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重返灾区:不舍的情结 永远的北川

2009年05月12日 13:48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新华网四川北川5月12日电(记者孙铁翔)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北川县城迎来了一群身着绿装的军人。很多人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却知道那些被他们救出的鲜活生命:“敬礼娃娃”郎铮、“芭蕾舞女孩”李月、“总理让路”的小女孩宋馨懿……

他们就是第一支进入北川抗震救灾的部队——驻渝某红军师,也是记者进入北川后找到的第一支部队。

一年后,记者与这支英雄之师的官兵们相约,重访北川县城。

在北川,我们走到了一起

日前,我再次见到了抗震救灾英模、红军师师长王凯。还记得去年在抗震救灾期间,由于长时间的忙碌和奔波,他的脸上长满了络腮胡,“大胡子师长”的称呼在灾区不胫而走。一年不见,这位“大胡子师长”没有了当时满脸的胡茬儿,眼神却依然坚毅。

汽车驶进北川县城的“三道拐”山路,尚未停稳,我们便急切地打开车门。一行人来到公路旁,默默地望着阴天笼罩下的北川县城,一年前的场景如电影般一幕幕在我们脑际回放。

去年5月13日上午9时许,我冒着余震进入了满目疮痍的北川县城。城区里,包括县委、县政府大楼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倒塌了,到处是废墟和散落在瓦砾中的尸体,以及撕心裂肺的求救声。

在死伤惨重的曲山小学旁,我遇到了驻渝某红军师师长王凯和他的部队。在强烈的余震中,他接受了我的采访,而且反复强调:灾情很严重,需要及时报道出去。

临别前,王师长送给我一件军用雨衣,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路上很危险,注意安全,一定要把北川的情况报出去。”因为情况紧急,我急忙向城外的北川中学方向跑去。雨越下越大,山体被雨水浇透,回去的路上更加危险重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终于爬出县城,用海事卫星将关于北川的消息传了出去。

今年春节,我接到了王师长的电话。他代表红军师官兵向我、向所有进入灾区的新华社记者拜年。我听到电话里传来官兵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感受到来自解放军的真挚情谊。

“一年了,我想他们”

在北川大酒店前的空地上,士官王肃满指着远处山脚下一幢白色楼房告诉我,那是曲山幼儿园,“总理让路”的女孩宋馨懿就是他们团从那里救出来的。

王肃满说:“还有很多孩子永远埋在了那里,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隔着很远的距离,这位庄重的军人向曲山幼儿园方向深深地拜了三拜。

清晰地记得,在地震刚刚发生时,大型救援机械无法进来,救援只能依靠人力,有时明明听到废墟下一片片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但几十个军人就是抬不动压在上面的水泥板。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官兵们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持续作战,先后从废墟中救出被埋幸存者755名,转运重伤员2318人,挖掘搬运遇难者遗体1769具,在北川执行任务的红军师装甲团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

在一片倾斜的楼群前,一位手捧菊花的军人默默鞠躬。他叫白杨民,本地人,随部队第一批进入北川。奋战几天后,他从战友口中得知了舅舅一家遇难的消息。“刚才拜的是舅舅一家。一年了,我想他们。”

在曲山小学旁,王师长拉住我说:“去年,我们就是在曲山小学相见的。我们在这里留张影吧!”

昨日的北川,明日的永昌

临走前,官兵们都有些不舍。一位军官回望北川激动地说:“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这里。只要能动,我就还会回来看看。”

出城时,夜色浓重。汽车路过一片依傍河畔、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那里的工地灯火通明、彩旗招展。工地旁竖立着两块巨大的广告牌,上书“一定要把北川建设好”“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字样。同车的人说,这就是北川县城的新址。

突然,夜空中有焰火在遥远的天际绽放,绚烂夺目,同行的人见惯不惊:“不是有人结婚,就是有人搬新家,反正是喜事。”

临出北川县界,路边的灯光映照着一块巨大的红色路牌,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挺脊、感恩、永昌”。“永昌”是北川新城建好后几个备选的新名字之一。这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让逝者安宁,生者安康,让这片经历了伤痛的土地拥有永远昌盛的未来。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