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在世界的关注中--外国驻华使节参观地震灾区重建

2009年05月12日 20:09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新华网四川都江堰5月12日电(记者廖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魏英瑛震后几天就到了四川,相比那时的情形,“现在这里的情况非常令人鼓舞。”

在都江堰皖川学校,魏英瑛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起了音乐课、英语课、语文课。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快乐地舞动着双手,载歌载舞;在小学,孩子们用英语向魏英瑛等前来参加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的30名各国和国际组织驻华使节和代表问好,黑板上用英文写着: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热爱地球。

“孩子们都非常活泼,乐于与我们交流,这非常令人鼓舞。”魏英瑛所代表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同中国的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等都开展了合作,并将持续到2011年。

人们不会忘记,在去年汶川大地震后,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为灾区人民及时送来了帐篷、药品、矿泉水、流动医院、血液透析机、净水机,派来了救援队、医疗队、心理辅导师……

“在俄罗斯人民遭受灾难的时候,中国朋友们及时伸出了援手。现在,我们

更应加强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国际合作,造福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用一句中俄都有的俗语进行了归纳——“患难见真情”。

古巴驻华大使佩雷拉说:“感谢中国人民同意我们派来医疗队,给了我们一个向中国人民表达友谊的机会。”

“从四川人民,特别是这些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年轻的佩雷拉在参观结束后说。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修建了如此宁静,如此整洁的临时学校,令人十分惊讶,而且感觉特别温馨,这里的一切让人印象深刻。” 望着周围的巍巍青山,美国驻华临时代办彭达语调缓慢地说。

在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看来,中国的抗震救灾最起码有3条经验值得与国际社会分享:当地政府反应迅速、灾情汇总及时透明,为抗震救灾和国际援助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媒体报道公开全面,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分析灾情,决定援助计划提供了充分依据;虽然国际救援物资在分配调拨方面还可以继续改进,但总体还是及时高效。

施明贤强调,中国和德国可以开展地震早期预报和建立预警机制等方面的合作。经受过特大地震磨难的中国也可以与世界分享经受考验的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

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对中国在自然灾害面前展示出的巨大组织力和动员力印象深刻。“在特大地震后,中国各个省市纷纷行动起来,对口支援灾区,这在日本很难办到。”

宫本大使今年1月曾到过四川。“时隔仅4个月,这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在车水马龙的都江堰市区街头,这位资深外交官不由得感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