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深圳拟放宽社团登记 无主管单位者有望取得合法身份
2010年01月25日 03:43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8年6月,一名志愿者在绵竹给小朋友上课。大地震后,诸多社团投入救灾工作,其中也有未获登记者。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17日,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领取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 核心提示

改革先锋深圳,又拉开了一项改革的大幕———对三类社会组织实施“无主管登记”。1月17日,该项改革获得“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长期以来,中国对社团实施双重管理体制,社团必须先有业务主管单位,再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诸多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民间组织,因找不到主管单位而沦为“非法”,生存艰难或无法生存。

深圳此次民间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登记的改革,对民间组织发展的效果令人期待。民政部肯定了深圳的改革方向,要求深圳继续先行先试,全面探索。

□本报记者 钱昊平

在深圳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中,一段10秒钟的笑容频繁出现。

笑容来自一名25岁的河南女孩,她叫刘丽。

25年来,她遭受过家庭的不幸、职场挫折和情感失落,一度接近自杀边缘,2009年9月的一天,刘丽给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拨打了电话,接受治疗后,她放弃了自杀念头,重拾生活信心。

给她援助的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是家非政府组织,这一中心的成立得到了深圳市的支持,其特殊之处在它的登记方式。作为社会组织,该中心无需遵循传统的社团登记方式去寻找主管部门,而是直接在民政部门登记。

制约社团发展的“双重管理”体制在深圳被打破,一些社团不必再为找不到主管部门沦为“非法组织”而担心。

1月17日,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局下属二级局)局长马宏在京表示,自2008年起,该市已对工商类经济组织、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三类社会组织实行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管理体制,为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增强了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为“草根”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早前报道:

专家:内地拟调整民间社团注册规定 已着手修改法律

民政部谨慎回应拟放宽民间社团注册消息

相关新闻:

内地首部公民社会蓝皮书发布 民间组织超过200万个

中国近40万非政府组织在人权保护中发挥作用

非政府组织人士走进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相关评论:

朱四倍:没有理由不支持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

选拔官员不妨把放宽目光 可将NGO成员纳入视野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钱昊平   编辑: 郑永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