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总署:新闻从业人员要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10年03月10日 20:25东方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大会开始前,女政协委员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左起分别为:范冰冰委员、李东东委员、杨澜委员、海霞委员。 李平 摄

东方网3月10日消息:2010年3月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大会开始前,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就新闻出版业的改革问题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记者:李委员,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新闻出版业在保民生、保稳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东东]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硬仗中,新闻出版事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增长率达到了20%,总产值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1万亿的总产值,已经占到了文化产业总产值的70%,成为我国去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记者:201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未来十年里新闻出版业又有什么样的规划?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李东东]2010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的年份。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出版大国,全国有580家图书出版社,几百家音像出版社,1900多种报纸,9800多种期刊。但我们还不是新闻出版强国,新闻出版机构发展还是参差不齐的。有发行上百万份,总收入达几十亿的传媒集团,但也有比较分散、细小、同质化的一些小报纸和期刊。在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这样一个进程中,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加快改革,做大做强,加强科学管理,最终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后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提供给最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千家万户。

记者:新闻出版业做了哪些工作密切本行业和老百姓的关系,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李东东]新闻出版和13亿群众是密切联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读书、看报、看杂志。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积极地推动和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就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的一个公共服务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完成后,全国的64万个行政村,每一家书屋要配备不少于1500种图书,100至几百种音像制品,20至30种报刊,惠及9亿农民。在中央的高度的关怀之下,农家书屋工程已加快实施,比原计划要提前两到三年。对于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群众读书、看报、上网将变得更加方便。

记者: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出版物很多,《开天辟地的时刻》这本书很独特,全部是用当年的新闻串起来的,当时是怎么考虑到用这种方式的呢?

[李东东]我们的国家已经走过了60年历程,改革开放也有了30年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对于绝大多数中青年同志来说,他们经历的都是建国以后、或者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虽然也是曲折艰辛的,但也是一个胜利的发展历程,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在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腐朽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但有些年轻同志不太清楚这个历史过程。后来我们考虑,组织任何文章或者回忆录可能都不如看看当年新闻工作者所做的最真实、严肃和庄重的新闻报道。当时我们决定用《人民日报》的报面,把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历程分八天展开。

记者:这对我们学习当年的历史也非常有好处,很真实,很客观,您刚刚也说到了新闻工作者和历史的这么一个关系,您觉得现在的新闻工作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就是说说现在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或者说使命。

[李东东]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党的新闻工作者也就一万多人吧,而现在我们的新闻队伍已经号称百万大军了,其中从事采编工作的,就是我们说的记者和编辑,应该有20万人左右。我们现在正在规范发放新一代的新闻记者证,新闻记者证最终要达到23万左右,目前已经发放了不到20万,正在继续有序地发放。

那么这样的一支队伍是随着新中国的60年的历史,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所以文化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都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有了现在的规模。新闻工作者队伍的主流是非常好的,但是队伍比较大,也有个别人没有受过严格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培训,存在一些社会上有些非议的不规范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新闻队伍的声誉。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回顾我们国家建国的光荣历史,以及多年来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忠诚和敬业,他们真实地记录了新闻,忠诚地书写了历史。我感到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承担了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我们应该肯定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下一步我们将实行新闻工作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用新闻职业资格准入来使得所有即将进入新闻战线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受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和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的教育。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那个“魂”,那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感,这是我们的一个魂魄,是立身之本。不管从事哪种媒体的工作,新闻的真实和对公众的负责,永远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秉承的根本。

记者:您在新闻出版行业工作多年,请您给我们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说几句寄语,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更有目标。

[李东东]清朝诗人张维屏有一首律诗,叫作“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等一声。”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是这一声春雷,它催发了我们文化事业发展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千红万紫。我们新闻工作者队伍就是在中央的领导下,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的那一支中坚力量,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新闻、知识等多方面的需求。新闻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和报道水平,为了人民的利益,为满足广大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努力不断提升我们自己。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侃理   编辑: 郭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