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亚:日本人如何看待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观世变》特别策划

网友评论() 2014.07.25 《观世变》第71期 主持人:周昂

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立场和心态是很平静的,无论是从官方也好还是民间也好,他们没有把这个战争看得那么重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近现代以来他们没有过分渲染,对它的评价一直都比较低调,中小学的教科书也都是这样的状况。

明治维新日本接受了西方“国民”的理念,国家的人民从愚昧狭隘的个人意识,一举跃进到国家观的高度。“国民”的思想,超越了“人民”、“臣民”的概念。“民”的脱胎,成为国家为我,我为国家的近代国家主义。日本“国民”思想的诞生,凝聚了国力,赢得了胜利。

日清战争的胜利,日本人认为是“脱亚入欧”成功的标志。日本急速地接近欧美国家的文明,使得这个国家迅速崛起,显然脱亚入欧对日本胜战起到重要的作用。老百姓普遍因为胜战带来的利益而喜悦和狂热,他们押给国家的战争赌注兑现了。清日战争后,新一代主张国家精神的国民诞生,从此日本进入军国主义扩张的国家政治。

正在加载中...

受访者宗泽亚 资料图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旅日学者宗泽亚文字实录,采访、整理:周昂

嘉宾简介:宗泽亚,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八十年代未移居东京,历经留学、历任化学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职。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代表著作有《清日战争》。

当今日本人对甲午战争并未过分渲染

凤凰历史: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这场战争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您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多年,您认识的日本人,他们现在还会谈起这场战争吗?一般来说,他们对待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胜的历史是种什么样的心态?他们怎么看待甲午战争?

宗泽亚: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立场和心态是很平静的,无论是从官方也好还是民间也好,他们没有把这个战争看得那么重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近现代以来他们没有过分渲染,对它的评价一直都比较低调,中小学的教科书也都是这样的状况。

但是日本在甲午战争这个事件的研究当中,他们的功夫下得非常足,他们做的所有统计、文献的记载和学者对战争的研究,都做得相当完美。《清日战争》这部书后面附有大量的日本方面的数据记载,作者只是选用了文献中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日本的《日清战争统计集》1~4集的大部头,统计资料包括方方面面,兵马、车辆、运输、后勤、军法、战俘、战地民政等等,都记载的特别详细。其中每场战斗弹药的消费统计,精确度达到个位数。百年前日本人在统计学上所做的工作,着实令人震撼和敬佩。让人感觉到,清日战争日本成为战胜国是注定的事情。现代日中友好以后,日本人一直不太肯谈清日战争的历史事情,不愿意刺激中国人的心理底线,从民族性来讲,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低调与平和的。

中国人为什么对这场战争的心态一直平静不下来?从我个人浅薄的认识来看:

(1)甲午战争距今已有120年,可是我们中国人无论从官方、民间还是历史经典的文献,对甲午战争没有一个系统定论。光阴荏苒屈指百年,从光绪帝到民国、共和国的官方文献中,读不到国家级对甲午战争的得失定论。以至于百年后的现在,人们还在那里议论,我们为什么失败。找不到根结所在就无法反省自己,更无法准确的面对未来。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自然会引起左右彷徨的不平静心态。

(2)我们的国家,系统研究甲午战争的学者太少,而日本研究日清战争的学者太多。我们的国家对甲午战争的研究显然投入不足。作为战争当事国,彻底研究战争,为战争作出准确客观的定论,是向全体国民交代正确的历史认知史的重要立场。战争是非结果的理性究明,或会成为实现中国之梦的动力。

(3)并非我们的学者没有研究甲午战争的能力,而是我们国家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公开力度趋于保守和不透明性。甲午战争已经120年了,都是些大清朝过去做的事儿,可我们现代人却无法看到那些关乎中国人历史感情的历史记载。历史是人民的,毛泽东先生说,人民创造了历史。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有对自己历史的知情权。例如,我们熟知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都记载的,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署的《马关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理所应当在日本和中国都有正本保存。可是如此重要的纠结了中国人120年情感的历史文献,被封存隐没到了哪个角落不得而知。所以中国人研究甲午战争,只能去找日本的馆藏文献,佐证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这样的情形,想来都让人感觉沮丧和悲哀。有些读者看了《清日战争》说这本书好是好,可是缺少清国方面文献资料的佐证,这的确也是一个遗憾的地方,如果说把大清国的那些文献资料和日本国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可能《清日战争》的文章会更加丰富,更加有说服力。中国人应该学习欧美、日本等国家,全面公开本应该让国民知道的历史信息,公平研究历史,而不是靠蛛丝马迹揣测历史,或将真实的历史写成野史供人们娱乐。如此被歪曲的历史真实,就会诱导人们的不平静心态的发生。

(4)历史文献资料公开的欠乏,限制了学者们的研究空间。非结论性的通说,就会动摇和影响心态的平静。结果长期以来中国人背上屈辱、耻辱的历史包袱无法释怀。现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甚或我们中国人一谈起甲午战争,内心里就会荡漾起一种异样波澜,屈辱、耻辱的心态非常沉重。无论官民都在讲这个“辱”字、“耻”字、“伤”字,还有有雪耻之说。其实战争有胜有败,中国历史上就有“胜败乃兵家常事”的经典。因此,中国人不能总停留在屈辱的历史观上,应该摆脱屈辱的历史包袱去面向未来。

甲午战争使日本体会到“国民”的巨大力量

凤凰历史: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在更深的层面上实现国家近代化,日本作为甲午战争中的胜利者,他们从在这场战争中总结的经验是什么呢?日本国民和学术界对于甲午有基本的共识吗?

宗泽亚: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国度下,第一次越海作战。战争的胜利验证了富国强兵的国家纲领的正确性。日本获得了巨额赔款,割让了大清国的领土,控制了朝鲜。但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真正得到的是,日本人从普通的“民”走向“国民”,日本国民从战争中找到了个体在国家中的地位。在普通老百姓心目当中形成了“国家为我、我为国家的思想概念”。这也是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民意基础。现代的日本国民对日清战争知之甚少,知道在很久远的百年前,中日两国打了一场仗。

凤凰历史:也就是说这场战争让他们总结出的经验是,我们这个“国民性”是对的?

宗泽亚:对,当国家进入战争的时候,国家振臂一呼,作为国民的全国老百姓开始诚心诚意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战争过程中,国家要求“人民”作为“国民”贡献自己的义务,国民将自身、国家、军队、战争捆绑在一起,战争起到了统合国民形成的作用。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整备军队,那时候就发布了征兵令,征召义务兵,所有的适龄人群,包括皇家的人,都有为国家从军的义务,国家整体维新的大背景下,给予国民平等的权利。平等的概念意识,逐渐成为日本人衡量“国民性”的重要条件。

凤凰历史:您在作品里面也提到近代国家主义,这个近代国家主义的内涵,您觉得是不是主要就是您说的这个“国民”的概念?

宗泽亚:对,我认为“国民”和“人民”在概念上差距是很大的。“人民”和“国民”虽然一字之差,但词意、政治理念、国家意义则完全不同。人民是中性的,而国民是有性的,即赋予了民以“国性”。国民成为拥有国家、国籍,得到国家保护和受到国家法律制约的人群标志。国民的概念是平等的,非属于一部分特权代表者的专有,全体国民因此对国家共同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纵观世界各国各民族,“民”的历史演变,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人的原形、人群、臣民、人民、国民的改造过程。在这些称呼性质的演变过程中,“国民”到达了象征“民”拥有“国家和民权”的最高理论境界。或许国人并不在乎“人民”或“国民”的称谓,然而要做一个堂堂正正,被世界看得起的民,就应该选择做“国民”,将自身与国家的概念和责任维系起来。

日清战争是近代日本最初经历的大规模对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人完成了近代国家国民所具有的国家观意识形态的转变,真正开始从臣民国家走向国民国家。明治维新日本接受了西方“国民”的理念,国家的人民从愚昧狭隘的个人意识,一举跃进到国家观的高度。“国民”的思想,超越了“人民”、“臣民”的概念。“民”的脱胎,成为国家为我,我为国家的近代国家主义。日本“国民”思想的诞生,凝聚了国力,赢得了胜利。日本“国民”地位的诞生,在这场战争中,深刻影响了近代大陆文明的进步。所以说人民和国民的概念转化,在国家的进步中发生过极大作用。

大清宣示国威反激发了日本奋进

凤凰历史:你提到日本通过甲午战争重组了东亚的国际关系,打破了清朝的华夷秩序体系。日本方面战前是如何看待原有的这个东亚体系的?对于这一挑战,清朝方面在战前有清楚的认识吗?

宗泽亚:我们都知道福泽谕吉这位日本思想家,他最早提出的东亚构造,是日本和清国、朝鲜组成同盟,然后去对抗欧洲。可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接触,大清国始终以轴心大国的傲慢姿态,不愿意和日本进行联合,反使日本明白大清国本身就是一个封闭锁国的国家,与他们联合没有任何的好处。后来福泽谕吉抛出了“脱亚入欧”论,他说:“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应即可。与坏朋友亲近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洲东方的坏朋友。”

福泽谕吉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维新国家的知识分子,使思绪茫然中的人们明白了时代文明取之有道的道理,国家的维新只有去伪存真才能吸取新的事物,脱亚入欧是日本国家近代化的必由之路。福泽谕吉公开挑战质疑日本传承的儒教主义,呼吁社会的进步需要脱去那些虚伪的外表,仁义礼智并非永远的进步,必然束缚国家走向新时代的文明。近墨者黑只会让文明世界看到同流合污,日本应该走出亚洲,摆脱井底之蛙的视野,勇敢接受西洋文明的拥抱。

福泽谕吉的思想主导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潮,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取向,这是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思想转变。甲午战争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大清轴心大国的华夷秩序体系平衡被打破。日本作为东亚国代表文明的优等生受到欧美国势力赞许;控制下的朝鲜傀儡政权倒向日本;被打服的大清朝廷亲日倾向开始抬头,清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留日学生潮,东亚以日本为轴心的国际关系开始形成。

至于日本方面战前是如何看待原有的这个东亚体系的?对于这一挑战,清朝方面在战前有清楚的认识吗?

从日本历史的视角来看,和清国同一时代的江户时代是国势发达的封建时代,但两国都厉行锁国的国策。而日本和清国采取互不相干的立场,日本也不朝贡清国。日本是岛国,日清两国相隔遥远,又有海洋屏障,大清朝再大若想打过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日本并不尊重所谓华夷的东亚体系,甚至屡屡挑战清国在朝鲜的利益,和清国在琉球的利益。日本的举动引起大清朝的关注,以李鸿章为首的改革者开始了洋务运动。清日战争爆发前,两国事实上已经处在相互暗自较劲的不信任敌对状态。

凤凰历史:清朝有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它的华夷秩序体系已经遭到挑战了?

宗泽亚:两国的真实实力,在大清朝廷的庙堂上不一定人人清楚。但是李鸿章却非常明白,大清不敌倭国,以至于战争迫在眉睫,他仍然寄希望避战成功。多年以来,大清国锁国自以为大,虽然搞了洋务运动,却只学习了西方的皮毛。庙堂上的官僚处在井底之蛙、一叶障目的自我感觉良好中。但是琉球事件、朝鲜的壬午事变、甲申事变,清国没有尝到多少甜头,相反非常被动。显然华夷秩序体系已经遭到挑战,朝廷有认识但并不深刻。为打压日本,李鸿章曾遣北洋舰队两度访问日本,企图达到以大压小的目的。

1884年日本海军已经着手的海军建设十年计划,在北洋舰队第一次来访后被要求加速提前实现。其中包括大舰6艘、中舰12艘、小舰12艘,合计42艘,其中新增32艘战舰。北洋舰队第二次来访后,进一步加速了日本海军的扩张速度,包括建造装备32 厘米口径巨炮的三景战舰松岛、桥立、严岛,进口英国建造的世界最新锐最快速的战舰“吉野”号。从北洋舰队初次来日至清日战争爆发,日本每年的军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1.7%。日本仅仅图强八年,海军的战斗实力就超越了清国的北洋舰队。李鸿章的做法激发了日本奋进的举动,他们实施了很多计划,发展海洋上的力量。当时日本很穷没有钱,连天皇也拿出了他们皇家的积蓄参与海军的建设。

日本不仅仅从欧洲买武器更想学技术

凤凰历史:甲午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淮军和日军都使用了先进的近代武器,都用引进的西方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但为何双方战斗力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宗泽亚:在《清日战争》当中有这样一段:在欧洲的军火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两种黄种人,一种是戴礼帽的黄种人,一种是拖长辫的黄种人,拖长辫的黄种人口袋有很多钱,可以买下欧洲的各种军火,但是戴礼帽的黄种人都是一些技术人才,他们真正想学的是欧洲的先进技术,而不仅仅是欧洲的那些武器。他们不光想得到皮毛,而是想拿到基本原理和构造。就从这样单纯的一个小事上来说,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接受军火的立场上,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的确,在这场战争中,两个国家都使用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武器,海上,是近代第一次铁甲船只的较量。陆地上使用了火炮、枪支。其实清军的装备也是相当不错的,他的武器弹药很多都是来自欧美的先进武器,有很多连发步枪,而日本军队的步枪都是单发式步枪。但是由于清国的整个军购相当混乱,就造成了武器配置上的混乱。比如说同一支部队里头有十几种规格的枪支,有法国的、德国的、美国的,所使用的弹药口径也不一样,所以说这样就给后勤的补给带来了很大困难,维修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洋务运动”时,清国也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制造工厂,自己仿照西方国家的武器弹药,可是后来军方不愿意采购国产自制的枪弹,为什么呢?因为自制的枪弹,有的弹药一打灭火了,不时出现故障。甲午战争时期,堆积在国内的那些工厂里的弹药有好多万。有的时候清国大手笔花很多钱,但买的那些东西不能用,上不了战场,打起仗来自然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相反,日本学习西洋技术制造的山野炮,灵活机动,在复杂的地形地段都能使用,后勤补给也相当便利。那时日本就已经开始注意到标准化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已经破译了大清的密电码

凤凰历史: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日本间谍在甲午战争中作用的描写,为什么清朝方面无法发动有效的情报战?

宗泽亚:其实间谍这个概念中国人在《孙子兵法》里就已经提到了,但是中国人运用间谍这个概念,都是在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没有运用到军事上。而日本就不同,他们接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理念,能够很好地运用间谍的方法。特别是他们与中国也有共同的文化特点,这样渗透到大陆上来的这些间谍很容易就融入到中国的人群。至于清国为什么不做情报战的工作?这有国家体制的因素,但更痛感军事体制的落后。

凤凰历史:他们在获取情报方面,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宗泽亚:甲午战争的时代,日本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情报体系

(1)建立情报网政府和军队联合行动,在驻外公使馆设立谍报课,配置间谍武官、情报员、侦察员,通过民间旅居清国的浪人、商人、和尚、医生、学生等合法身份的居民,以及收买本地清国人,构建收集清国情报的谍报网。

(2)情报搜集为综合判断清国的战争情势,情报搜集对象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在内的所有信息。情报采集方法通过收集媒体报导、地图、照片、书信、电报、会话、档、实地侦查、缴获战利品等信息中分析、解读、提取情报。战前日本在驻天津、上海公使馆,安插了直属政府的间谍领事。隶属参谋本部的陆海军间谍武官,汇集各路间谍密探送来的军事情报发往本国,为政府决心开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3)情报应用情报分析部门解读来自间谍网送来的情报数据,区分有价值的实效情报和战略情报,及时提供给政府和军事部门。日军海外作战部队配备随军翻译官,实时解读处理汇集来的外文战地情报。需要技术支持的高等情报转交大本营分析,时效价值的情报则迅速回馈前线或作出相应的作战对策。战争中日本情报部门还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大量精确作战地图,地图注释的标高、地名、方向、距离、浅滩、潮汛等资料准确详细,远远超过清国人对自己国土的了解。失效或长期有效的情报数据,遵循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归纳、存档、加密以备后用。

(4)情报评估情报评估是作战决策部门的重要工作程序,通过对情报的评估为作战制定决策。

清日战争著名的情报评估和反省的情报案例有四件:

1)外务省电信课成功破译清国密电,给日本取得朝鲜初期作战优势及后期和谈优势提供了决定性情报。

2)解读清国舰队最高长官丁汝昌个性,利用劝降信和军事压力瓦解北洋水师军心,成功招降覆灭清国舰队。

3)掌握列强干涉战争容忍底线,回避早期直隶作战,直取山东威海卫和澎湖列岛,彻底击垮清国续战决心为媾和谈判取得筹码。

4)日清和谈期间为向清国施加军事压力,倾巢出动全国陆海军事力量征清、征台,招致三国列强的干涉。造成国内防御空虚,暴露在列强国攻击的视野之下,迫使日本无奈归还清国辽东半岛领土。此案评价为清日战争中最愚蠢、最无谋的情报失误和决策失败案例。

日本对情报的重视,表现在他们无论官阶大小,只要贡献卓著就可以获得国家的最高殊荣。清日甲午战争的情报战中,日本注重民间人的情报价值。有这样一例。日本军方雇佣民间人刺探清国军事情报,颇有作为的代表人物是为海军服务的宗芳小太郎。清日战争勃发直前,宗芳小太郎带着海军嘱托的任务,离开汉口经上海前往山东芝罘。

7月6日秘密潜入威海卫军港,自己装扮成清人模样,独自一人勇闯龙穴,对港湾进行秘密观察。宗芳两次只身前往威海卫侦查,绘制了港内军舰和炮台布防图,报告给了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武官。宗芳提供的情报为日本攻陷威海卫了起到重要作用。因宗芳小太郎冒死为日军刺探情报成绩卓著,10月4日收到大本营的“天皇赐予特别破格召见的内命”。在广岛大本营受到天皇陛下的召见,谒见历时两个小时。由海军大臣奏请,特旨授予勋四等叙从五位的荣誉。

凤凰历史:长崎事件中,上岸水兵清朝的军队把密码本丢了以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一下,以至于在战争中还用的是这一套东西?

宗泽亚:1886 年8 月,清国北洋舰队寄港日本长崎,期间发生了一件清国水兵与当地日本人冲突的事件。事件中清国人丢失了一本电报用汉字译电本,日本人从译电本中数字的组合方法,明白了清国人制造密码的方法。

1894 年6 月,日清两国围绕朝鲜问题关系日益恶化,准确掌握清国对朝鲜的外交政略和军事动态,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6 月22 日陆奥外相设圈套,故意给清国公使汪凤藻递交了一份用汉语书写的政府文书。次日电信课就顺利截获了清国公使馆向总理衙门报告该政府文书的电报。结合早年清国人制造密电码的方法,仔细对照研究清国密电的内容构造,成功解读了清国公使馆的电信密码。清国的过失使日本轻易掌握清国出兵朝鲜的战略意图。尤其让日本政府庆幸的是,清国人在媾和谈判期间没有更换新密码,居然继续使用公使馆已经失密的电码本,完全掌握了清国割地赔款决策的国家最高机密。所以说日本人简直感觉到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进行这么重大的马关会谈,李鸿章日夜和光绪皇帝发密电,他们谈判的过程,讨价还价的这些事儿,日本方面全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事情的经过可以看出,上至皇帝太后,中至高级官僚,下至布衣草民,整个就是一个被愚化的国度,国家性的愚昧。这样的国度怎样能打胜仗呢?

凤凰历史:有人说作战就是内行看后勤,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军队的后勤水平差距有多大?

宗泽亚:后勤是甲午战争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日本的物流系统相当完美。作为一个岛国,它要做到有越海能力,把大部队运到另外一个国家,这就需要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没有这个综合能力的话,日本很难实现这场规模的战争。日本的军队分布在日本的各个地方,要汇聚到一起,再一起过海,在国内的调兵遣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那个时代日本的铁路运输就相当发达了,全国就已经有3000多公里以上的铁路,可是我们大清国才有300公里,只是从开滦煤矿到塘沽那么一条。这个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日本不但可以动员部队的船只,还动用民间的船只,大家都是国民嘛,振臂一呼上下齐应。

中国人应该用更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战争的失败

凤凰历史:总体看来,甲午战后中国和日本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中国陷入混乱和失序,而日本走出了一个强劲的上升弧线。作为关键转捩点的甲午战争,就国运的角度来说,对中国和日本而言,分别是怎样的失败和成功?

宗泽亚:明治维新初中期,正是日本非常穷困的历史阶段,各地也出现了很多社会矛盾,政府为了转嫁社会矛盾利用了这场战争。老百姓支持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押给政府的一个赌注,但赌赢了。战争赢得的赔款,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军备扩张,也拿出了一小部分用于教育。但这一小部分相当于多少价值呢?就相当于我们七八个上海宝山钢铁厂。所有的日本儿童都可以免费上学。其实江户时代日本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就比欧美国家还高,日本本身的教育水平比较发达。到了明治时代,因为整个国家整合转型,老百姓比较穷困,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清日战争胜利以后,他们就把一部分资金投入教育,促进了国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所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教育的成功息息相关,整个国家成为了一个有知识的国家。

怎样来看甲午战争的失败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更积极的角度理解战争。甲午战争,清国失去了对朝鲜的独占权和国土台湾。大清国内乱蜂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汉民族作为国家的政治主流登上了历史舞台。东方大陆的民众,终于明白了明治维新赢得战争的理由。日本开始作为亚洲文明的楷模,吸引来自清国、朝鲜众多求学的革命家,为本国的变革作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清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化是悲哀和幸运的。清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在于引导中华民族重登历史舞台,奠定一个新的国度,确立国家版图的格局,创设国家间关系的新秩序,衍生新兴中华的历史文明,让世界注视到睡狮的醒来。中华革命的成功和大清王朝的覆灭,使中国得到了清日战争失败所带来的惠泽,清日战争给中华民族的再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价值。所以我个人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值得的,败得其所。

凤凰历史:您觉得甲午战争对于日本从精神的层面,或者从制度的层面有没有刺激呢?

宗泽亚:日清战争的胜利,日本人认为是“脱亚入欧”成功的标志。日本急速地接近欧美国家的文明,使得这个国家迅速崛起,显然脱亚入欧对日本胜战起到重要的作用。老百姓普遍因为胜战带来的利益而喜悦和狂热,他们押给国家的战争赌注兑现了。清日战争后,新一代主张国家精神的国民诞生,从此日本进入军国主义扩张的国家政治。军人势力走向国家政治的前台,这是战争对国家政治的重要刺激。

同样,战争对大清国也有很大的刺激,使得大清国感受到国家要变革要维新,所以就出现了像康有为这样的人,呼吁朝廷进行改革。出现了像孙文这样的革命家,决意推翻清国朝廷的统治。正是清日战争失败到日俄战争这个期间,清国政府、清国的百姓也进行了一些反省,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中国史上第一次赴日留学潮,数万大清国的人到日本留学,当时有很多留学生都不知道日本是怎么回事儿,就跑到日本求学去了。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引导一代渴望国家变革的青年,甚至走上推翻清廷的革命之路。

凤凰历史:您觉得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失败在什么地方?

宗泽亚:可能我和别人的认识不太一样,我认为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从历史观的视角来看没有坏处,败得其所。我们应该用更正面的态度来看待这场战争。正是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动摇了大清国的根基。后来大清国急速衰败,发生了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革命成功,成立了中华民国。所以说没有甲午战争的话,我们的国家现在政治结构肯定还是另外一个状态。因为一个建在的封建守旧的清王朝能我们带向何方能?有人说,我们也会向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实现君主立宪制。历史事实证明那样不会是正解的选择,清国不是日本,清国的国情决定了大清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族获得重生,中国的历史才会是光明的。

凤凰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

宗泽亚:是的,所以我们很多国人,背上了100年甲午败战的包袱,总放不下这个包袱,在“辱”、“耻”、“伤”上翻不起身来。如果说我们能够冷静面对,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史的话,就会感觉到甲午战争的失败不是一件坏事。就像我们做错了事可以坏事变好事那样。

凤凰历史: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您对研究甲午战争方法上的一些见解,尤其是文献资料公开的想法,您可以具体谈谈吗?

宗泽亚:甲午战争在军事上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有胜就有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美国人在世界到处打仗,大败小败不计其数。结果怎么样,他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美国人对于每一次战争都投入大量的研究人员研究战争。日本人在近代也到处战争,战后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投入大量的研究。这些国家的研究特色就是诚实公开当时的文献资料,供研究者研究。作者写《清日战争》,就是受惠于这样的研究环境。注意,这里所说的“诚实公开”是一个严格的意识归属和技术规范的概念。意识归属是指国家政治环境是否愿意将那些陈谷子烂芝麻,都倒出来让他的国民知道。技术规范是指即便公开的文献资料是否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每天都在公开大量的馆藏文献,每年达到几十万点。技术处理是将最原始的文献用电子扫描的方式,把所有文献做成图片格式在网上数据库公开,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亲眼目睹和研究。这样的文献资料是最真实的。我们国家的做法,多采用专家汇编的方法,亦即研究者看到的东西不是原稿,而是经过编辑整理的东西。这些带有编辑者个人意志的著作物,无法验证她的正确性,容易误导读者。结果人们的著说、论文、研究报告等,张三抄李四,李四引用王二,王二觉得反正是知名学家的写的东西,用一下不会有人怀疑。这种现象似乎相当普遍,诚实的说作者也曾经有过这种心理和做法。但是日本人的研究方法给作者很多的启发,追踪查询最原始资料,说明真实的历史事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对历史述说的责任。所以我们国家的馆藏公务员应该向先进国家学习,有效率的将属于国民的东西回放给国民。许多人在抱怨,要想看看历史档案馆的文献资料,犹如登三宝殿一样困难。像作者这样没有国内单位,开不出介绍信的海外华侨,若想查看档案馆的文献资料可能更加难上至难。其实这些文献资料不是属于哪个个人或单位,而是人民。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属于人民,人民有对自己历史的知情权。

作者在其著作《日本近世性文化》《清日战争》《明治维新的国度》《清日甲午战争写真集》的结束语中都会感谢两个小图书馆,一个是武藏野市图书馆,一个是西东京市是图书馆。这两个图书馆是离作者家最近的图书馆。在这些图书馆里不但有强大的检索系统,还可以调阅东京都的图书,甚至调阅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那里有最亲切的服务,全心全意帮助你解决你遇到的困难,这样的研究环境,如果让国内科班历史学者搞研究,定会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谢谢你的采访,本人也是有感而发,说的不对之处请多多关照。

宗泽亚

旅日学者。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代表著作有《清日战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