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
2009年08月07日 14:50《历史研究》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同时同意增加一条“以后东北驻军,以整军方案另订之”。周恩来对此颇感意外,因而判断可能是因为美苏关系转好,蒋亦不能打,目前只想能占多少算多少,才出 此下策。根据修改后的条件,“沈阳以南、以东及长春路以北非苏军现时撤退地区,完全可以不受……约束”,由此推测,长春以北各城市似乎也可考虑在抢在政府 军接收前先拿下来,造成政府军到时那里已不是苏军现时撤退地区的现实。为此,周建议:“长春以北及满洲里至绥芬河线最好苏军不拒绝我接防,使将来更好谈 判,我军亦可不必拘束”。

事实上,张治中的提议并未得到蒋的同意。蒋介石很清楚“现时”二字可能会被中共利用来抢占长春路及其沿线城市,故在张、周两人拟妥文字上报后,蒋专门将丁项中“现时”两字删了去。 然而,周恩来对国民党有可能承认现时中共驻在地区的推断,却明显地影响了毛泽东。

其实,毛也不能接受周、张商妥的协议草案。他提出:丙项“小组随政府军前进及可至中央军访问”也是侮辱中共的规定;丁项所谓政府军“有权派兵进驻苏 军现时撤退之地区,包括长春铁路线两侧各卅里在内”一项,则应将“长春铁路线”改为“沈阳长春间铁路线”,以限定其接收范围。另外还必须增加一项,即“政 府保证按政治协商会议各项决议之原则,迅速与中共商讨解决东北政治问题”。东北局读到周报的草案后,更强硬提出:丁项根本不能接受,因为不仅“长春铁路线 ”几字太过笼统,苏军现在尚未撤离的各地区最近均将撤退,万一国民党到时认定这就是苏军现时撤退之区而派兵接收,于中共不利。 不过对于政治上高度敏感的毛泽东来说,这些文字上的争论已不甚重要了,既然国民党有可能承认中共现时已占地区非经商定不能进驻,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先乘着苏军撤退之际占了北满再说呢?

3月17日,尚未得到中央答复的彭真进一步来电询问:“我可否在辰兄(指苏军—引者注)同意下及时夺取四平街、哈尔滨及其他长春路支线小城市,作为 将来谈判时让步之资本?这在政治上有无坏的影响。又,对长春是否确定,纵使可以夺取,而辰兄又希望我夺取时,我亦坚决不夺取?”毛泽东此时方针已定,故复 电明白表示:“国民党还不停战,沈阳以北长春路沿线之苏军撤退区,同意你们派兵进驻,以为将来谈判之条件,时间愈快愈好。” 当天,反复考虑后,毛又将周恩来的电报批转给东北局,并进一步提出:请“速与辰兄接洽,将整个中东路(包括哈市)让我驻兵,永远占住,不让国民党驻一兵一卒”。

整个中东路,指的是从长春经哈尔滨至满洲里及绥芬河一段的铁路干线。可见这时中共的解决办法已根本变化,不仅想占据长春以北整个中东路以利谈判妥 协,而且已在设想把整个中东路,即北满永远占住。毛泽东对他这样做的理由解释得很清楚:“宁可战而失地,不可在谈判中失地”。他同意彭真的看法,相信在四 平一线坚决拒止国民党军北上,“彼方至多用兵攻占南满路及抚顺、本溪,我尚可保持中东路。”

国共两党在四平展开决战至此已成为一种必然。14日,苏军从四平街撤退。3天后,即中共中央准备“永远占住”整个中东路当天,中共东北民主联军西满 军区武装攻占了这个处于南北满通衢的咽喉要地,国民政府任命的辽北省主席、张学良前部下刘翰东等人则成了俘虏。四平之战由此拉开帷幕。

四平开战之经过

国民党军这时已经到达东北的部队总共有近6个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七十一军、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及第九十四军一部(其中新一、新六、第十三、第七十一军全部为美械装备),总兵力约24万人。 另第六十军正在海运中。这些部队统归东北保安司令部指挥,司令长官为杜聿明(由于杜聿明患病住院,2月下旬后部队归副司令郑洞国指挥,并受东北行营主任熊 式辉辖制)。已到东北的部队3月中旬大部主力在沈阳完成集结,19日开始分南、东、北三路展开扇形攻势,准备攻取辽阳、鞍山、营口、抚顺、铁岭、开原、昌 图、四平街。4天后,辽阳、抚顺、铁岭依次被攻陷;10天后,对鞍山、海城及开原、昌图的进攻亦相继得手。

国民党军在苏撤区的大举进攻,迫使希望占据中东路全线的中共中央不能不迅速开始部署四平保卫战。

1946年3月23日,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不惜任何牺牲,以战争换和平。称:“坚决彻底歼灭国民党进攻军队,愈多愈好,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二万人)”,如此才能“求得大胜以利谈判与将来”。 次日,毛即开始部署四平保卫战。他在给东北局并告林彪、黄克诚、李富春等人的电报中写道:判断蒋介石必由沈阳出兵向北和我争夺长春、哈尔滨。“我党方针是 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路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西满“黄李部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如顽军北进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 其向长春前进”;“南满主力就现地坚决歼灭向辽阳、抚顺等处进攻之敌”。“如作战结果顽军在辽阳、抚顺地域巩固了他们的地位,以致可以抽兵北上向四平街、 长春前进时,你们须准备及时将南满主力转移至四平街、长春之间,与黄李及周保中协力,为保卫北满而奋斗”。 据此,东北局当天就下达了具体的作战任务,并说明:“此次作战为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之最后一战”。

从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共这时对东北下一步形势发展的估计都是非和不可。因此它在东北大打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在和平到来之 前得到在谈判桌上难以得到的更大的利益。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它第一必须取得苏军的密切配合,在东北停战到来之前顺利取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及其中东 路全线;第二必须使东北停战生效的时间不早不晚,早则长哈等地尚未及占领,晚则很可能会被已经增至6个军,并且还在继续增兵的国民党军突破防线。故注意到 美方派专机紧急将刚刚返回延安的周恩来接回重庆,协商东北停战问题,中共中央一再提醒东北局要赶快设法占领长哈齐三市,强调一旦停战达成,“停战小组即将 派到这些城市,保证国民党的占领。但如被我控制,小组亦将保证我军的占领,以待整个东北问题的解决。” 毛甚至建议周争取能使停战协议拖后几天再签字。

25日,即周恩来被美方派专机接回重庆的当天,毛泽东第一次开始乐观地提出:要准备以长春为我们的首都。这足以反映出毛对东北停战可能很快实现相当乐观,相信国民党军要想在停战协定达成前突破四平之线已没有太多希望。因此,毛除再三叮嘱东北局加强四平一线的军事部署外, 特别致电北平执行部中共代表叶剑英等,要求后者在停战协定签订后务必要拖延出发时间,以利“我军进驻长春哈尔滨等市”。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奎松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