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新兴大国的新使命


作者:胡鞍钢 来源:《凤凰周刊》
大国不易,治理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更要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面对诸多现实问题、重大挑战,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抓手,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还解决了“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

从“强国梦”到“富民梦”,再到“中国梦”和“世界梦”,其精神内核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新兴大国的新使命

中国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机遇和使命。这一代党中央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把中国从世界第二,带领到世界第一。

当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关键指标达到世界第一。比如:中国贸易总量在2013年达到世界第一。放到历史的维度,100年前的1913年,美国的出口额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维持了100年。即便打个折扣,也意味着中国起码在未来的五六十年,会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梦”、中国道路,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把所有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总路线。“中国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梦”包括三个梦、三个历史任务:人民之梦、强国之梦、伟大复兴之梦。至少第二个梦,可以如期实现。人民之梦、伟大复兴之梦也在实现过程之中。

在这样一个几代领导集体接力完成国家、人民及民族所赋予的历史任务的关键时代,关键的人物出现了,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这包括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中央委员会。这不是几个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中国政治家集体。习近平是领头人、带头人。

要观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式,首先要清楚他们要治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中国不是一般意义的国家,而是一个超级规模的新兴大国。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但比美国整整多了10亿人口。目前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欧盟也只有5亿人。治理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治理超级规模的人口经济体。

在中国,治国的含义比一般国家更加丰富,至少包含三重:首先是治党;其次是治政“政”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国,既包括行政,也包括人大等国家领导机构);第三是治军。

治党,是治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美国民主党是世界第二大党,有4300万名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有8600万名党员,甚至大于德国的人口规模(8070万人)。

从中国政府的层次来看,是五级政府。五级政府就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与权力不对称、国家治理问题等。这远比三级政府的美国、印度要复杂得多,也比四级政府的欧盟复杂。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国情,也势必要创新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与政府治理体系框架。

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队,强有力的治理和领导如此庞大的军队,亦是巨大的挑战。

总之,治党必须是依法治党,依党规治党,从严治党;治政必须是依法治政,从严治政;治军也是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治国理政全面创新新

一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全面”。

第一是“全面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是十八大报告的起草组组长,李克强和刘云山是副组长。习近平在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时候,就凸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到2020年的总目标。这也给出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纬度及总体布局。

中国过去基本上是沿着经济现代化的轨迹发展,如“四个现代化”(毛泽东,1964,1975),现代化“三步走”(邓小平,1987),到十六大的“三位一体”(江泽民,2002),十七大的“四位一体”(胡锦涛,2007),十八大的“五位一体”(胡锦涛,2012)。

但是,还应加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际上是“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的十八大报告的第九部分,已经有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容。

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还一定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这不单是治理体系,还包括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国家治理与现代化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创新,是对西方治理概念的超越。

“全面深化改革”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核心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大的条目来看是60条,超过10年前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42条;从细节来看,具体的改革举措有336项,超过了10年前的227项。这个战略部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所拓展,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主线,而且已经拓展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也包括司法体制改革。

第三个全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党中央全会的主题,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个《决定》分为7部分,提出6大任务,共计30条、180项具体改革措施,是真正的“全面推进”。

习近平在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治国理政思路和体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这不仅是政府的事,还涉及每一个公民。因此,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框架已比较清楚。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全面创新,这就包括治国理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这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社会变迁。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大战略思想,关键还要看落实。

习近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表态,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届中央不仅提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条、336项,更关键的是,今年还推出80项重点改革项目,这是由习近平亲自提出,并经中央政治局集体决策通过。这些均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一分(决策)部署、九分落实”的理念。

这也反映了本届中央对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国的现实是,决策设想往往是好的,但很难具体落实,特别是进行制度创新,落实是最难的。

这次中央采取的做法是,逐条改革设计与决策,一旦中央政治局批准后,分牵头单位、主管单位、副主管单位、成员单位等具体落实,同时要求逐级政府、部门负责落实。

比如:马上就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提出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由国务院进行细化,细化后,经过几轮讨论,就变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涉及各个方面,如农业部负责农业问题,商务部负责内、外贸等。

然后,征求意见稿通过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将政府决策变为人大决策。之后,再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各部门分工。因此,这就会遇到决策如何落地、落实的问题。

从这两年的工作看,中央新领导班子在这方面是相当务实的。本次四中全会提出6大任务、30条、180项措施,会议刚结束,就开会进一步落实,这也反映出习近平求真务实的作风。

2013年10月11日,“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公益广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

2013年10月11日,“中国梦 我的梦”系列公益广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

脚踏实地的“中国梦”

本届领导班子所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重大挑战如何解决,集中体现在治国理政的三个导向上: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任务导向。这“三个导向”,从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可以清楚地看出,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还解决了“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

首先,问题导向,就是掌握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的决策能够加以解决。习近平对党内存在什么问题,政府存在什么问题,包括文艺界、学术界、科学界等存在什么问题,都看得非常清楚,他的很多讲话对这些问题均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第二,就是目标导向。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总目标是“两个100年”,这被学术界称为“小康中国”、“现代化中国”。到了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改革中国”。

相应的,就有了目标体系。这次四中全会的表述非常清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可以称为“法治中国”。

第三,是任务导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决定》,其中的60条,包含50余项重大任务,这次四中全会又提出6个重大任务,这些任务又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措施。所以,这两个决定是相辅相承的,既是依法治国的总纲领,也是依法改革的总纲领,而且特别具体、细化。要做什么、改什么、是什么,一目了然,也便于以后作中期评估、后期评估。

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习近平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集历代领导人“中国梦”之大成。

首先,集合了毛泽东的“强国梦”。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要花50年(指2006年)、60年(指2016年)超过美国。后来改为十几年“超英赶美”。

同样,“中国梦”也集合了邓小平的“富民梦”。邓小平看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指2000年)实现,所以将经济建设的目标变成了实现小康水平目标,这实际上就是“富民梦”。到了1987年,当时预计第一步目标有可能会提前实现,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仍然是“富民梦”,即中国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从“强国梦”到“富民梦”,历届中央领导人实际是从不同的逻辑、不同侧重点加以阐述的。到了习近平提出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已经把这三个“梦”有机结合起来了。

“中国梦”、中国道路,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所有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总路线,这不仅是13.6亿中国大陆人,还包括两岸四地同胞。“中国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

和平发展的“世界梦”

除了在国内范围内的治国理政,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地区治理、全球治理。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梦”。

中国在21世纪的主题还是追赶美国。这个“强国梦”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020年,当GDP(汇率法美元现价)超过美国时,即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世界第一时,经济强国梦就会实现。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指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最尖端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这也显示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体、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国的领导人,中国已经在世界之巅、世界舞台中心来认识其与世界的关系,即“中国梦”与“世界梦”。而且,习近平在2013年就职国家主席的时候不仅提出了“中国梦”,还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相联系。

习近平还有一个凸显的特点,就是和平发展的大手笔。

首先,中国最核心的对外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去年奥巴马与习近平的“庄园会谈”,也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之间大国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其次,是处理世界大国关系。比如:俄罗斯、欧盟,中国都在积极推动与其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习近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大手笔,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也举足轻重。这种倡导形式改变了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格局。中国与之相对应的是和平主义、互利主义和共赢主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的地位,至少也要保持50-60年。因此,中国不仅有意愿,还有能力实施这“三大主义”。

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并非破坏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的角色。中国主张的是改革而非革命,主张的是建设而非破坏。因此,本届党中央在统筹两个大局方面,不仅是走向五洋四海,最重要的为中国创立了空前的“天时”与“地利”。总而言之,就是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其代表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等。

二维码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