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庚子之变 慈禧真的对十一国宣战了吗?
2009年03月26日 09:33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的信使往来不断,清廷还给使馆送去了西瓜、蔬菜、大米、面粉等等。在此期间,“投掷石块代替了枪炮,双方都习惯了与敌人近距离对峙。随着号角之声发起的夜袭,实际上只是毫无意义的突然的枪声大作,然后又停下来,人们称之为'起床号'”(意大利公使萨瓦戈的回忆)。

在8月1日后,清军又恢复了象征性的炮击,隆隆炮声虽然给了使馆人员以恐惧,但炮弹大都是在空中呼啸而过。直到8月11日,八国联军开始逼近北京,清军这才再度对使馆发动十分猛烈的进攻,但这种报复性的进攻只持续了三天,北京便宣告陷落。8月14日下午四点的样子,英属印度军团经西直门进入内城,在被围困的人们的欢呼声中进入公使馆。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联军部队原本以为“这些被围困的人应当是筋疲力尽、饥肠辘辘、衣裳褴褛,或者是受了伤甚至气息奄奄或者根本就已经死亡了”。但实际上,当他们进入使馆区的时候,“绅士们衣着得体地出现在眼前,许多人,如英国公使窦纳乐、意大利公使萨瓦戈和美国公使康格都新刮了胡子,虽然穿着便装,但都整整齐齐的;女士们则穿着优雅的夏装,戴着帽子、打着洋伞。联军中有人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不是意外地走进了一个宴会会场?”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解放军”寒酸多了,他们大都蓬头垢面,军装上沾满了泥土和汗水,皱巴巴的挂在身上。这或许部分透露了庚子年那场奇特的“使馆之围”的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辛丑条约》的正式措词并不是战败后所使用的peace treaty,而用的是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Protocol的意思是“议定书”。之所以用“议定书”,恐怕还是因为清廷当的“宣战诏书”并没有指明交战对象,而只是用了“彼等”这个含糊的用语,而列强并没有宣布迎战。事实上,在发布清廷发布宣战诏书之前,列强军队已经对大沽口炮台实施了军事行动,这实际上是构成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责任一方反在列强。因此,说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不但在法理上说不过去,在事实上也不成立。对于列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意在解救公使和在华的外国人,并未与清廷构成战争关系。正如他们自己所称的,其军事行动是帮助清廷“剿除拳匪、恢复秩序”,以掩盖他们侵犯中国内政、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金满楼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