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布
中国民主治理

《中国的民主治理:理论与实践》

丛书主编:俞可平

十卷目录:《民主选举》(闫健)、《民主决策》(陈家刚)、《民主管理》(龙宁丽)、《民主监督》(何增科)、《党内民主》(靳呈伟)、《法治政府》(李月军)、《透明政府》(刘承礼)、《效率政府》(陈雪莲)、《服务政府》(徐焕)和《社会管理创新》(周红云)

会议简介
俞可平

主题:政府创新与政治发展

原则:平等、理性、包容、专业、责任

时间:2013年8月17—18日

主办方:清华大学政治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中央党校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和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会议现场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首届中国政治学30人会议

2013-08-21 13:17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参加首届中国政治学30人圆桌会议的与会专家合影。摄影\周东旭

31
01
学者观点
俞可平

俞可平:没有民主法治 不可能有民族复兴和进步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政治学是相对滞后的。两个“百年目标”,一个“中国梦”,都离不开民主法治。没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法治,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进步,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生活。[详细]

图片名

丛日云:国家能力不是新左派所说太弱而是太强

当代中国的政治现实是什么?国家权力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不是那些新左派所说的国家能力还不够,而是国家能力相当强。如果还是延用两千多年的治理思路,仍用强化权力的方法来解决腐败等问题,是没有出路的,是死胡同。[详细]

何增科

何增科:政府创新重点与上级领导施政偏好相关

地方政府创新选择什么领域,很大程度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施政理念偏好,符合这一偏好的创新,对地方创新者来说将会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机会最大化,不符合这一偏好,无论对创新者个人还是创新项目都将承担极大风险。[详细]

黄卫平

黄卫平:中国改革是由危机推动

没有十年文革,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拨乱反正;如果不是东欧巨变或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也难以想象会有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突破。大危机推动大改革,小危机促进小改革,没有危机就无须改革。[详细]

许耀桐

许耀桐:群众路线其实是民主政治路线

群众路线的重点是民主。群众路线就是需要满足群众的利益,过去给群众钱,现在老百姓不再缺吃少穿,那个时代告别了,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是民主,既然搞群众路线,就应该赋予群众民主。[详细]

徐勇

徐勇: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路径转换

现在发达的网络媒体改变了整个政治生态,使得人人都是主权者,都是媒体的接受者,也同样是媒体的发布者,这就有可能形成对权威的不信任,不认同和不服从,所以很难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权威。[详细]

观点精选
观点精选

王长江: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自觉问题

改革还是应该遵循邓小平的思路,必须鼓励地方创新,给地方创新以更大空间,同时,中央进行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不是回到计划经济,而只是划定边界,让地方放开手去探索。

陈明明:文革权力滥用抑制了国家能力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极度失衡,导致国家高度扩张,但不是强化了国家能力而是抑制了国家能力。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扩张徒有国家话语的扩张,而扩张能力已经被政治权力的滥用耗蚀殆尽了。

朱光磊:如何认识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正确做法应该是中央放牛,省里放羊,下面养兔子,不要把拆得零零碎碎,比如最近的土地行政许可,中央还是得留一点点,实际上应该分析这个事是该中央负责,还是省一级负责,该中央负责的一公顷土地也得中央批,不该中央负责的,一万公顷也交给省里。

萧功秦:左右之争与未来中国政治展望

我们总认为威权体制之后,一定会经过一个中产阶级、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结合,以一种类似光荣革命的方式,进入一个多元的政党体制,也许在其他国家是这样,在中国很可能是完全另一条道路,政治学可能要重写。

青年学者观点
吴理财

中国农民行为逻辑变迁

吴理财:农民的行为逻辑是由国家、社会建构的。[详细]

闫健

为什么要关注失败国家

闫健:中国在所谓失败国家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详细]

陈家刚

政府创新要善于激活体制

陈家刚:触及核心改革比触及灵魂还难。[详细]

彭勃

治理需打破自上而下控制

彭勃:地方治理需打破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详细]

褚松燕

公权力的内部与外部制衡

褚松燕:公权力内部未形成理想的制衡。[详细]

何哲

网络时代是否带来自由

何哲:网络时代有可能是人类自由时代的终结。[详细]

全部新闻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