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西方称胡锦涛访日并不意味着亚洲一体化来临
2008年05月09日 05:46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

本报记者 熊敏

“我不认为美国会对胡锦涛访日感到紧张。”

5月7日深夜,曾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助理的Stephan Yates向记者表达了对胡锦涛访日的看法。2001年至2005年,Stephan Yates担任副总统助理,负责处理美日、美中关系。

“这次访问主要是象征性的。”Stephan Yate否定了这种担忧。

他还认为,这次中国希望和日本建立的关系与中美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双方通过贸易和领导人对话来增进联系。“既然我们双方对这种方法使用得很顺手的话,我不明白美国为什么会去抵制别国跟中国用同样的方法。”

英美学界则肯定了此次访问的重要性,只是对会谈的结果保持谨慎乐观。

英国最著名的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即将召开“中日及亚洲一体化”论坛。该所的亚洲项目研究员Kerry Brown将担任会议的主持。

Kerry Brown认为胡锦涛此次访日非常重要,“因为在各个方面,中日双方都很依赖对方”。

中日双方政府希望此行能改善两国关系。“尽管这一两年两国国民关系比较好,但是中国的年轻人感觉日本对中国的道歉还不够,日本的极右势力也有抬头的趋势,比如东京的市长就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该所另一位中国籍研究员陆宜宜则认为,这次中日会谈措辞务实。“这次的声明没有用以前那些感性的词汇,也没有把两国关系拔得很高,恰当的用词和准确的提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英美的媒体则对访问的成果表现出谨慎的乐观。

英国《卫报》的报道中说:“藏独分子和日本右翼分子的行动并没能影响暖春之旅的热烈气氛。”

《泰晤士报》的文章题目是《胡锦涛要和福田康夫交朋友》。联合看来已是大势所趋,两国处境与10年前最大区别就在于,油价已经涨了12倍,而两国都缺石油。”

美国《纽约时报》对胡锦涛友好出访的解读是:“能够减少日本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强大军事的不安全感。”

胡锦涛本次访日“暖春之旅”,恰逢亚洲整体崛起的背景,受到欧美媒体和政商界的密切关注。有人担心中日这两个亚洲最大的经济体结合之后,将极大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从而改变现有世界格局。

Kerry Brown向记者表示,即使中日两国交好,也不意味着亚洲一体化会很快形成。

亚洲不同于欧盟。“中国、印度和日本都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国家概念,相比而言,欧盟国家间文化相近。第二,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实力悬殊,即便是中日印三国亦有巨大差异,而欧盟国家的经济水平差别不大。这两点决定了亚洲国家很难像欧盟成员国那样区域一体化。”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熊敏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