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公私利益纠缠 房屋加固遇四难2009年05月12日 13:41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我们何时才能回家? 在绵竹的二号大桥板房区,谈起房子,人们的眼睛是亮的,但有时也会流露出淡淡的忧虑。 地震后,四川省面临加固、重建170余万套城镇住房的艰巨任务。 更为困难的是,住房实行商品化后,政府已不能再集中发布指令,对房屋进行统一加固,甚至对危房都不能强拆强建。 而要让业主自己决定是否加固,这对于缺少民主生活训练的中国社会来说,是场考验。 如何说服六楼业主为一楼墙壁的裂缝而买单;如何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和加固公司谈判;如何监督施工保证加固质量。这些微观层面的现实问题都严严实实地困扰住遭受灾害的中国业主。 而政府也有其在宏观层面上的困惑。 政府如何从台前退到幕后;如何引导业主统一意见完成加固,一位绵竹建设局的官员说,“这一切对政府而言都没有先例可循。” 不过从四川省政府于5月7日发布的信息来看,目前房屋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已有一半的房屋完成加固,43.9%的房屋已开工重建。 在绵竹,很多人已离开板房,偷偷回家。虽然房子还未加固,他们还是心存侥幸。“因为回家才是真正正常生活的开始”。 □本报记者 张寒 四川报道 在绵竹,有近百栋房屋需要拆除重建,其余楼房在鉴定后,都被“贴”上A、B、C、D的标志。A级是轻微“受伤”,无需加固。B、C、D级受损程度渐次增加,属于必须加固范畴,此类房屋有4万7千余套。 如何完成这些加固和重建工作,成了摆在业主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共同难题。 难 楼房加固业主定各谋各利 意见不一 绵竹大树公寓D座被鉴定为C级。房子能看出明显裂缝,但主要集中于一楼。 这成为矛盾的触发点。六楼房间基本完好无损,没有一点裂缝。业委会主任赖达鸿说有六楼的业主表示,房子没坏,我不修。 赖达鸿是小区的积极分子。 他去年11月就意识到房屋加固会是个长期过程,便开始联系每个单元的积极分子,提出成立业委会,承担加固工作。 每个月开一次业主大会,商讨加固问题和出现的矛盾。 但不肯出钱加固的业主则不来参加。 赖达鸿说,有段时间,5个业主代表每天都去那些人家里做工作,“多去几次,他们也会不好意思。” 还有的业主是低保户,表示无钱加固。业主代表建议他们去贷款。 在小区里,工期的拖延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业委会会将全体业主的名单贴在楼道里。谁交了钱就在名字后面画勾。 赖达鸿说,“利用舆论压力,不交就要承受大家的目光。” 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市建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形容。 他说,有的业主的房子是一楼的门面房,加固会耽误做生意。业主表示加固可以,但是不能关门。“加固怎么能不关门?”其他业主很无奈。还有,两个单元的业主也会相互吵架,A单元严重,B单元不严重。B单元要求少出钱,要不然不修。 也有的需要相关政策的跟进。赖达鸿所在的小区有开发商遗留下来的两间门面房。开发商早就走了,这两间房子加固的钱由谁来出?赖达鸿说业主最终决定先垫钱,然后等待国家的政策。 推进困难,绵竹想了一个挂起桃子的办法。国家规定的B、C、D三级补助是一个大体范围。 B级一千到三千,C级四千到五千,D级六千到八千。绵竹规定,今年5·12之前动工的能拿到每一个级的最高补助。业主也有了自己的掂量。如果晚开工,经济利益会直接受损。 难 加固公司业主选鱼龙混杂 真伪难辨 业主集体同意后,到建设局备案,就可以去找设计公司、审图公司、加固公司,监理公司,开始加固。 此前,绵竹从来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加固,全市具备加固资质的企业只有4家,整个四川省不超过20家。 绵竹建设局在网上向绵竹外的企业发出邀请。 随后,一夜间,400家加固维修企业涌进绵竹。建设局建筑质量监督安全站站长尤立群说,很多企业都是看到了有利可图,在最快的时间内申请到了加固资质。 如今在绵竹的大街上,写满了加固公司的名字。专业加固,后面是大大的感叹号。 “加固相对专业性比较强,业主相对弱势”,尤立群说,绵竹建设局便成了一道关卡,审核所有加固企业的资质。 前来备案的企业“鱼龙混杂”,有时便会碰到李鬼。 “假的!”建委的一个工作人员把要备案企业的个人资质的证书摔到了桌子上。 证书是伪造的,章盖的歪歪扭扭。拿着证书的企业老板不好意思地笑着。尤立群斥责他,他嘟囔着,找不到有资质的人了。 而更让建设局防不胜防的是,有的企业找到业主,说一条龙服务。从设计到验收都由企业来找。往往这种情况,几家会联合起来欺骗业主。建委最后有了一个规定,不能搞一条龙。 每天都会有人来问尤立群,应该去找哪个企业。尤立群说建设局网上有企业的列表。业主坚持要建设局的人推荐。“你画一个给我”,业主手里拿着所有企业的列表,被拒绝了。 而对于更多的业主来说,选企业就是选钱。有的业主偷偷地开工,不到建设局备案,不接受监督就会省不少钱。他们觉得怎么都能住。有段时间,建设局下了一百多份停工书。 紫岩社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老的小区。楼被评为D级损坏。讨论加固时,业主们最高的呼声是要便宜。 大树公寓对面的那栋楼,找加固公司分成了两派。两派互相指责对方收了加固公司的钱。赖达鸿说,因为找加固公司,都成仇人了。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查看心情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