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叛国之路
2008年04月04日 19:08广州日报 】 【打印

昌都战役后 16岁达赖喇嘛亲政

虽然美英势力的阴影笼罩着西藏,但亲英的达扎·阿旺松绕也不能公开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历届国民大会西藏都派了代表。

1949年,大部分中国都沉浸在获得解放的欢乐之中。驻锡在青海塔尔寺的第十世班禅喇嘛认为西藏不该是个例外,他恳请人民解放军进藏去驱逐外国势力。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阿沛·阿旺晋美说:1950年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希望西藏方面派出和平谈判代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执政者是摄政达扎·阿旺松绕,他和他的部分追随者都反对中央,搞西藏独立的决心很大,不但不响应中央的指示,一方面准备打仗,对抗解放军,另一方面派代表到国外,希望得到外国对藏独势力的援助。

然而,派到国外的那些代表团所发出的请求,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响应,甚至连他们的旅行证件也得不到承认。

于是西藏噶厦政府调集了当时90%的藏军,前往西藏东部,部署在金沙江沿岸,以图阻挡人民解放军。

与此同时,一部分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开始向西藏前进。结果藏军彻底失败。1950年10月底的拉萨,已是混乱一片。昌都战役藏军的失利,给上层人物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于是很多官员主张结束达扎的摄政。由于丹增嘉措尚未到亲政的年龄,于是提前亲政的事必须请护法降神给予“神断”。神的指示是让16岁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亲政。从此,达赖喇嘛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签订十七条协议 和平解放西藏

年轻的达赖喇嘛立刻悄悄动身,前往边境口岸亚东,并带走了噶厦政府的大量钱财。亚东是喜马拉雅山谷中的一个小镇,翻过一个山口就到了国外,进出很方便,在政治上举棋不定的达赖喇嘛愿意处于这样的位置。此时达赖喇嘛摇摆不定,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地位和权力。此时,美国也对西藏开始“积极关心”。

1951年2月18日,在亚东的达赖喇嘛亲自签字,决定派和平代表前往北京。4月22日,谈判代表到达北京时,周总理非常重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关于十七条协议的谈判天天进行,谈判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草案,在诸如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人民解放军进藏,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的政治制度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不变,确保宗教信仰自由等条款上双方经过反复协商,达成了一致协议。5月23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十七条协议得以签订。24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以个人名义宴请了代表们。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使杜鲁门政府十分担忧。1951年3月底至8月,美国驻印度大使韩德逊给达赖喇嘛至少捎去了三封信和更多的口信,劝说达赖喇嘛否认十七条协议并流亡国外,组织抵抗运动,美国政府愿意为此提供援助。信件既无日期、发信地点,也没有签名。一位英国记者确信他已经看见了美国的军用物资运进了西藏。这些信并未使当时的达赖喇嘛动摇。他决定返回拉萨,并在亚东会见了中央代表张经武,这是达赖喇嘛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中央代表。

回到拉萨

拥护十七条协议

1951年8月份,达赖喇嘛回到拉萨。10月29日,达赖喇嘛正式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这项协议。

人民解放军的到来,打破了西藏社会的凝滞气氛。多年羁留在祖国内地的班禅喇嘛回到了西藏,与达赖喇嘛握手言欢。人们欣喜地看着五星红旗在雪域高原的上空飘扬。

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当时对西藏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并没有作任何改变。所以在噶厦政权能够管辖到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庄园,庄园分属于寺庙、世俗贵族或噶厦政府。西藏传统的说法叫三大领主。绝大多数的民众都被纳入庄园制度中,成为农奴,进行集约劳动。

这些农奴没有任何权利,不得擅自离开庄园。一切都要老爷恩准才行。甚至结婚也要征得领主同意。1940年对西藏东部的一次调查发现,38%的家庭没有茶喝, 51%的家庭吃不起酥油。这些东西本该是藏族人最基本的食物。

而高级僧侣和贵族官员们坐在树林中的帐篷下,欣赏传统的歌舞表演,不少贵族自己也能表演一些典雅又复杂的乐曲和歌舞。文化掌握在僧侣和贵族手中,官员也只能由僧侣和贵族担任。贵族们在乡下的庄园里都有舒适的藏式别墅。但他们很少来住,老爷们一般携带妻儿在拉萨做官和享受。在庄园替老爷们管理农奴的是代理人,或叫管家。管家不仅要监督农奴们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充任基层官员征收税赋。为了使自己能中饱私囊,又能让城里的老爷太太们满意,代理人常常私自加大地租和税额。完全不懂计算的农奴们自然也不知道残酷的盘剥为什么一层层加重。

由管家差遣、直接为领主服务的是家养奴隶,叫朗生。朗生不算人,只被当作一种会说话的家畜,性命由主人统治。他们为领主磨糌粑、捻毛线、织藏式呢子、做靴子、放羊、背水。朗生的身份是世袭的,朗生的后代还是朗生。

中央政府官员希望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但是根据十七条协议,他们只能等候达赖喇嘛领导的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

不过,和平解放毕竟给上世纪50年代的西藏增添了很多新的气象。

一些拉萨上层的男女青年们组织了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和爱国妇女联谊会,学习和宣传十七条协议。拉萨修建了新的电站,开办了第一所小学。国家开办了新商店,藏族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盐、茶和棉布绸缎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人民解放军为了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也为了提高西藏的生产技术,开荒办起了示范农场,招收穷苦的流浪乞丐,教给他们新的劳动技能。各种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给西藏人民带来希望。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第4届华赛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