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为领导干部改善民生“指点迷津”
在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温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与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温总理与网友的第三次网络对话。三年三次,从第一次的“有点紧张”,到第二次的“十分珍惜”,再到第三次的“责任重大”,总理的心情在变,尊重民意的态度、关注民生的情怀却始终没变。
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温总理一直惦念不忘、时时装在心里的最深的期盼。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家中再到网络访谈室,处处能够看到总理为改善民生奔波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真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温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领导干部改善民生应当怎样做。
一要“纳言”。温总理网络问政,与网友“炉边谈话”,让最基层的声音原汁原味的传达,应该给予每位领导干部以启发。这种启发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步应当是在群众中“纳言”,耐心、广泛的听取群众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是粗言、苦药,也可能是怪话、牢骚,但却来源于生活、出自于社会、代表一个群体,代表了“民心”所向,只要愿听、会听,这些声音都可以给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要“身入”。“心入”还需“身入”。为了考察民情,总理常常是把自己和群众捆在一起,在田间地头、矿场工地、居民小区,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总理的身影。要想了解到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领导干部就必须像温总理一样,亲身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多与群众在一起,从聊家事、话家常做起。只有做到对待群众如同家人般亲近,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看到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为做决策、出措施、定制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三要“力行”。“我必须恪尽职守,和群众一同克服困难。”温总理在向群众作出自己承诺的同时更为每位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对群众的承诺再多、再好都及不上与群众共同克服一个难关、为群众办成一件实事。因此,要改善民生,就要克服只说不干的毛病,要变动嘴为动脑、动手、动腿。认真搞好调研,竭心尽力的分析困扰群众生活的问题的症结所在,扑下身子、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为百姓把生活中的结打开,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相关专题: 2011年温家宝对话网友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6211044
1佛山政协会议门口的豪车 -
7635166
2莫斯科一起枪战致4人亡 -
6398296
3房企搞宣传狂撒现金 市民疯抢 -
5634496
4刘汉团伙被抓捕现场画面、武器库内景曝 -
5055566
5鄱阳湖现江豚群 -
4917993
6涉黄男女被堵在床上 -
3646040
7大爷自造“兰博基尼”送孙子 -
3045147
8深圳原副市长袁汝稳年初二坠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