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误读中国军力:曾断章取义炒作核攻击言论
2010年01月15日 11:03《环球》杂志 】 【打印共有评论0

谜一般的“中国制造”

——对中国军事技术的误读

在当今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不销售“MadeinChina”。然而,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外界却莫衷一是。

一种误读是与“中国威胁论”相呼应的,它对中国的武器装备制造水平进行过分的渲染。尤其是,中国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往往被解读成中国的“秘密武器”。中国的“神舟”飞船,被外媒认为是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外太空武器平台;中国试验的反卫星技术,被认为是外太空卫星的巨大威胁;中国展示的新型弹道导弹,被美国军方认为是攻击航母的新型武器。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中国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西方却对之进行了不合理的放大。

与此相对,另一种误读就是贬低中国研发武器的技术实力。有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很多武器装备是不合格的,甚至是劣质的。与前面的无限夸张相比,这种贬低则是静态、孤立地看待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武器研发水平取决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也取决于中国的作战思想。通过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不但实现了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且已经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生产设计经验。近期的一系列新闻显示:中国大型装备(例如军用大飞机)技术的开发,已经呈现出爆发的态势。中国武器研发实力已经接近了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中国的武器研发长期沿袭苏军的作战思想和苏制武器的风格——廉价、适合大规模制造,既符合中国当时的国力,也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如今,中国军队早已认识到了新军事革命的重要意义,武器研发正在注入更多的新型元素。相比价格高昂的西方武器,中国武器在力争保持价格相对低廉的前提下,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制造的精密程度都在向西方靠拢。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跟踪”和“仿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将会体现到中国的军事技术上。

国外对中国军事技术的误读,除了固有偏见,信息的不对称甚至缺失也是因素之一。可以说,任何夸大、孤立、静态考察中国军事技术的方法,都不适用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不负责任的臆想

——对中国军队活动的误读

近年来,无论是内部演习还是与外军的联合演习,抑或是中国对外军事交往以及维和行动,都相较从前更加频繁。中国最新的《二00八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专门把有关活动作为附录向全世界公布,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外界的关注程度。然而这种关注,往往也包含着各种误解。

2009年下半年,中国军队举行了一次代号为“跨越-2009”的较大规模的训练演习。美国《费城号角》杂志认为,此次演习的假想敌是美国,中国解放军要在演习中演练压制敌人的电子系统。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认为,在中国和印度举行完边界谈判还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中国就举行了旨在提高其远距离部署部队能力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该报说,“尽管中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形势,但它的邻国还是担心中国军演的目的旨在进行军事扩张。”实际上,此次演习仅仅是中国军队的一个年度合同战术训练演习。幸亏中国主动向外界公布了演习的相关情况,才排除了更多不负责任的“臆想”。

西方对中国军队与外军进行的联合演习更加敏感。上合组织的“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就是被误读的典型代表。“和平使命”演习的主角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影响力已然决定了演习的“受关注度”,因此中俄一开始就严正声明演习不针对第三方。然而从2005年开始,演习就被解读成两国要建立某种程度的军事同盟。2009年的“和平使命”军演,由于地点靠近朝鲜半岛,又被认为是与朝鲜局势有关。

此外,中国军队走向海外,或是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或是护航保障本国利益,都会听到让人不快的声音。甚至中国军队为了庆祝国家成立60周年,海空军为了庆祝本军种成立60周年而进行的阅兵表演活动,都会被认为是中国向周边展示武力。

对于来自于西方的“误读”,中国既需要加大解释的力度来逐渐缩小其影响空间,也需要冷静看待战略利益、文化隔膜给这种现象造成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郑文浩   编辑: 金亮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