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央视:居民消费超外贸出口成经济增长第二大动力
2009年12月28日 23:35中广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年12月28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2009中国经验:启动消费》,以下是节目实录:

回顾2009年中国经济的保八之路,除了高额投资拉动,在经济三驾马车当中,消费领域在这一年里的表现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多年以来,居民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中的一块短板,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三成多,远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然而,在2009年这种状况出现了转变,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7%,其中,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就达到了4个百分点,超过外贸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为什么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这一年,老百姓却舍得拿出更多的钱来消费?

全球陷入金融危机,老百姓却舍得拿出更多钱消费?

2009年12月20日,临近新年,山东省灵山镇上河北村的村民于翠岭一大早就来到本村附近的一家家电专卖店。她打算买一台平板电视。而这已经是她二十天来买的第二台电视机。

山东省灵山镇上河北村村民:“上一次买是我自己用,这一次是想着陪送我女儿。”

这两台电视机一共花了于翠岭五千元。她给自己买的是一台29寸的彩电,给女儿买的是一台32寸的,而她家里原本还有一台21寸的彩电,是4年前买的。让于翠岭舍得一下子花这么多钱是因为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家规定,每一个下乡家电产品都可以享受13%的补贴。于翠岭告诉记者,在她的村里,不少家庭都因为这个政策而添置了新家电。

于翠岭:“我们邻居买了一块,西屋里也买了一块,这家也买的,那边的西屋里也还是买的。”

其实,让于翠岭这样的普通中国农民舍得花钱消费一直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难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各国政府都希望本国消费者能够消费更多的本国产品来刺激经济,而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则遭到了许多抨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应该注意平衡自己的经济,刺激国内消费,而不是把眼睛盯着美国。英国《金融时报》则发表文章称疑,中国政府一直试图纠正经济过度依赖于资本投资和外部需求的失衡状态,但迄今为止,这种努力没有什么效果。

比口水战更激烈的是欧美主要国家对中国展开的贸易战,从盘条、无缝钢管、葡萄糖酸钠到轮胎,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2009年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高达116.8亿美元。

外贸形势的严峻,让中国经济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再次凸显。启动内需,已经成了中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选择。事实上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走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数字下滑到了47%,2008年是35%左右。而美国的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0%。在世界所有大经济体中,中国的这一比例是最低的。社会保障不足、收入差距扩大、税率较高等原因造成了中国消费率持续降低,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并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解决,但是金融危机让启动内需的工作刻不容缓。2009年,中国政府下大决心、动用巨额财政资金,先后推出八项促消费政策,鼎力启动中国国内消费。

1. 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每项下乡产品享受13%优惠;

2. 汽车下乡,下乡汽车享受10%优惠;

3. 家电以旧换新;

4. 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5. 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6. 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按5%征收,并实施汽车以旧换新;

7.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有5年调整为2年;

8. 支持困难企业的缓缴社保费、并提供相关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我觉得这样的集中的大规模的而且覆盖的产品这样多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我觉得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次是非常集中的,非常有特点的,主要是在应对的危机的金融危机这种大的背景下,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出台的这样的政策。”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