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浙江农业农村发展的率先之举
2009年11月16日 17:59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新网杭州11月16日电 (记者 李飞云) 记者从浙江省新闻办获悉,浙江农村改革历经60年发展,创造出一系列的中国率先之举。

浙江省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农业难以形成以规模化发展,然而能令浙江农业发展位居中国前列的,是浙江农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体制转换的率先之举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夏阿国在今天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 60年来,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经历了巨大变革。

1984年底浙江基本取消了除粮食以外的主要农产品指令性计划,1993年在全省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2001年,浙江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把农产品购销全面推向市场化,由此,率先推进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改革。。

2002年,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通知》,全面启动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停征农业税。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1995年苍南县龙港镇率先允许农民进城办理城镇户口。1997年在全国率先推出购房落户政策。2000年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2002年,规定县(市、区)及以下地区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开始在部分外来人口较多地区试点居住证制度。2009年6月通过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废除了已实行14年的浙江流动人口暂住证制度,实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持证者将在医疗保险、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同时规定“流动”一定年限可申转常住户口,成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先导。

并先后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指点导意见》、《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率先开展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全省城乡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五统一”就业制度基本形成。

1996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省政府发布全国第一个将农民纳入低保的政府规章《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200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提出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2004年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2008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的同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农民生活方式的“大跃进”

浙江的农民在这60年发展中,迸发出强烈的创业激情。夏阿国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浙江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为自己的行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也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局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观念,在市场经济中敢作敢为,敢闯敢创新敢冒险,创出一家家专业市场,期源头就是温州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他们还拥有非常好的经济头脑,出现一批优秀的农民企业家,象鲁冠球都已经成为世界知名人士了。

60年来,浙江农业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跨越。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由190元提高到了26713元。

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改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49年的47元增加到2008年的9258元,增长了196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51元增加到7072元,增长了138倍。人均衣着消费从17.2元增加到399元,人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从几乎为零分别增加到733元、512元和777元。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建国初期的60%以上下降至2008年的36.4%。食物消费实现了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由主食型向副食型的转变。衣着消费已经从扯块布料做新衣到追求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衣化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56.9辆、空调机61.3台、移动电话159.7部。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浙江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7%以上,农村电网和电气化实现了“户户通电”、“城乡同价”,等。

同时,夏阿国还表示,尽管浙江农业、农村发展较快,但还有五千多万留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民,他们中有相当多的是没文化,没有创新能力,仍需要关注。(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飞云   编辑: 郑永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