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记录当今中国政坛60后高官:调动频繁履历丰富
2009年04月15日 11:38环球人物 】 【打印已有评论0

出息·勤奋·粉笔头

熟识孙政才的人,普遍认为他“很山东”:除去一副眼镜,那面相、肤色、身高和性格,都给人些许粗犷之感。

1963年,孙政才出生在山东荣成市一个叫五龙嘴的海边村。每当有记者前来采访,热心的村民都会把一本《五龙人》村志搬出来,做一番详细的介绍。当然,他们重点推出的自然是孙政才。因为“孙政才是五龙嘴村有史以来学问最大、也最有出息的人”。这话就写在村志上。

有人指着临街的一栋红瓦房说,那就是孙政才的家。院门上着锁,“孙政才的父母平常在荣成市里生活,逢年过节会回来住住。”

据孙政才当年的小学体育老师张树皆等介绍,上小学时孙政才个子就高,性格平和,甚至有些腼腆,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中学是在荣成上的,离家远了,他就一直住校。那时他家里条件不好,每个周末要回家背干粮和咸菜。但他总比其他同学早回校,抓紧时间学习。

《五龙人》村志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同所有的成功者一样,他成功前面付出的是辛劳的汗水”来评价孙政才的“成才”,并以此激励村里的后生们。

村志里还收录了关于孙政才勤奋学习的典型事例:为了备考研究生,1984年的寒假,孙政才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度过的。数九天,夜深时寒气逼人。为了御寒,他披着大衣,再用毯子包着腿和脚??

这里说的是孙政才在莱阳农学院(现为青岛农业大学)读大学时的事。实际上,在莱阳农学院还有一个更经典的例子,一直在师生中传为美谈。

在读大三期间,孙政才与一位辅导教授一起搞小麦品种实验,不慎将一个粉笔头丢失在做过土壤成分分析的试验田里。在常人看来,区区一个粉笔头丢在田里没啥关系。但严格的教授认为,它会改变一部分土壤的成分结构,就有可能影响一颗或几颗种子的发芽、生长,进而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效果。于是,教授要求孙政才将试验田认认真真地再翻一遍,无论如何要找到那个粉笔头。尽管孙政才身强体壮,但等他找到那个粉笔头时,已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然而,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这件事的意义,对孙政才的教育和影响却非常深远。

孙政才的师兄赵久然告诉记者:“他在科研上和从政方面的成就,无不与他勤奋、严谨的态度有关。”

风格·机遇·差额票

孙政才在北京顺义区(原顺义县)的经历是不能不提的重要一段。

1997年,根据中央人才选拔计划安排,北京市决定派孙政才到郊区县政府任副职,至于去哪个区县,可以自己挑选。

“孙政才选中了顺义县,这说明他的眼光很独到。顺义县的特点是农业基础好,这可以好好发挥他的专业特长,而且顺义县的工业很多,工业发展在整个北京市的区县中也很靠前。”虽然已过去数年,顺义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孙政才依然印象深刻。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孙政才)当时提出了加快顺义县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要求各级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流程,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这实际上是他一贯的风格,办事不拖泥带水,效率很高。”

孙政才上任不久,正赶上顺义撤县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在孙政才分管的领域里,就像在自己的试验室里做实验一样,“运用严谨的理论和科学的统筹方法”,将每一件事安排得井井有条,高效而成果显著。当时,顺义一些机关人员私下里亲切地称孙政才为“孙有才”。

突出的成绩和较好的口碑,让孙政才在几年的时间里连连高升:从副县长到区长,再到区委书记。

然而,孙政才的“爆发力”也许才刚刚显现。2002年,北京市委常委改选,按照差额一人的规定,市委将“年轻有为”的孙政才增为候选人。当时外界并不看好孙政才,认为他可能只是充当“差额票”的角色。因为孙政才当时只有39岁,而且当年2月他刚刚从区委副书记、区长晋升为区委书记,实在太“嫩”了。不成想,选举结果大大出人意料,北京市的党代表们“偏爱”高学历和做事果敢的孙政才,竟然将一位原市委常委给“差额”掉了。半年后,孙政才出任北京市委秘书长。

2006年12月,机遇再次青睐这位“有准备的人”,离开农业老本行近10年后,43岁的孙政才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农业领域,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

中央党校一位熟悉孙政才的教授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位‘少帅部长’知识面广,非常敏锐,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但他的资历还浅,前面的道路还很长。”

本刊驻新疆特约记者?朱?旋

2009年3月14日清晨,得知47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要来清华大学演讲,学生们扔下早餐,提前2小时就跑去占座,结果挤爆了整个会场。白克力的开场白是:“我拥有10年大学教师生涯,1993年离开教师岗位后就再没登过讲台,没想到16年后登上的竟是清华的讲台。”流利的汉语、儒雅的气质,白克力一下子征服了清华学子的心。

“神奇”的高考之路

白克力温文尔雅又不失铁腕的“儒将”风格,与他丰富的人生历练密不可分。

1961年,白克力出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乐市的一个乡镇。此地位于新疆北部,和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边境地区,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白克力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蒙古族的豁达、哈萨克族的坚毅、汉族的聪慧、维吾尔族的乐观,都深深影响了他。

白克力出生时,恰逢中国刚刚经历3年自然灾害,全家靠父亲一人支撑,生活艰难。作为长子,他从小就帮助父亲维持生计,早早体味到父辈的不易。熟悉白克力少年时代的人回忆说,当时的白克力发奋求学,1977年的高中招生,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高一(2)班的班长。极富传奇色彩的是,他仅仅读了一年高中,便在老师的鼓励下,报名参加高考。

1978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尽管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考生年龄和学力的要求有所放宽,但在读高一学生参加高考,还是惊动了教育部门。在学校的据理力争下,白克力终于通过资格审批,拿到了准考证。此时,距离高考只有5天。

白克力在志愿中填下了北大、复旦这些梦想已久的高校。放榜那天,他得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他的成绩超过录取分数线100多分,但新疆大学捷足先登,把他“抢”到门下。

白克力颇感沮丧。经过父亲的一番劝解,1978年11月,他来到距离家乡500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走进新疆大学的校门。年少的白克力不会想到,这里将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郭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