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钱学森同志中学母校北师大附中学生挽着全校师生签名横幅参加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当日,钱学森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手记:中国呼唤大科学家——写在送别钱学森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斌
钱学森走了,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眷念和期待。
钱学森走了,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科技的关注。
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中国需要大科学家,呼唤大科学家!
中国需要大科学家——
这是科技事业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需要。
敏感的人们注意到,钱老离开的时刻,恰值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60年。放眼60年,以钱学森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中国科技乃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不朽功勋。
60年风雨兼程,60年砥砺春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然而,此时此刻,回首昨天,展望明天,面对“三步走”发展目标,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面对民众的新期盼新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付出百倍努力,不容有丝毫懈怠。其中,尤其需要来自科技的支撑,来自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
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刻起,共和国就对科技、对人才寄予厚望。60年后的今天,世界发展正处于大转折大变革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而科技发展正处于新一轮革命的前夜,历史性机遇不容错失。在经历了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后,中国必须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竞争,发展科技的紧迫性前所未有,重要性也前所未有。
在事物发展规律中,人的作用是主要的。中国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一批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具有爱国和无私奉献精神、站在世界科技最前端的大科学家领航科技、引航中国,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做出真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斌
编辑:
马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