于与韩国陆军的交火中。韩国电视台不停地播出最新交火结果,韩国士兵带着沾满鲜血的白被单和几具凑合使用的木棺材从树林中走出来,里面放着朝鲜渗透人员的尸体。
  9月19日,韩国士兵在10时、14时、16时的3次交火中分别枪杀了3名、3名和1名朝鲜渗透人员。9月22时21时,2名朝鲜渗透人员在交火中丧生,从9月23日至30日,又有2名渗透人员被击毙。
  10月韩国陆军一直在追踪3名剩余的渗透人员,这三名人员两人为一组,另外一人单独行动。11月5日,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约20公里,江陵以北约100公里的江原道仁杰附近,一位韩国平民发现了两人一组的朝鲜渗透人员,他立即报警。约22时30分,朝鲜人发现了韩国士兵靠近,于是开枪射击。
  他们在最终被韩国士兵击毙前,在交火中共杀死3名韩国士兵,并重伤14人。这两人在他们潜艇搁浅后50天后才被枪杀身亡。而单独行动的一名渗透人员再无下落,估计最终穿越三八线,成功返回朝鲜。

26名朝鲜渗透人员中1名被俘、11名被同伴枪杀,13名在追捕交火中丧生,1人返回朝鲜。而韩国方面有16人丧生(包括军人和百姓),27人受伤,追捕行动共持续50天。
  此次行动绝非朝鲜第一次实施海上渗透行动,而仅是众多次渗透中一次因机械故障不慎暴露而失败的行动。朝鲜此次行动虽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外界表明,朝鲜的特种部队是坚韧不拨、训练有素的,他们在战斗中不会投降,给敌人带来严重的灾难。在战时,朝鲜可能试图渗透数万名特种部队至韩国广大地区,从而极大地制造死亡和引发恐慌。

以上我们只讨论了技术可行性的问题。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是,韩国方面所公布的这些证据,仍无法确证指出是朝鲜海军哪型潜艇发动攻击,只是一些具备一定指向性的单一证据,难以在法律的层面和意义上形成连环完整严格的证据链。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就表态,还需还一些时间研究韩国的调查报告。预计此事最终很可能形成各自表述的结局。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不为人注意却意味深长的另外一个细节,韩国首次证实,像朝鲜这样的国家竟然也能研制和出口声导鱼雷,要知道,中国第一种声导鱼雷“鱼-3”型,也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攻关研制,直至80年代后期才取得实验完全成功并定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像朝鲜、伊朗这样的国家将会掌握更多更完善的从核武器到常规尖端武器的研制能力,这势必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