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

● 时间:10月31日 ● 享年98岁 ● 两弹一星奠基人 ●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

导读: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于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最新】【网友悼念】

人物生平

钱学森:人生书写时代

钱学森先生,1911年出生于上海,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在航天、火箭等领域为中国做出贡献…[详细]

1935年留美,入麻省理工学习

在美国留学20年的岁月里,他孜孜不倦,24岁的他当时到美国,44岁的他回国已经是享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者。

1955年,冲破阻挠返回祖国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平安归国了,从此他全情投入,希望把所有的智慧都献给祖国。

对航天、火箭技术做出突出贡献

1985年钱学森因对我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详细]

正在加载中...
  • 实拍钱学森北京家中接受吊唁
  •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逝世 享年98岁
  • 钱学森:人生书写时代
  • 北京民众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
  • 王纪言:凤凰用三件事表达对钱老敬意
网友悼念
账号 密码 注册
独家视频
钱学森的归国之路:
钱学森的成就之路
钱学森与蒋英
各界悼念钱学森
图说钱学森一生
钱学森回国始末

钱学森回国,坎坷之路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热。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这使他非常气愤。钱学森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 [详细]

回国前被美扣留 15天体重减了15公斤

钱学森本该在五年前回国--1950年8月30日,正当他准备启程时,却突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这显然与美国国防部官员对钱学森的评价有关:“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详细]

 

被软禁5年:“枪毙钱学森也不放他回国”

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 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金贝尔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详细]

周恩来拍板:用被俘美国飞行员换钱学森

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非常着急的时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他拆开一看,署名“钱学森”。他禁不住心头一震,他迅速地读完了这封信。信中的内容,原来是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详细]

 

回国后的钱学森:换上中山装 再不穿西服

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钱学森回忆说,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大将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好极了,就要你这句话。[详细]

钱学森回国后成绩斐然

钱学森归国后的科技贡献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回到了祖国。
1956年1月5日,力学所成立,钱学森任第一任所长。4月13日,国务院成立了以聂荣臻元帅为主任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
1957年,在钱学森倡议下,中国力学学会成立,钱学森被一致推举为第一任理事长。2月18日,周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1月16日,周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
1958年5月29日,聂荣臻元帅同黄克诚、钱学森一起部署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制造工作。同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和空间物理的设计、研究机构。
1960年11月15日,中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的星际航行委员会。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同年,钱学森任第七工业部副部长。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968年,钱学森兼任中国空间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1970年4月24日,重量为173kg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85年,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人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同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详细]

 
 
 
 
钱学森的爱国情

钱学森——此生惟愿长报国

他的成就属于世界,然而他的生命却注定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是他希望学以至用,实现炎黄子孙强国梦的地方。然而在二十世纪初叶,这个梦想显然太遥远,虽然他看不惯某些人对中国的歧视,却无法反驳中国贫困的事实。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钱学森决定回国,虽然当时的他已经拥有了最好的研究条件,享受最优厚的待遇,他还是想回国,这个决定让他遭遇了冷战的政治屏障,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最后在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平安归国了,从此他全情投入,希望把所有的智慧都献给祖国。[详细]

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国

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回忆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美国人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而我一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详细]

 

为工作忙到经常“失踪”搞科研

1960年11月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发射成功。蒋英露出了笑容——莫非是他?“他回来了,经‘质问’而验证我猜中了。此后,钱学森又有多次“失踪”,每次“失踪”总是给国人带来惊喜……[详细]

 

不为利:钱学森“姓钱不爱钱”

钱学森几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而作为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却几十年如一日住在破旧的楼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几十年不动的相机,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五十多年的破提包,他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详细]

 

不为名:反对虚名“请辞院士”

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80岁以上高龄的院士改为“资深院士”,不再参加院士的日常活动。钱学森对这一举措十分赞成。钱学森不爱当官,他曾多次主动辞动自己的领导职务,长期担任副职,并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培养人才…[详细]

钱学森的爱情与家庭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联姻

一个在美国苦攻航空机械理论,一个在欧洲畅游于声乐艺术的海洋之中,10多个年头,钱学森与蒋英彼此没有来往,只有艺术的种子孕育在各自的心田。

然而,当蒋百里赴美国考察把蒋英在欧洲的留影拿给钱学森看时,照片上那动人的微笑和儿时就依稀可见的美丽,在钱学森的心里掀起了微澜。

这年的旧历七月初七,是钱学森刻意选择的良辰吉日。钱学森终于下定决心,向蒋英求婚。 [详细]

钱学森夫妇从小青梅竹马

多年之后,当蒋英忆及往事,依然回味无穷地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喜欢哲理性强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常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美展。我们的业余生活始终充满着艺术气息。不知为什么,我喜欢的他也喜欢……”[详细]

 

相别12年后牵手偕老

这年的旧历七月初七,钱学森刻意选择的良辰吉日。他来到蒋家,走到蒋英面前恳切地说:“英妹,12年了,我们天各一方,只身在异国他乡,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多么需要在一起,互相提携,互相安慰!…[[详细]

 

在软禁中相濡以沫

整整5年在美的软禁生活并没有消磨掉钱学森和蒋英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常常吹一支竹笛,蒋英弹一把吉他,两人共同演奏古典室内音乐,以排除寂寞与烦闷……[详细]

 

钱学森工作忙夫妻少聚

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安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冲冲地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问:“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详细]

钱学森语录

名利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国家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治学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全部新闻
最新报道 更多  
追忆评论 更多  
相关资料 更多  
版权声明

凤凰网资讯中心出品,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