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杜鹃山》出国演出记:下机伊始遭遇尴尬
2009年01月27日 10:42新闻午报 】 【打印

侯参赞和我反复陈述理由,但于会泳的态度非常强硬,无法说通。双方越争越激动,几乎要吵起来。侯参赞说完气冲冲回到自己房间。在侯参赞离开后,于会泳咕哝了一句:“代表团归使馆领导,你们定吧。”

这句话启发了我,外交部有规定,凡出访的代表团不论是什么级别,均须接受大使馆的领导。我立即趁机提出请示林中大使。于会泳也自觉无趣,便同意了。电话中,林大使首先询问了演员身体状况、准备工作进展如何,然后婉转地表示,还是争取在31日演出为好。于会泳不得不表示争取31日晚演出。

挂了电话,于会泳沉思了一下说:“演出《杜鹃山》实有困难,可推到11月2日。31日晚可以演出几出折子戏,如《沙家浜》‘智斗’、《林海雪原》‘打虎上山’、《杜鹃山》的武打节目等。”

当剧院经理阿古米得知31日能够照常演出,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兴得跳了起来,紧紧抱住我说:“你们救了我,要不然别说刚上任半年的官要丢,甚至还会把我抓起来坐牢。”一场首场演出之争,到此告一段落。

31日晚,安纳巴剧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剧场座无虚席,省长格扎利等13名政要全部出席,气氛热烈友好。而11月2日《杜鹃山》首场演出时,当地政要只有民族解放阵线的一人出席,保留的50个座位非常显眼地空着。于会泳囿于保证演出质量,而丧失了《杜鹃山》首演的成功。

赢得观众广泛赞誉

我京剧团访阿共33天,先后在安纳巴、奥兰、阿尔及尔三个城市共演出九场。观众对每场演出都报以热烈掌声,演出收到了预期效果。在这三十多天里,我全程陪同,九场演出几乎每场都看。从观众的掌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热情发自内心,并非仅仅出于礼貌。

在演出前,我曾担心阿尔及利亚观众对中国京剧能否看得懂。京剧团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事先在国内就作了充分准备,如舞台两边打出阿、法文字幕,每张观众椅子上安装了阿、法文“译意风”,传译阿、法文台词,另外还发给每位观众介绍剧情的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加之《杜鹃山》剧情紧张热烈,一环扣一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的艰苦曲折和胜利的喜悦,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演员唱腔优美,武打干净利索,观众叹为观止。

最为精彩的一幕是,当党代表柯湘(杨春霞饰)在群众会上大声询问:“凡是给地主老财干过活的把手举起来!”台上扮演贫苦农民的演员一个接一个举起手来高声回答:“我干过!”“我也干过!”这时在台下观众席里,突然有一位平民打扮的阿尔及利亚观众站起身来大声说:“我也干过!”全场开始愕然,随即鼓掌叫好。

1974年11月27日中午,两架专机徐徐飞离跑道,向东飞去。送行的大使馆同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次访问,江青、于会泳等人不但花费了国家大量金钱,而且在外事工作方面留下了诸多不良影响。值得宽慰的是,全体团员日夜奋战,以精湛的京剧艺术表演,赢得了阿尔及利亚观众的广泛赞誉。

○摘自《百年潮》2009年第1期 严廷昌 文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