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资讯首页 最新报道 图集 汶川地震网上数字展馆

导读:5·12三周年了,中国人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在三年里完成了灾区的超越式重建,这是中国信心的所在。
【最新】【网友评论】

 

特别策划

从心出发

重新开始,从心上路。三年,是个契机。按古礼,是时候除去孝服…[详细]

汶川记忆

2010年:512心愿节

2010年5月10日。凤凰网发起“512心愿节•我要爱”大型活动。
[详细]

2009年:放飞512个心愿

凤凰网搜集了512个心愿,邀您共同实现![详细]

2009年:汶川·重生

5·12地震一周年后,凤凰网带您重回灾区,和您共同见证重生之路。[详细]

2008年:国殇 汶川8.0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我们哀悼逝者,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详细]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汶川地震3周年 灾民仍需关爱
  • 汶川地震三周年:中国交出重建答卷
  • 温家宝:汶川灾区重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汶川地震三周年 温家宝视察北川

特别策划

系列专题

  • 在砖土中写入纪念
    在每张设计图上,在每一块砖,每一方土上深深植入对亡灵的纪念与祭奠
  • 心灵关爱
    灾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正逐渐好转,但他们的心灵创伤恢复之路仍需科学关注和指引。
  • 5·12大地震数字展馆
    用文字和图片展现的,汶川地震三年的点点滴滴…。

图说3年之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5月8日,四川省大邑建川博物馆护养的“5.12汶川大地震”著名抗震动物猪坚强正在专设的动物医疗所度过休养半年的病假生活之中。[详细]

重建家园

物质上的重建,首先是房子的重建。失去房子的灾区人,在废墟中,重新站立,一砖一瓦地,构建起新的家园。政府的补贴,亲朋的协力,体味家园的失而复得。地震,毕竟不是免费拆迁。

   水磨镇:从安居到乐业

首次走进重建的水磨镇禅寿老街时,当地居民宋祥丽竟差点儿在这座养育了她近四十年的小镇里迷路[详细]

 

   映秀:在政府帮助下建起农村别墅

三年后,记者来到映秀镇。在紧邻公路的中滩堡村,一排排连体三层别墅错落有致地沿着地势排列着。柏油铺装的街道干净整洁,路旁种植着鲜花。[详细]

 

   三江乡:地震重灾区的“重生”

“居住条件不仅比地震之前改善了很多,还可以利用新居中空闲的房屋办起家庭旅馆、搞起藏家旅游。以后的生活会很不错!”朱晓红说。[详细]

   什邡红白镇:从废墟上拔地而起

截至今年2月底,什邡市8.4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建成775个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农村住房实现从“院落式”向“组团式”的飞跃。 [详细]

 

   青川板桥乡:异地重建的新生

板桥乡新集镇是震后青川县唯一一个异地重建集镇,有305户1400多名居民。住新房子过新年,今年春节期间的板桥乡新集镇好不热闹。[详细]

 

   羌寨杨柳村:自己的房子自己盖

5·12大地震之后,谢英俊来到灾区,向农民推广他从台湾9·21地震之后开始研制的轻钢生态房和“节能减碳”、“协力造屋”的理念,杨柳就是其中一个示范样板村。[详细]

重拾希望

心灵的重建,比房子的重建更为艰难。需要多久的自我安慰、相互鼓励,才能最终告别悲情,回归平静的生活?三年来,有勇气与梦魇抗争的生还者,不仅相互取暖,亦给予外界以希望。

 三年“新生记”:羌寨里的重组新家庭

刘贤惠一家,震前刘贤惠在家务农,丈夫做木材生意,二女儿在外打工。家里还有公婆、小叔和弟媳。震后,丈夫、公公、婆婆、小叔、弟媳在地震中遇难。现在,刘贤惠又结了婚,重组了家庭,经营着旅店,二女儿开了农家乐。擦墓碑时,刘贤惠的动作很轻。她担心碑上前夫的陶瓷画像,会因此褪色。丈夫死于3年前的汶川地震。那一天,刘贤惠记得脚下的土地,像海浪一样翻滚奔腾。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是羌寨聚集地,地震中,71户人家69户房屋倒塌,26人遇难。[详细]

 地震中双腿致残已做手术20余次 她依然乐观

魏玲,20岁,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高二6班学生,5.12汶川大地震中双腿致残,迄今已接受大小手术20余次,是汶川大地震后被公开报道的、接受手术次数最多的地震伤员之一。高位截肢的她,右腿已被截肢三分之一,左腿截到了骨盆连接处。三年了,尽管只回过家13天,她仍微笑面对生活,用坚强诠释着生命的可贵。[详细]

 灾区退休教师的震后日记:小人物的大坚持

马楚清今年66岁,是都江堰水电十局子弟校的退休教师。三年前,与震中汶川映秀一山之隔的成都市都江堰成为“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从那时起,这个从死里逃生的退休老师天天用笔记下所闻所见所感。这一写,坚持了3年,写满整整12本,达20余万字。他说:“地震后发生的每一点变化都不能被遗忘。”[详细]

 可乐男孩平静读大学 毕业后想回川

这是2011年3月31日晚上7点,上海财经大学的一栋男生宿舍楼前,薛枭和好友准备骑车出去逛逛。三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他失去了右臂,获得了“可乐男孩”的称号;三年之后,他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一名普通的大二学生,平静乐观地学习和生活着……[详细]

 香港医生"潘叔叔"的20万公里旅程

地球赤道的长度是4万公里。如果把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潘德邻参加香港红十字会援助汶川地震灾区项目的里程算起来,已经可以绕地球5圈。3年来,他坚持每两周利用一个周末到四川德阳为灾区伤残人士会诊、做手术,几未间断。 [详细]

重塑未来

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许多校舍,数千名学生遇难。此后关于校园建筑安全的调查与反思,一直在持续,但目前仍无明确答案。部分学校得以重建,精美的校舍成为重建后的最大亮点。从学生们的脸上,我们看到欢愉,我们希望这些新建起来的校舍,牢固,可靠。

三周年纪念图集

全国18个省市援建四川地震重灾区成果

全部新闻

网友留言
账号 密码 注册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资讯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