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在这四个人中,卢作孚离我们最近,且相比之下卢作孚的成功更具传奇色彩。

很多年里,卢作孚先生是以“中国船王”名世的,但卢作孚先生不仅是一位爱国实业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社会改革家,他所办的民生实业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是他进行社会改革实践的一个试验。他在重庆北碚做的渐进的社会改革试验,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启动时的宝贵经验。抗战时,他的改革实践曾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 【网友评论】

 
 

在卢作孚30岁前,他完全是个文化人,他从事的职业是教师、记者和编辑。很难想象这个人以后会变成一个商业巨子。

1893年4月14日,卢作孚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北门外杨柳街的一户贫苦人家。卢作孚从小好学,但他因病辍学。他广泛涉猎古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社会科学。1914年,卢作孚前往上海结识了黄炎培。在黄影响下,卢作孚认为要使中国富强,政治改革并不可行,必须从发展教育开始,所谓“推广教育,以开民智”。但经历了两次失败,卢作孚也感到“纷乱的政治不足凭依”。于是他的救国理想逐渐转向了实业。【详细】

 

15吨起重机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乘民生公司船的抗日民众

民主轮在长江三峡中

重庆大学校园内的卢作孚塑像

1926年6月10日,在师友陈伯遵等人挪借下,勉强凑齐购买一艘船的费用后,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公司宣告正式成立,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服务宗旨,如安全、迅速、舒适、清洁等等,颇令人感觉气象一新。卢作孚取消了自洋务以来船运盛行的层层分包的买办制度,代之以经理负责制;将服务质量视为公司生命,经常亲自搭乘"民生"轮,以便了解和改进。民生的声誉很快传扬开来,一桩崭新的事业艰难起步。 【详细】
卢作孚领导的民生公司,为整合民族航运业力量,于1931年开展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的活动,合并了川江上几乎所有的民族航运企业,向列强势力争航权。川江的老资格“霸主”太古、怡和与日清等外轮公司,不惜亏本运营也要把民生拖垮。甚至企图收买渔船,去撞击民生的船只。但民生公司的爱国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也得到了公司员工的支持。就在外轮公司联手打压民生之际,重庆一带的民众自发地提出“要坐民生船,不坐外国船”,工商业者也不把货物交给外轮公司运输。 【详细】
旅客普遍感到,坐民生的船不仅舒适、清洁、快捷,而且很有尊严。这样,川江两岸的民众,就都成了民生的忠实客户群,越是国难当头,民众对民生公司的向心力越强,企业的利益与民族的自尊紧紧连在了一起。收购美国捷江成功,使民生在与外轮公司争夺川江航权的较量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至全面抗战爆发前,民生在川江上的轮船总吨位,已超过了外轮公司的吨位总和,在载重量上也接近了外轮公司的总和。民生公司在实力上、业务上、声望上,已全面压倒外轮公司。如今此景不再。浩浩江风,到处吹拂的是民生公司光彩耀目的旗帜。 【详细】
从小小的民生号开始,几年内,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实业公司就完成了长江上游的航运界整合。民生公司的董事、银行家吴晋航把卢作孚的兼并业务称为“发展兼并三部曲”:先是以公道的价格兼并长江中上游一带的华商轮船公司;然后凭借和四川军阀的交情,他居然兼并了军轮(四川军阀大都有自己的轮船公司,但很多因经营不善而亏损);最后他还创造了兼并外国轮船公司的奇迹。在卢作孚的带领下,到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民生公司已经拥有46艘轮船,总吨位达18718吨,职工3991人,资产1215万元,接下了长江上游70%的航运业务,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详细】
 
卢作孚小传
 

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

  

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轮船公司(现民生集团的前身)的创办者,

  民生公司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他青年时便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   

从自学成才始,到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多有建树。  

 

他以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获得成功。他一生俭朴勤奋,公而忘私,服务社会和人群。他崇尚务实和科学精神。  

 

有《卢作孚集》传世,是重庆人乃至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最有价值的心智和实践的结晶之一。   

民生公司、北碚实验区、《卢作孚集》……其中任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卢作孚正是这样一位改变历史而让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重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作孚于1950年6月由香港回到北京,他所组织的18艘海外轮船陆续从香港驶回大陆,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涪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

2011年5月1日,重庆市合川区卢作孚广场扩建工程卢作孚主题青铜雕塑揭幕并供市民缅怀参观。

 
 

卢作孚,一个重庆合川的小学文化的商人,却在并不长的一生中建立了不朽的事业:办船运,能让军阀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船交到他的手上,而成为中国船王;抗战最危急时刻,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的敦刻尔克式壮举——宜昌撤退;办教育,把北碚建设成一片世外桃源;他多次被军阀和国民政府委以高官,却大多坚辞而去,即便赴任也很快离职;他是中国大实业家,却在自己的公司内拥有极少的股份(还是军阀和股东强赠与他),生活安于清贫乐道……

乡村建设家晏阳初说卢作孚是他最敬佩的朋友,“他是位完人”。敢和毛泽东唱反调的梁漱溟称赞他“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 【详细】

 

卢作孚兴建的温泉公园

卢作孚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院

1930年建成的北碚图书馆

少城公园:卢作孚的社会实验场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南京沦陷,物资必须通过轮船运送到大后方。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是最重要的运送力量,中国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小个子四川人身上。此后不论白天黑夜,2000多名装卸工不停工作,拼命把尽可能多的物资运送到大后方,民生公司轮船的汽笛声也响个不停,天上日本人飞机轰炸的轰鸣声也夹杂其中。最终,宜昌大撤退成功完成,中华民族保留了长期抗战的火种,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功不可没,却也牺牲惨重,仅人员牺牲就达117人,伤残76人。晏阳初说,这就是中国的“敦刻尔克”。 【详细】
北碚是重庆附近的一个地区,山岭重叠,交通困难。那时,四川境内军阀割据,内战不绝,此间地处四县之交,兵匪横行,无人管束,城市肮脏混乱。从1927年卢作孚来到这里负责峡防事务时起,他就把中国内地的这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地区当做了他的一个试验平台。仅仅两三年内,这个地区从无到有地建起了科学院、中学、工厂、公司、医院,甚至还有公园和植物园。当时的四川被外人视为“魔窟”,军阀混战,且没有现代工业。但四川的北碚地区却以它的安宁、整洁、进步和文明而闻名于省内外。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所以杜重远才说,北碚“昔称野蛮之地,今变文化之乡”。 【详细】
说起卢作孚精神,中共北碚区区委书记黄波特别钦佩卢作孚的创新精神。他说,卢作孚第一次提出了“乡村现代化”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和实施了北碚乡村建设20年发展规划,成功创造了乡村建设的北碚模式。“乡村建设城市化、以工辅农和政务公开、管理民主的思想等,都可成为当今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借鉴。”黄波说。还有,卢作孚“生态为先”的思想特别具有超前目光。“他提出的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我们当今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详细】
用什么样的方式改造中国的效果最好,社会成本最低呢?对这个问题,青年卢作孚曾无数次地和友人讨论、争议。他的朋友说:“我是一颗炸弹。”卢作孚说:“炸弹力量小,不足以完全毁灭对方;你应当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力量才特别大,才使人无法抵抗。”一个多世纪里,以炸弹方式改造中国的故事艰苦卓绝、无数英雄出生人死;然而,用微生物方式推动中国进步的故事也是曲折坎坷、人才辈出,其间不乏殚精竭虑忘我忘家的精英人物之可圈可点的绚丽篇章,只是我们以前大多不知道。卢作孚的故事属于后一类。【详细】
视频
正在加载中...
  • 卢作孚不畏帝国主义强权 逼停日本走私船
  • 中国实业危在旦夕 卢作孚导演敦刻尔克
  • 不看好军人办教育 卢作孚实业救国搞航运
  • 卢作孚只穿麻布衣服 因为出国才穿西服
  • 船王去世 毛泽东:我们不该忘记卢作孚
  • 卢作孚一条小船起家 十年兼并川江轮船公司
  • 卢作孚理念:以人为本 让人更有尊严
  • 卢作孚曾有机会比亨利·福特更伟大
 
卢作孚创立的实业与机构

北川铁路 天府矿业公司 三峡染织工厂 中国西部科学院 兼善中学 北温泉公园、北碚公园 峡区地方医院 北碚图书馆 北碚体育场 嘉陵江日报 北碚花园城的雏形【详细】

众评卢作孚

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他是位完人”。

梁漱溟:“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

华人船王包玉刚:“如果卢作孚还健在,就不会有我今日的包玉刚。”

张群:“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个人享受追求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黄炎培:把他的精神分析起来,他是耐劳耐苦的,是大公无私的,是谦和周到的,是明决爽快的,是虚心求进的,是富于理想而又勇于实行的。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在英文著作中写道:“让我们选卢作孚当行政院长吧!”

 
 

在范旭东之前,榜上的企业界人物已有张元济、张謇、何廉、盛宣怀、宋子文、孙越崎、李国鼎。不过,他们虽都或长或短经营过企业,但纵观其毕生所为,则分别是以学者、官僚或兼具二者身份,在文化、教育、学术和社会政治等领域,留下了显著影响。而他们那些企业,或者利润动机、经营观念淡薄,或者太多谋求和依赖其垄断地位,直接或间接面向乃至隶属于官府、受官僚买办操纵〔参见相关各文〕,所以很难被视为本来意义的企业家了。而范旭东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化工企业的创办人和成功的经营者,堪称榜上现代企业家行列中第一人。【详细】

 

图书推荐:《卢作孚》

合川“卢作孚广场”落成

卢作孚恢复名誉的曲折经过

对于企业的价值,卢作孚曾说:民生公司“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组织,绝对是一个帮助社会的事业”,“民生公司最后的意义决不是帮助本身,而是帮助社会”。在他的眼中,依靠“群”的力量“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才是创办公司的目的。这一思想后来被概括为民生精神,成为民生公司育人用人,开发产业的指导思想。 【详细】
几十年过去,主政北碚者走马灯似地换了一茬又一茬。在文化建设上,后来者谁曾超越过他——卢作孚先生!无论是图书阅览室至今人丁兴旺,抑或是几千棵法国梧桐历经风雨依然根深叶茂;也无论是上世纪几代人坚持在市街丘岗上植树造林,还是今日北碚正在实施的栽竹两千亩以建成竹城的计划,那后面,总能看到作孚先生的影子。北碚,什么人都可以淡忘,惟独不能忘记他,那曾竭尽心力为北碚奠定人文基石的杰出人物——卢作孚。 【详细】
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做了算术老师、国文教员、《川报》记者、主笔、社长和总编,还曾经创办了成都通俗教育馆和西部科学院;一个麻布贩子的儿子创立了领中国私营企业潮流之先的民生公司,统一四川航运交通,并且在抗战时期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撤退";一个脱胎于"五四"时代的热血青年,没有被湮没在理想和挫败中,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把重庆北碚建设成一个充满现代色彩的文明地域,在战乱时荫蔽了许多中华文化血脉的承继者--卢作孚用59年时间做了这么多事情。【详细】
卢作孚和范旭东都是文人出身的企业家,性格中多有耿介之处,且始终怀抱着济世理想。国难当头时,这个坚决与政治划清界限的人却主动地承担了物资大转移的国家重任。抗战全面爆发后,民生公司以低廉的价格、高昂的代价,运送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主要是从沪、宁、江浙撤下的厂房设备和军用物资--那是整个中国当时仅存的工业和军事命脉。如果没有这次大撤退,中国的命运可能是另外一种状态。中国的这场大撤退在规模上并不亚于后来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但是这次撤退并不是由政府组织的,而几乎完全是靠卢作孚在日军轰炸下坐镇宜昌40天夜以继日地指挥完成的。 【详细】
卢作孚《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我们的预备是每个人可以依赖着事业工作到老,不至于有职业的恐慌;如其老到不能工作了,则退休后有养老金;任何时候死亡有抚恤金。公司要决定住宅区域,无论无家庭的、有家庭的职工,都可以住居。里面要有美丽的花园,简单而艺术的家具,有小学校,有医院,有运动场,有电影院和戏院,有图书馆和博物馆,有极周到的消费品的供给,有极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公共习惯…… 【详细】
 
卢作孚:旧中国唯一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忘我忘家 绝对无私  

抗战时,他有一次病了,他的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连这钱都没有。【详细】

生活非常检朴  

他生活非常检朴,常年穿着—套中山装,人很瘦很小,属于瘦的瘦劲一型。为了节省梳头的时间,他剃光头。张岳军先生有一次跟他开玩笑: “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 【详细】

对个人享受没有什么兴趣  

他的身上带有很强的清教徒色彩,忙于事业却对个人享受没有什么兴趣。在民生公司内,分红办法是,所有人员不论职位,而是根据表现列为五等,最基层的文员、水手到总经理同等表现同等分红。卢作孚被评为一级,他和一个一级的茶房一样拿49元。 【详细】

1952年2月8日 自杀而去

1949年,避居香港的卢作孚谢绝了台湾方面的邀请,把在香港的船队带回了大陆。回到大陆后,卢作孚带头把民生公司交给了国家,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然而,在一个革命滚滚袭来的年代里,卢作孚也无法幸免。朋友先后被批判,被他视为儿子的通讯员跳出来指责他收买公股代表。一浪一浪的政治波涛让船王找不到方向。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他简陋的寓所内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后自杀。【详细】

晏阳初撰文回忆:像作孚这样一位正人君子、爱国志士、了不起的实业家,国人应当敬重。然而,他的结局竟是如此悲惨。我为国家伤心,我为至友哀痛。【详细】

卢作孚遗嘱

据幼子卢国纶回忆,他留下的遗嘱非常简单:

一、借用民生公司家具,送还民生公司。

二、民生公司股票交给国家。

三、今后生活依靠儿女。

四、西南军政委员会证章送还军政委员会。

事实上,卢作孚的影响绝不仅仅因为他一手创建了声誉卓著的民生航运公司,也不仅仅因为他在四川推行地方建设和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经历、思想、情感和痛苦向我们展示了在那样一个混乱并且充满阻力的时代,一个人如何洋溢着热情和抱负,一心想要改变世界的未来,他以个体的卑微和一个时代不断抗争、妥协、融合,最终他的影响和眼光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
网友评论
分享到: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