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灾区志愿服务 灾区孩子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2009年05月06日 15:00yzdsb.hebnews.cn【 】 【打印已有评论0

这几天,港城志愿者张绍启又开始忙碌起来:收拾行囊,购买礼品,准备着去德阳偏远的山村看望那24名和他相识快有一年的川娃。一年来,这将是他第四次重返灾区,“3个月没见到那些孩子了,我有些睡不着觉。”一句朴实的话,是张绍启重返灾区的唯一理由。一场地震,让这24个川娃成了张绍启生活的一部分。

■抗震救灾,废墟上拉起百人志愿队

张绍启出生在唐山,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让正在读小学的张绍启第一次经历了生离死别。

2008年5月13日上午,汶川地震的第二天,一宿未睡的张绍启早早来到了共青团秦皇岛市委,要求领导为他开具证明信,前往四川支援灾区,当天晚上,张绍启连夜踏上了开往四川的列车。

随着列车的前行,和他一样奔赴灾区的各地志愿者也越聚越多。张绍启挺身而出,和这些志愿者在火车上自发成立了“抗灾志愿分队”。当列车在成都靠站时,张绍启的抗灾志愿分队已经达到了近40人。

几经辗转,“抗灾志愿分队”来到了受灾较为严重的德阳市,配合当地消防官兵参与抢险,此时,分队人数已近百人。几天的相处,张绍启的勤奋、正直和勇敢感染着分队里的每一个志愿者,大家一致推举他做队长。

作为队长,除了和别的志愿者一起消毒、宣传、搬运物资、搭建帐篷外,张绍启还被指挥部委任负责志愿者的协调工作,每当有志愿者到来,张绍启都要为他们做动员工作,由于余震不断,他还要负责分队的警戒任务。就这样,直到5月28日返秦,张绍启在灾区奋斗的12个昼夜中,最长的一次,也只睡了3个小时。

5月26日,作为小分队最后一批离开灾区的志愿者,张绍启在出色完成德阳消防分配的抢险任务后,决定返秦。听说志愿者们要走,当地居民纷纷赶来,要将身边最珍贵的矿泉水送给他们。张绍启怎么舍得拿这些救命之水呢?翻翻身上的行囊,他仅留出了回家的路费,将多余的钱全部留给了灾区。

■重返灾区,网络联谊资助24名灾区儿童

回到秦皇岛的一个多月,张绍启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安置帐篷内那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个曾经一声“叔叔”便让他热泪盈眶的孤儿,现在怎样了呢?每每想到这里,张绍启便坐立难安。

2008年7月9日,张绍启再次背上行囊,踏上了开往德阳的列车。这次,他要深入到德阳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和当地的团市委及民政部门一起搜寻那些急需得到关爱的儿童,以便把资料带回秦皇岛,让更多爱心能够在港城和德阳之间传递。经过12天的奔波,他徒步走访了汉旺镇、九龙镇、遵道镇、清平乡、天池乡的30多个村落,从众多的受灾儿童中找出24名最需帮助的孩子。这24名孩子中,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是去年刚参加高考的20岁女孩廖冬梅。

资料带回来了,张绍启又同港城的其他志愿者一起创建了“秦皇岛少起爱心网”和“爱心QQ群”,汇聚了港城乃至北京、唐山等地众多的爱心力量,共同资助24名川娃。

随后,张绍启又和他的爱心群、爱心网成员一同号召发起了为灾区孩子过冬捐衣、义卖“平安果”看望山桥技校的62名灾区学生、为24名川娃寄8000元压岁钱等一系列爱心活动。

如今,张绍启的爱心网、爱心群的成员还在不断增加壮大,在资助川娃的同时,尽可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承诺。

■屡获表彰,评为“08年中华慈善行为楷模”

2008年11月20日,张绍启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参加完表彰大会,张绍启默默地把奖章和证书放进背包,连夜赶回了秦皇岛。那时,“少起爱心网”刚刚成立,他和爱心网友共同发起的为灾区儿童捐献过冬棉衣行动正在紧张进行。回到秦皇岛后,张绍启又开始为市民捐赠的棉衣进行登记、打包,12月初,成批棉衣成功运往了灾区。

11月26日,国家民政部公布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名单,我省一共6人和两个单位获慈善奖,张绍启作为秦皇岛唯一获奖者,被评为08年度“中华慈善行为楷模”。接到获奖通知后,张绍启又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纸、笔、相机、T恤衫和很多方便携带的小件。等到出发时,张绍启的大旅行包被塞得满满当当。张绍启笑着说,这次去北京,除了领奖之外,他还准备着另外的“大丰收”。

12月6日,慈善大会还未开始,张绍启便背着大背包来到了大厅,一会掏出纸笔,一会又拿出一件新T恤衫,专盯着“名人”要签名。按照张绍启的话说,他就是一个“乞丐”,是为了灾区的那些孩子,为了自己的爱心网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来“乞讨”的。

大会结束后,张绍启满载而归,除了签名外,他还要来了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为少起爱心网题词: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随后,张绍启把写有签名的小物件全部放在了网上义卖,想通过这种形式为灾区儿童募得更多资金。

2009年4月9日,张绍启作为青年志愿者,因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突出,被秦皇岛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面对这些,张绍启说:“我没做什么,却得到了这么多荣誉,我只能加倍努力,以此来感谢国家对我的肯定。”

■四返灾区,“那些孩子已成我生命的一部分”

4月26日下午,家住地震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二龙村的10岁男孩汪国庆写给张绍启的信寄了过来,张绍启迫不及待读了起来。汪国庆是爱心群网友们共同资助的川娃,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在地震中被砸断双腿,一家人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汪国庆在信中告诉张绍启,几天前寄过来的500元钱他已经收到了,虽然现在一家人还住在安置房中,但在邻居的帮助下,他家的新房就快要盖好了。他“很想念叔叔,希望叔叔能尽早过来,看看我们家的新房,可漂亮了。”

一口气读下来,张绍启又按捺不住了,3个月没见到那些孩子,张绍启这些天寝食难安。还不到两岁的周希宇会说话了吗?正在读初中的邱成美现在学习怎样?去年才刚刚进大学的廖冬梅一个月没来信了,她过得好吗?

近日,张绍启不断收到来自灾区群众的邀请,当初和救援官兵共同奋斗的12个昼夜,已让他融入到了受灾群众的生活,也留在了人们对“5·12”的回忆当中。

现在,张绍启每天都在忙碌着,“这次去灾区和之前的意义都不一样,我要为孩子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也是我这次去灾区的主要目的。”张绍启说,近一年的相处,这些孩子都把他当成了亲人,而在他心中,也早把这些孩子当作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我很感谢爱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我和我的爱心网、爱心群也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灾区的孩子。”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