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强调:“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毛泽东在不同场合的这些讲话,肯定了在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创始方面,张之洞功不可没。

 

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等一系列重型工业企业,被誉为“钢铁之父”;他是中国近代铁路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中国率先引进外国机器铸造银元的人,并且是中国币制近代化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是中国近代新式军队的开创者之一;他主持制定的学堂章程开创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他是留学日本的倡导者,并且是派出留学生最多的人…… 【网友评论】

 
 
 

张之洞大办近代工业,是发轫于广州而展开于武汉。1889年,正当他认真总结中法战争的教训,积极在广州筹建枪炮、炼铁、纺织诸厂时,清廷调他担任湖广总督。由于接任的两广总督对办厂根本不感兴趣,于是,上述诸厂,经过清廷的批准,便随着张之洞迁建到武汉,在国外订购的机器设备,也陆续向武汉起运,近代工业一直冷落的武汉三镇,从19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出现大办近代工业的繁荣景象。

张之洞在武汉期间,主要兴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和布、纱、丝、麻四纺织官局等三大近代工业。 【详细】

 

汉阳钢铁厂

湖北兵工厂近景

汉阳兵工厂

张之洞和美国人的合影

这是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第二个近代大工业,1891年1月动工建造,厂址也设在汉阳龟山脚下。至1893年冬,各分厂陆续建成,包括生铁厂、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子钢厂、轧钢厂、铁货厂等6个大厂,以及机器、铸铁、打铁、鱼片、钩针、打铜、翻砂、木模、锅炉等8个小厂,拥有化铁炉2座,炼钢炉4座,并另设洗煤机、炼焦炭炉,共用去经费计库平银5829629两。 【详细】
1890年张之洞选定汉阳龟山北麓为厂址,派专人督工监造,除在广东订购的机器设备外,又制造添购了不少新机器,开办经费70余万两平银,常年经费50万两平银左右,1890—1897年间,共实用库平银2100943两。厂内分厂林立,先后设有枪厂、炮厂、罐子钢厂、无烟火药厂、炮弹厂、枪弹厂等等。机器设备先进,聘有德国技师担任新技术指导,能制造最新式的快枪和快炮,所造的口径7.9厘米步枪,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汉阳造”步枪。 【详细】
1890年,湖北织布官局正式成立,厂址选定在武昌文昌门外,1891年1月1日开工建厂,5月至10月,英国机器设备陆续运到,1893年1月,正式投产。全局拥有布机1000台,纱锭30000枚,工人2500名,并聘用外国技师数名作技术指导,全部费用共计银1279375.11两。1893—1901年间,官布局共生产原色布330916匹,斜纹布11785匹,棉纱135702担。 【详细】
除以上三大近代工业外,张之洞还在武汉地区先后兴办了近10个中小型近代工业,作为三大工业的卫星群。与此同时,他还全面推行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等一系列“湖北新政”,促使武汉地区的近代化出现一派生气蓬勃的局面;特别是由张之洞主持的1897年4月动工修筑、1906年全线通车的芦汉铁路,更起着全国近代化大动脉的重大作用。 【详细】
在短短的10余年间,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兴办的大小近代工业,共投入资金达白银1700余万两,职工总数最多时达16000余人。这一兴办近代工业的庞大规模,在晚清整个洋务运动过程中,显然呈现着后来居上之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张之洞为旧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代企业家。 【详细】
 
张之洞小传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186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府。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张之洞平生所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其在中国教育由封建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对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称赞 “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台湾学者苏云峰更是高度评价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正是由于张之洞的贡献,而使中国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在督鄂期间,张之洞致力于改造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在张之洞的领导下,湖北教育通过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城向州县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和质量在当时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国家日益积弱积贫。鸦片战争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探寻“自强”、“求富”的道路,张之洞是其中著名的倡导者之一。毛泽东说:“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汉阳铁厂从创办到衰落,走过48年的风雨雨,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铁厂界碑

卢森堡14名专家在汉阳铁厂留影

在汉阳钢厂门前,竖立着一个门楼,上书“汉阳铁厂”四个繁体字。门楼左边有一个巨大的钢模,数吨重的钢模被安放在一块基石上,上面镌刻着“华夏钢源”。现在的汉阳钢厂已让人看不到任何当年汉阳铁厂的模样。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政府在原汉阳火药厂遗址上重建汉阳钢厂。现在,最老的厂房、机器,也只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详细】
张之洞办近代企业充满爱国图强精神,强调急办大办,雷厉风行,故能在较短的年间,办出如许成绩。张之洞大办近代工业的动机,主要由于中法战争的刺激。在中法战争中,他在署理两广总督任内,主持广东防务,并兼筹台湾和滇桂等省抗法前线将士的饷械。当时,枪支弹药的粗劣不一和严重不足,给予他很深的感触。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入侵以后,张之洞所受刺激更大,这就更加快了他急办大办近代工业的决心和步伐,并充满着时代的紧迫感。 【详细】
也曾有人形象地形容汉阳铁厂及“汉阳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从辛亥革命第一枪到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以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都少不了“汉阳造”的身影,而汉阳铁厂的钢铁出口总量长期以来等同于中国钢铁出口总量。汉阳铁厂及汉阳兵工厂等曾经汇聚了英比卢德等国等各国工程技术专家达50余人,是亚洲首屈一指的钢铁巨擘,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滥觞。【详细】
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1890年筹建,1894年炼出第一炉铁,到1924年陷于停产,民国以来,一直战乱,未能达成恢复生产的愿望,到抗战西迁入四川,汉阳铁厂设备迁至重庆大渡口重建,即后来的重庆钢铁厂。未能迁走的厂房烟囱等为避免落入日军之手,予以炸毁——一代雄厂在时代的变迁中终成废墟。建国后,汉阳铁厂原址上建立了国棉一厂,原来的汉阳火药厂旧址之上陆续建成了汉阳轧钢厂(1952年),汉阳钢厂(1958年),后来两家合并为汉阳钢厂。由于与汉阳铁厂具有地缘及一定的历史传承关系,汉阳钢厂后来被视为汉阳铁厂某种意义上的延伸,当然,这更多是在精神意义上的。而汉阳铁厂更多成为国人一种留在记忆中渐渐模糊的时代印记。  【详细】
汉阳铁厂历程

汉阳铁厂是1890年开始建设,1894年6月投产,共花去资金六百余万两。按张之洞的计划,预计年产铁六万吨;他后来在给李鸿章的信函中则说:“每年可出铁三万数千吨,以之炼钢,可得三万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比1901年投产的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六年。

至1896年11月停产为止,实际共生产生铁5660吨,熟铁110吨,钢料1400吨,铁拉成钢条板1700吨。但因品质不佳,只卖出生铁1100吨,钢料60吨左右,钢条板340吨;设备利用率低得惊人,可说是投产两年多仍没有进入正常生产状态。

1896年不得不变为官督商办,恢复生产,几经改造,渐入佳境;1908年又改组为完全商办的汉冶萍公司。

可是,改制后病根没有彻底根除,尽管盛宣怀(1844~1916)辞世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仍有一段辉煌岁月,但战后环境一恶化,也经不起风浪,钢铁生产在1925年全部结束。【详细】

汉阳铁厂为何产出极少

汉阳铁厂投入那么大,产出如此可怜,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这是由三大错误造成的:

第一是设备购置不当。汉阳铁厂用的是大冶铁矿,含磷很高,应该用马丁炉;但该厂的主要设备是马丁炉两座,“每日二十四小时能溶化生铁一百吨”;“炼贝色麻钢,每次盛五吨之变化炉 两副。”即一半主要设备是不合用的。

第二是焦炭没有稳妥的供应。1893年9、10月间,炼铁厂已经“全厂告成,而煤矿工程未竣。”本来指望大冶的王三石矿和安徽的马鞍山矿,竭尽全力“大办”,到此时“王三石井未成,马鞍山井成而横窿尚少,设备亦未周”。拖到下一年6月才开始炼铁。

第三是选址不当。它不就近在大冶设厂,而是选择煤铁都要靠外地运来的汉阳,提高了成本。【详细】

 
 

1909年10月4日,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溘然辞世,身后留下一个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99年后,2008年10月4日,河北省南皮县,一片被冬小麦和棉花包围的农田里,举行了一个特别的葬礼。在“文革”中被掘出并一度失踪的张之洞遗骨被重新安葬在他最初下葬的地方。这是张之洞的第四次葬礼。常言道,盖棺定论。尽管张之洞生前便是毁誉参半,人们还是不会想到,在他身后的百年间,不但对他的评价大起大落,就连他的尸骨也难以逃脱历史风潮的侵扰。 【详细】

 

张之洞故居

武汉大学张之洞铜像

南皮中学里张之洞雕像

俗话说,盖棺定论。张之洞死后声名沉浮巨变却违背了这个常理。散见史籍中的对张之洞的褒贬争议,既有意真的赞美,有善意的调侃,也有恶意的攻击。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去世,两天后清廷即颁布上谕,称赞他“公忠体国,廉政无私”、“提倡新政,利国便民”,赐谥号“文襄”。武昌城打响的首义枪声宣告了清王朝和封建帝制的终结。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是,清朝遗老严厉指责早已入土的张之洞,“追原祸始,张文襄优容新进,设厂制造,徒资逆用,以演成今日之惨剧”。也有遗老替他感慨:“藩篱既决,人心益嚣……挽回无术……此之洞所不及料也。呜呼,岂非天哉!”【详细】
民国初年,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人物,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肯定张之洞的实业自强努力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人才和思想等基础。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近代史专家皮明庥研究员的话说:“张之洞作为清廷重臣,他不会革命,但他创造了革命的条件。” 【详细】
上世纪50年代,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两本书中全面否定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观点,占了统治地位。1956年,牟安世的《洋务运动》中指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作为晚期洋务运动的代表,张之洞被扣上了“汉奸”、“卖国贼”的帽子。 【详细】
早在1985年,冯天瑜教授的《张之洞评传》出版,成为国内最早公开肯定张之洞历史功绩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在序言中,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写道:这本评传的特色之一,就是注意保持了历史的公道。记者近日采访冯教授:您是第一个为张之洞平反的专家吗?他答:是之一。2001年,皮明庥著《一位总督 一座城市 一场革命——张之洞与武汉》出版,书中全面评价了张之洞扛鼎武汉早期现代化的莫大功勋。 【详细】
 
张之洞轶事
 
平生“三不争”  

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详细】

重才轻财  

张之洞爱讲排场,然而他用钱虽多,但从不贪敛民财。他常对家人说,民众是衣食父母,作为儿子岂能用父母的血汗钱!【详细】

慧眼识得孙中山  

从谈话中,他发觉孙中山的才气与胆略远在自己之上,决非等闲之辈。送别后他对身边的人说:“孙文必将是国之大才也。”【详细】

 
最早预见清朝必亡  

1909年七月,张之洞病。八月,病势加重。摄政王载沣亲至张家慰问,张之洞一片赤心,试图利用最后的机会规劝载沣,促其幡然醒悟,以振朝纲,但载沣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中堂有名望,公忠体国,好好为国珍重”,张听后,从枕席上挣扎着起来答道:“公忠体国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张之洞话中有话,意在讽谏载沣要“廉正无私”,不要任用亲贵,可惜主政者浑浑噩噩,不以为意,再多的言语不过鸡同鸭讲。载沣走后,陈宝琛问张之洞:“监国之意若何?”张长髯抖动,无他言,惟叹息道:“国运尽矣!盖冀一悟而未能也。” 【详细】

 
晚清名臣墓穴被挖  

1950年代。重新被定性的洋务运动,一个“洋奴”、“卖国贼”的墓自然是得不到保护的,“大跃进”时期,南皮县搞大炼钢铁,砍光了墓地周边的树木,偌大的墓园中,只剩下坟冢巍然,墓碑高矗,东倒西歪的石相生散落相间。 【详细】

人们对张之洞态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文革时期。当时批判洋务运动,批“洋奴哲学”、“买办哲学”,说洋务派动不动就引进设备、资金、人才,认为这是不自力更生的表现,张之洞成为批判的重点。这种批判显然脱离具体历史条件,不是实事求是的。
改革开放后人们重新评价张之洞,是因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必须借鉴中国早期追求近代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他的“中体西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网友评论
分享到: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