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于8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83幅珍贵照片和9幅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最新】【留言】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书里收录了朱镕基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83幅珍贵照片和9幅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点击阅读全书内容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独家视频:朱镕基候选上海市长演讲曝光
  • 朱镕基:父母死得早 全意全意把党当母亲
  • 朱镕基出席上海2012年春节京剧晚会
  • 朱镕基谈新书:只讲真话不讲套话
  • 《朱镕基讲话实录》上市受读者追捧
  • 2011朱镕基新书发行英文讲话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摘录

  退休10年后的今天,朱镕基在上海的一系列讲话、信件等集结出版。《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于8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83幅珍贵照片和9幅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自述工作经历 >>>

朱镕基

我的信条就是独立思考

 

在我30多年的工作期间,尽管在1957年以后遭受很多挫折,但在工作方面组织上对我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我自己的特点、我的信条就是独立思考,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就应该怎么讲。我是一个孤儿,我的父母很早就死了,我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也没有兄弟姐妹。我1947年找到了党,觉得党就是我的母亲,我是全心全意地把党当作我的母亲的。所以我讲什么话都没有顾忌,只要是认为有利于党的事情我就要讲,即使错误地处理了我,我也不计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恢复了我的政治生命,同时也可以说是焕发了我的政治青春,我始终相信我会得到我们党的正确对待。我就是有这么一个特点,或者说我是力求这么做的。[详细]

 

谈党群关系 >>>

朱镕基

现在这样一种分配政策不利于党联系群众

 

为什么现在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么差?现在是党和权联系在一起。我们是执政党,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还没有做到在法律面前党员和群众一律平等,总是“刑不上大夫”啊。对这个现象,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所以群众说,共产党把党员标准越来越降低了,过去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党员要“吃苦在前”,现在变成“同甘共苦”了,甚至连同甘共苦往往也做不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不突出地讲不行。我们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有一些特权的。对这个问题需要提得高一点,得有一个办法。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党在法律面前应该和群众是平等的。 [详细]

 

谈廉洁政府 >>>

朱镕基

我看关键是要从高级干部做起

 

为政清廉,办事高效,做问心无愧的人民公仆。这些口号都是中央提出的,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廉洁政府”和“高效政府”口号的提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只有这个行动,才最能振奋上海人民的士气。 我们在4月25日提出这个口号以后,5月份我收到3696封人民来信,现在每天还有100多封。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房子、职称、纠正冤假错案等,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对政府提出建议,对我们干部进行监督。如揭发谁吃了、谁喝了、谁受礼了,人民群众积极性很高。尽管他们在来信里面说,你说了能不能做到,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是这么大量的人民来信,还是说明人民群众对政府是关心和信任的。 这个事情,我看关键是要从高级干部做起,所以,市政府关于刹吃喝风、受礼风的决定主要是针对局级以上干部制定的。言教不如身教,你以身作则了,别人就会跟着来。现在先从我做起。 [详细]

 

批官僚主义 >>>

朱镕基

呜呼上海,不改革,要完蛋

 

1991年1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内部资料》增刊总第1期上发表了调查报告《对“投资黑箱”的初步剖析与若干建议》。“投资黑箱”是上海市一些外国投资商对投资项目批准后,申请项目基本建设开工这一漫长而复杂过程的描述。报告以大量资料列举了外商在这一阶段中需通过上百个关卡,盖上百个图章。也剖析了“投资黑箱”内涵及消极影响,分析了其特点和成因,并提出了九条改进建议。看完报告后,朱镕基便在报告上方批语:此文可称“官僚主义大全”,呜呼上海,不改革,要完蛋。请送与“黑箱”有关的所有人员看看(如有一万人,就印一万份,市政府出钱),议论一下,看这样下去,浦东能否开发,上海有无前途,然后请叶龙蜚、杨昌基同志拿起大斧来砍。我希望不要一砍又要砍几年,成为另一个“黑箱”。我只提一句忠告,我们为什么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详细]

 

批形式主义 >>>

朱镕基

我觉得陪会是我一个沉重的负担

 

我一到上海来工作,就给自己提出“五戒”,即不登报、不上电视、不剪彩、不题字、不受礼。现在,我经常“犯戒”。不登报,记者不答应,非要登报不可。我现在每个星期要去一个工厂、一个区、一个县、一个局。如果都要报道,天天报上都是我,这有什么好处呢?我哪有这么多好思想、好点子呢?登它干什么呢?不上电视也不行。当然,我下厂绝对不允许电视台记者来,但有时候接待外宾,接待外国总统,不让拍电视也不行,这也还得上。不剪彩做到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剪过彩,任何人找我剪彩都不剪。题字,一概拒绝,到目前为止,我没有题过字。不受礼也做到了,接待外宾受礼,我都上缴。但是现在活动还是太多,我觉得陪会是我一个沉重的负担。哪里有成立大会,哪里有喜庆大会,都要坐在那里陪一会儿,你不出席,就会引起很大误会,是不是你不重视这方面? [详细]

 

 

忆生活轶事 >>>

朱镕基

曾“走后门”帮索尔兹伯里买机票

 

有个很有名的美国作家,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那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他上次见我谈完话以后说,请你给我买一张飞机票,我想回北京,我回不去。这简直是笑话,要市长买票。我也跟他开了个玩笑,我说,这航空公司都不是我管的,我这个地方管不了中央企业,但我跟他们私人关系很好,我给你买一张票吧。 这实在不像话!要把层层留下的票想办法统一管理,不能走后门。现在外国人要走,只能买高价票,否则根本进不来、出不去,这怎么得了?这种情况下,外国人想投资也不会来,旅游也开展不了。现在我们确确实实对内要振奋精神,对外要改善上海的形象。 [详细]

 

谈自身缺点 >>>

朱镕基

对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

 

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干工作急于求成,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这一点我应该向江泽民同志好好学习。宋平同志在我来上海工作之前和我谈话,他说你要求干部严格不是你的缺点,但是你批评人家的时候不要伤人,说话不要太尖刻。这些都是语重心长的话。说到我的缺点时,他说你应该学习周总理,批评同志后让人感到你应该批评,觉得是你对人家的关心。我确实是缺少领导者这样的一种品质,但我希望同志们监督我改正。说老实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一定要很好地改正自己的缺点。[详细]

 

 

 
朱镕基在上海大事记
时间 简介 详细
1988.5.10 创建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 建立“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审批项目的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朱亲自兼任主任,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黄菊兼任第一副主任。 所有外商投资项目一经这个委员会拍扳同意,全市所有部门都必须通力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进。该机构的功能除了审批、管理以外,还兼具协调、服务的性质
1988年春天 1988年春天上海甲肝大流行 直接查出有31万人感染,这意味着当时上海有150万人携带甲肝病毒。 从4月到6月,朱镕基绝大部分的夜晚是在办公桌前度过的,他办公室的灯火经常通宵不灭。他的夫人劳安当时曾担忧地对他说:上海甲肝没病死人,倒是把市长快累死了。 敞开言路,让公众知道真相,巫善明(医院专家)当时得到的指示就是,频频在电视台和电台中亮相,告诉公众甲肝病毒传播的真实情况以及相关的预防知识,稳定情绪。
1988.6.10 财权下放 1988年,上海市向中央争取到一定的自主政策:全市每年上缴中央财政105个亿,其余的归自己。 朱镕基借这个机会,不失时机地将财权下放,并给了各区四句话,“核定收支,包干上交,增收分成,一定五年。”
1989年12月到1990年3月 下村蹲点、解决菜篮子问题 整整3个月的时间,朱镕基跑到金山、川沙、嘉定三个县的农村蹲点,下决心研究解决城市蔬菜供应的问题,同时也自称补上不熟悉农业问题的课。 朱镕基写了此次农村之行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一揽子解决蔬菜供应以及农业问题的想法。到1991年,上海的蔬菜供应品种、价格基本稳定。
1990-1991 上海住房改革、建立公积金制度 建立公积金制度的同时,内容概述为五句话,“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公积金中心只对一个由专家、元老组成的房委会负责,上海市政府支持基金的独立运作。
1990.3.16 举行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 朱镕基出面邀请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的18位世界知名企业家,并特别邀请美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莫里斯·格林伯格担任会议主席。
 1990.10.1 上海召开国际金融研讨会 这是在3月份市长咨询会议上诸多国际知名企业家建议的基础上举行的。国际工商界与中国金融界人士共20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1991.3.18 提高农民政治待遇 110名农民第一次被政府请进了五星级的锦江饭店,朱镕基给他们颁奖。
 1991.6.13 离任前谈上海“八五”规划和九十年代发展战略 上海的功能必须实现一个深刻的转变,即从单一的工业基地转向“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经济中心。第三产业必须调整改造,传统工业“金蝉脱壳”、“返老还童”,实现年轻化、集约化;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新一代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而第三产业要以大大高于第二产业的速度发展。到本世纪末,金融、外贸、商业、服务行业等第二产业的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至少达到40%,进而形成与第二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强化上海国际都市的功能。
 
全部新闻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资讯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