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国的航空工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冯如,但有一个人,其成就绝对在冯如之上,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他被历史尘封,不为人所知。他叫王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波音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

 

王助,我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有突出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曾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回国后,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他倡议与筹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抗日战争期间,他组建了中国航空研究院,亲自参与研制成多种竹木复合结构的飞机部件。他是我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网友评论】

 
 
 

2007年7月9日,美国波音公司最新机型——波音787型“梦想”飞机惊艳亮相,全球瞩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波音能有今天的翘楚地位,离不开一个中国人——王助。作为波音历史上的第一位设计师,他为波音造出了第一架飞机。有人将王助称为“波音之父”。

位于西雅图的波音博物馆里,陈列着有关王助的资料、照片和一块雕刻有王助肖像的铜匾。这些发黄的历史片段,记录了世界航空工业的萌芽时期,一个中国人的传奇——先行者的艰辛与蹒跚,探索者的欣喜和冲动,那时候,他站在国际飞机设计制造行业的最前沿。 【详细】

 

幼年王助

刻有王助肖像的铜匾

大多数人不知道,波音能有今天的翘楚地位,离不开一个中国人—王助。作为波音历史上的第一位设计师,他为波音造出了第一架飞机,有人将王助称为“波音之父”。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波音公司时,公司总裁亲自向胡主席介绍王助对波音的贡献。在场华人无不为之自豪。 【详细】
王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波音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王助,我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有突出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曾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他亲自设计并监制“B&W—C”型水上飞机,成为波音飞机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并以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 【详细】
尽管威廉·波音和威斯特夫造出了BW-1型水上飞机,但美国军方发现这种飞机起飞与降落的成功率很低,根本达不到军方的标准。王助很清楚BW-1型飞机的缺点,设计出一架有着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成功地通过了美国军方的测试,一次就订购了50架。这份订单为波音公司带来了57万美元的收入,是波音发展史上最需要的第一桶金。 【详细】
按理说,王助可以留在美国,继续拓展飞机制造领域;作为波音公司的元老,他也可以累积大量的个人财富。但在美国时,他受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尽管BW—C水上飞机的设计、制造都出自王助之手,但在进行飞行测试时,美国方面却不允许王助进入测试场地,担心他会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这种明显针对中国人的歧视,使王助极为愤怒,也让他更加认清了祖国强大的意义。不愿在美国忍受屈辱的王助,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发展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 【详细】
 
王助小传
 

王助,我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有突出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曾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他亲自设计并监制“B&W—C”型水上飞机,成为波音飞机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并以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

王助,字禹朋,1893年8月10日出生于北京,因八国联军入侵,举家避难迁回原籍河北省南宫县。幼年就读于南宫县立小学。12岁高等小学毕业,正值清廷兴建海军,他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1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

1909年8月奉派赴英国学习。他和巴玉藻、王孝丰、曾治经等9人由清廷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在出洋考察时带往英国。1910年先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就读,又进维克斯工厂实习。1916年6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第二期毕业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3人均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王助回国后,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他倡议与筹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详细】

 
 

20世纪初,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只能依靠民间有识之士的推动,北洋政府并没有制造飞机的构想。王助等人回国后,强烈要求北洋政府筹款创办飞机制造厂。1918年2月,中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马尾船政局海军飞机工程处成立,王助被任命为副处长。从1918到1930年的12年间,海军飞机工程处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飞机15架,并培养出中国第一代航空工程技术人才,马尾也成为中国初期航空工业的摇篮。在这期间,王助贡献极大。 【详细】

 

麻省理工学院

上海江南造船所

马尾:近代航空摇篮

1917年11月,王助与巴玉藻等同学一起回国,在福州的马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选料、制造了中国首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飞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座飞机水上浮台。他们自编教材并授课,带出了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航空工程师。抗战时与日军激战的中国空军英雄中,有许多是王助的学生。 【详细】
范旭东在领略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他也饱受歧视。在英、法、比等国考察用苏尔维法制碱工厂时,他多次碰壁,不准进入现场。在英国卜内门碱厂参观时,傲慢的主人嘲弄地说,你们看不懂制碱工艺,还是看锅炉房就好了。这段经历对范旭东触动很深,个人开创事业的激情加上民族自尊,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强大动力,并使他拥有了超越钱财之上的追求。 【详细】
回国后,巴玉藻、王助等人终于在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名为“甲型一号”的双桴双翼水上飞机。这是一架100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水上教练机,高3.88公尺,身长9.32公尺,幅长13.70公尺,最大时速126公里,空机重量836公斤,载重1063公斤,装油量114公升,飞行高度369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340公里,乘员2人,可载炸弹4枚。这架利用水面滑行继而升空的飞机,性能、质量一点也不低于同时代欧美各国的产品。 【详细】
历史记住这一天,1919年8月9日,马尾闽江口海岸上挤满了士兵、官员,还有附近的老百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漂浮在海面上的一架木制飞机上,原来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要在这里试飞。当时,那架木质飞机的螺旋桨飞快转动,紧贴着水面快速地滑行。终于,它离开了海面……1918至1930年的12年间,海军飞机工程处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飞机15架,另有2架在上海江南厂组合成机,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代航空工程技术人才,使马尾成为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摇篮。 【详细】
王助年谱

1893年8月10日 生于北京。

1905年 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

1909年 烟台海军水师学校毕业,奉派赴英国深造。

1910年 考入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后又进入德兰姆大学学习机械工程。

1915年 毕业于德兰姆大学,获科学学士学位。后又奉命赴美国深造,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

1916年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应聘在美国飞机工厂工作。

1917年 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年底回国。

1918年 任海军部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副处长,并兼任飞潜学校专业教官。

1928年 任海军总司令部上海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

1929年 应聘中国航空公司任总工程师。后调回马尾继任海军制造飞机处处长。

1931年 转入中国航空公司任总工程师。不久被调入军政部航空署任上校参事。

1934年 在中央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公司,被任命为公司第一任监理。

1939年 在成都航空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任飞机组组长。

1941年 在成都航空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扩充),任副院长兼理工系主任。

1947年 出任中航公司总经理的主任秘书。

1949年 代理中航公司总经理职务,并转往台湾。

1955年 应聘台湾成功大学任教授。

1965年3月4日 逝世于台湾。

 
 

不料,日后的数十年里,这个已在世界航空史上写下重要一笔的年轻人,却再也没有重现在美国的辉煌。他果真如同“彗星”般,逐渐黯淡无光。他的桎梏太多。当局者并不清楚飞机工业的价值所在,研究制造飞机的经费迟迟未批,他只能利用原有的造船设备与技工。专业飞行人员也很缺乏,王助于1919年制造出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由于找不到合适飞行员,只得由仅有数十小时飞行经验的华侨担当。此后十多年间,王助也力图证明自己。他陆续设计制造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5架,还一手培养出数百名中国第一代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就有日后大名鼎鼎的钱学森。他将其招揽到手下工作,并亲自写信向政府推荐。 【详细】

 

王助合作伙伴:巴玉藻

钱学森曾受教于王助

宋庆龄试飞首架自制飞机

时局动荡,经费紧张,马尾制造的飞机始终未投入成批生产。1931年1月,工程处迁到上海,并进海军江南造船所,1937年移至湖北宜昌,后来又退到四川成都,改组为第八修理厂,最终解体。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成都建立中国航空研究所,王助任副所长。此时,他已是当时中国航空制造业等级最高的官员之一,却始终亲自参与飞机设计,他的办公室并没有办公桌,只有一张长长的绘图桌,每天都铺满图纸。 【详细】
他差点又创造了一个奇迹。1946年,王助研制出一架巨型滑翔机,可以装载30名伞兵或同等重量的货物,而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同类飞机,只能装载10余名士兵。 只是此时,抗战已经结束,这张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滑翔机图纸,就此被锁进保险柜中,不知所终。 王助最终的命运,也与这张图纸颇为暗合。1955年,撤往台湾的王助,再不能从事他为之奉献一生的中国飞机制造业。他在一所大学担任教授,讲授航空工程,随后患病,咳血不止,郁郁而终。 【详细】
根据导师钱昌祚的安排,钱学森先在杭州、南京、南昌的机场或者飞机修理工厂实习,然后到北京清华大学接受导师的辅导。杭州的笕桥机场,是当时最重要的航空专业实习场所。家在杭州的钱学森,去笕桥机场实习是最方便的了。钱学森在笕桥机场第一次见到了鼎鼎大名的飞机设计师王助教授。王助很喜欢聪慧好学的钱学森,他教导钱学森务必重视工程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问题。钱学森晚年,曾忆起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17位先辈,王助便是其中之一。 【详细】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中国的飞机制造水平并没有取得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但当时许多在归国留学生参与下,中国的航空制造仍取得了大量突出的成就。他们参与中国飞机的设计与制造,促进了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显示出中国人是具有创建与发展航空工业的高度智慧和优秀技能。也正是在留学生的苦苦支撑下,近代中国飞机制造业虽历经艰难困苦,但仍然在国脉如缕的时势里“玉汝于成”。 【详细】
 
轶闻
 

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模型

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  

1919年8月9日,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这是一架100匹马力,拖进式双桴双翼的水上教练机,高3.88公尺,身长9.32公尺,幅长13.70公尺,最大时速达126公里,空机重836公斤,载重1063公斤,装油量114公升,飞行高度3690公尺,可航行3小时,航距340公里,乘员2人,可载炸弹4颗。

王助未获蒋介石重视  

解放战争后期,王助迁居台湾。由于他“出身”的海军水师学校隶属于北洋海军系统,这样的背景使他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重视,只在成功大学教书。【详细】

巴玉藻疑为在国外遭人暗害  

1928年,巴玉藻赴柏林参加世界航空展览会,随后去英法考察。1929年,他由巴黎经埃及、伊朗、印度、香港、日本回国,日夜赶绘单翼飞机设计图时病倒,经诊断为脑中毒,疑为在国外遭人暗害,经抢救无效,于6月与世长辞,年仅37岁。【详细】

宋庆龄试飞首架自制飞机  

1923年,广东研制出中国第一架自行制造的飞机,无人敢飞。宋庆龄却无畏地站出来,镇定地登上了这架后来被孙中山用她的教名命名的“乐士文号”侦察机,成为中国第一名参加试飞的女性试飞员。宋庆龄这一举动,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可说是极大的鼓舞。【详细】

 
1955年,王助成为台湾成功大学的航空工程教授,年逾古稀的王教授,每去学校,均以步当车,他的敬业精神,极被同仁和学生所敬仰。在任教的10年中,他为备课和学术研究,常深夜不眠,身体逐渐衰弱。1965年,王助由于肝病在台南病逝,终年73岁。
王助著作颇丰,如《飞机之V字尾》、《航空人员之体重与身高》、《飞机设计手册》等,在旧中国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为振兴科技,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网友评论
分享到: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