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历史频道首页 胡适纪念图集 | 胡适的“学历门” | 胡适的“学术门” | 胡适的“神话门” | 胡适的“三重门” | 评论
 

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胡适绝对是一个迈不过去的人物,他如同一座山一样横亘在所有人眼前,评判或研究他都是一个时代难题,也许蒋介石送给胡适的挽联最能描述他: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但抛开这种宏大式叙述外,胡适身上却存在着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归国后做了十年“假博士”,将西方论文改头换面成自己的著作,为自由呐喊却又为国民党的威权辩护……如果胡适遇到方舟子,他该如何解释这些问题?胡适还能否“暴得大名”?中国近代历史上还能否存在这样山一般地人物?【网友评论】

上一张
下一张

斯人已逝:胡适逝世五十周年祭

2012-02-19 20:38 0人参与 0条评论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13
01
 
 

胡适的“学历门”:1970年代纽约报纸刊文称胡适“并非真博士”

1977年,台北《传记文学》连续刊出唐德刚的《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三篇,“之三”题为《七分传统,三分洋货》。文章里有不少闪烁其辞的话,不免令人疑窦丛生。消息传出,便成了大新闻,并引起疑胡和卫胡两派的一场笔战。纽约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后改称《北美日报》),首先发表潘维疆、胡祖强的三篇文章,并用特大字体标题:“胡适非真博士”,作头条新闻刊出,说胡适冒称博士,且“冒称一生”云云。【详细】

 

当代“学历门”事件

青年胡适

胡先生这个“待赠”阶段一直维持了十年。到1927年他再到纽约时才携来一百本1922年在上海印刷出版的博士论文,由杜威玉成,经过补交手续,始由校方正式颁予“哲学博士”学位的。胡氏原先在哥大注册时的英文名字是ShuHu,拿学位的名字则是HuShih,二名分用,在哥大校史上可能也是没有前例的。 【详细】
1919年2月,胡适的博士论文,作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初版封面上竟赫赫印着“胡适博士著”五个大字。各种报章杂志上,“胡博士”的头衔更是满天飞。“博士”简直成了胡适的专称。【详细】
如果胡适之先生也有“憾事”的话,上述小事可能也就是胡先生自认的“平生憾事”之一。当我在替袁先生“复查”之时,礼貌上我是不能向胡先生这位长辈直说的,但是道义上我又非向他报告不可。所以我只有在适当的场合和气氛里,慢慢委婉地向胡先生透露;胡先生也就逐渐地向我说明其中原委。每次向我解释时,他老人家都有点苦笑的表情。【详细】
 
 

《胡适传》:胡适在1917年未获博士学位 遭人指责“欺世盗名十年”

然而,胡适的博士学位毕竟又早用了10年。即使是由于夏、富二氏所说的“手续问题”,胡适本人也应该明白。明知博士尚未到手,不加澄清,反而自称博士,并且白纸黑字印在书上,就涉及读书人的“诚实”品格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有人要作《西江月》词,讥笑他“哥伦比亚读未终,先把博士使用”,怎奈他何!有人要说他“难免有‘欺世盗名’10年之‘罪’”,也不能指为诬蔑。这博士学位问题之所以成为话柄,不是也可以见出胡适青年时期性格的某一侧面吗? 【详细】

 

调查

1.你如何看待胡适的学历、学术问题?
白璧微瑕,不损大师盛名。
震惊,完全没想到胡适也这样。
无所谓。
2.假如胡适遭遇方舟子,他还能成为胡适吗?
能,胡适的伟大与他的学历无关。
不能,学历问题会让他销声匿迹。
不关心。
3.你担心方舟子打假把当今的“胡适”打掉吗?
担心,方舟子应该“与人为善”。
不担心,诚信的社会会涌现更多大师。
无所谓。
 
凤凰网独家专访
 

方舟子:我的“偏执”你不懂

2012年2月1日晚,凤凰网深度对话方舟子。在2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方舟子首次向凤凰网披露大学时代最后的彷徨,直面十年打假质疑,并讲述不惑之年人生感悟。方舟子曾说,他打假应该是一个正常现象,可为何成了异类?方舟子说,那是因为普通中国人不愿意得罪人,即使批评也很委婉,“这其实反映了社会的不正常,对造假太宽容,反而对揭露者不宽容”;他的坚持,为何被认为是偏执?方舟子说,那是因为“说我偏执的都是网上那些从来没接触过我的人”。打假只是碰上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当时就真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感觉。我有点类似令狐冲,当然也有点像萧峰,经常是一个人独对很多人。 【详细】

 

胡适自述:我的《论训诂之学》一文实属外国刊物的节译

今日回看我在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日记上所写的第二个长篇《论训诂之学》;读毕觉得有趣而值得一提的,那便是这整篇文章实在是约翰·浦斯格(JohnP.Postgate)教授为《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所写的有关‘版本学’一文的节译。这篇文章今日已变成[版本学界]有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了。今版《大英百科全书》所采用的还是这一篇。假如我不说出我那篇文章是上述浦文的节要,世上将无人知道,因为我那篇节要并未说明采自何书。【详细】

 
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
如何定义抄袭?

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论文作者手册》对剽窃(或抄袭)的定义是:“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这包括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于你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详细】

中国法律:
如何界定抄袭?

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详细】

美国政府机构:
如何处理学术造假?

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学术造假进行调查,一旦认定有学术不端行为,会指名道姓地公布结果,由学校、科研机构做出行政处理,如降级、开除等,政府部门会禁止其几年内申请政府资金或在政府委员会任职。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详细】

 

唐德刚:若以单纯学者来看待胡适 那么他一无是处

老实说孙中山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是开这个五百年中西文化新运的旗手。如果濂洛关闽后继有人,他们都是一代媳妇,万代祖宗。如果游行之后,大旗卷起,那么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这便是海内外“专家”之所以低估他的道理。【详细】

 
凤凰网视频
 

王康:胡适是有热血的中国士大夫的代表

但是吾人如果把他看成一个开文化新运的宗师,那他就高不可攀了。胡适岂是“百里之才”?!他岂是一两门学问、一两本钻牛角的小书可以局限得了的?胡适之是个背负着一个孔孟人本主义大包袱的、天生的、入世的实验主义者。他对这个现实世界感觉美好而乐观。胡适之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准的传统士大夫。他晚年的思想里哪有多少实验主义呢?晚年的“胡适”只是一种宗教哲学合二为一的最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甚至也可说是孔孟之精义。【详细】

溥仪被逐出宫 胡适抗议政府  

胡适在政治上所追求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宪政的这个目标。政府你首先要遵守这个你自己制定的这个法律,如果你不去遵守你的这个法律,那么就没有人去遵守这个法律。【详细】

胡适招没文凭沈从文当讲师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教师资格条例》:“凡于学术有特别研究而无学位者,经大学之评议会议决,可充大学助教或讲师。”这使沈从文有一线希望。这年8月,中国公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胡适破格延聘沈从文为国文系讲师。【详细】

江勇振:破解胡适之谜  

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立论上与其导师杜威的实验主义的基本观点相抵触,胡适在枝节上呼应、征引杜威,反而捉襟见肘,自曝其短。胡适当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主要是因为《先秦名学史》根本不符合杜威实验主义精神,这本论文无法过杜威那一关。【详细】

 
 
 
 
 
 

1954年胡适在美国为蒋介石独裁辩护:《台湾是多么自由》

从胡适与蒋的这种亲密关系,有人推断胡适在美国批评吴国桢是在作“奉命文章”,不管胡适有意还是无意,他对吴国桢的这种激烈态度都是出于对蒋介石的“精神与道义之声援”,都是出自对蒋知遇的一份报答,但就是这样一篇短短的文字,却让一生“爱惜羽毛”的胡适坏了自己的名头,以至于曾紧紧追随胡适的殷海光、雷震等在关键时刻都义无反顾地站到吴国桢一边。从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来衡量,胡适此举可谓是其一生中最大的一处败笔。【详细】

胡适与蒋介石

吴国桢

胡适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就是说,要建立民主制度,使国家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那么,国人就必须摆脱奴隶地位,去掉奴隶思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享有自由权利的个人。他们指出,争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争人格。 【详细】
他在该文结尾的两段话无疑是胡适的知识分子风骨最有力的写照:“从中国向来智识分子的最开明的传统看,言论的自由,谏诤的自由,是一种‘自天’的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从国家与政府的立场看,言论的自由可以鼓励人人肯说‘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的正论危言。”【详细】
胡的意见相当尖锐,但是蒋介石却能够接受。这一点,从他当天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蒋公约我吃晚饭,七点见他,八点开饭。谈了两点钟,我说一点逆耳的话,他居然容受了。我说,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一人敢批评彭孟缉。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详细】
 
 

1954年胡适如何批判不满蒋介石独裁的吴国桢:在道德问题上给吴下药

应该看到,胡适在道德问题上给吴下药,不是因为吴国桢当年做了些什么或没做些什么,而是因为吴国桢今天在美国的表现。假如吴安心于一个寓公,他的道德问题就不存在;但他一张口,道德问题立即浮出水面:“你当权时从不曾有道义勇气讲出来。”胡适的逻辑殊成问题,如果以此为衡,不仅吴国桢,就连胡适的那些朋友,比如王世杰、朱家骅诸人,甚至包括胡适自己,至少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这个“道义勇气”的问题。【详细】

 
《台湾是多么自由》节选
 

为了消解吴国桢文章在美国公众中造成的负面影响,胡适借一位旅台的美国人之口这样渲染台湾的自由:“巡视今日的台湾,可以发现八九百万中国人在那里正受到最好的管理。这种管理是中国任何地方多少代以来都没有的管理——最自由、最有效,当然也是最诚实的。【详细】

《台湾是多么自由》节选之二  

“没有新闻检查,没有进出入检查……各国记者出入自由,驻台的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记者们,随时可以发回报道。拥有的另外一些自由,如迁徙自由、择业自由、进入台湾不再容易……但一旦合法居住台湾,并拥有警察局发给的居住证,他可以坐火车、公共汽车、飞机,或开小车、骑三轮,或到处转悠,自由如同在佛蒙德、堪萨斯或俄勒冈。而且,他可以干任何工作,只要他能找到,或者坐在一块岩石上,远眺大海,或者在轻柔的意大利乐曲声中边背诵诗歌,边品尝美酒。【详细】

《台湾是多么自由》节选之三  

怯懦、自私的政客们在享受政治权力时保持沉默,而权力不再,且安全地离开祖国时,却又向自己的祖国和政府泼脏水,这些政客们永远都不会赢得争取自由民主的战斗,因为他们自己的每一个错误和劣行,都逃不了道德责任的正义评判。……胡博士不是例外,这种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具有道德勇气讲话的人都可享有的。……其次我想说,胡博士主办的刊物如何且为什么在‘警察国家’所享有的出版自由,对吴博士来说是个例外?《自由中国》杂志当然不享有例外的自由。很明显,1951年6月,无论是‘民主的’吴博士、台湾省主席和台湾保安部队总司令,都不能保护这本杂志。【详细】

唐德刚

余英时

许纪霖

以上这些小事都不足为胡氏盛德之玷。读历史的人绝不可把那盛名之下而成为众矢之的的二十来岁的青年学者看成大乘至圣或我主耶稣。在那种排山倒海的反胡阵营之前,一个才高八斗的浊世佳公子打点太极拳勉图自保,是完全正常的行为,也是绝对值得同情的。他不如此,反而不正常。试问出版了十六年的《传记文学》里不诚实的故事还不是所在多有吗?【详细】
他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学者和思想家。如果有人说他的“学问简陋”、“思想浅薄”。但是有一个客观事实是否认不了的:正是这种“简陋的学问”、“浅薄的思想”,才使他成为至今仍受注视的人物。胡适在今天的影响是间接的,即通过后人关于胡适思想的研究和阐发。 【详细】
所以我不太赞成划分什么派。就算他们都是我们所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不论外对苏俄还是内对中共,都还比较亲和。如胡适就喜欢“计划政治”,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在中国实行有计划的政治。他也长期赞成国家社会主义,认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政策。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我想他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倾向于前者的。而且胡适对中共的态度到最后都是犹豫的。【详细】
确实,对胡适这样一个在观念上鼓吹“全盘西化”的人来说,他的心态结构又多多少少依然是“全盘儒化”的。这种自我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同的程度上也许属于整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旧社会的最后一批士大夫,又是新时代的第一批知识者,他们的社会身份、文化教养乃至思想灵魂都是双重的,他们的整个生命都被历史分割着,同时也真实地体现着历史的联系和历史的矛盾。【详细】
 
凤凰网视频
 

腾飞中国

胡适说,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毛泽东托人给胡适带口信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的馆长,胡适听后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与胡适登机抵达南京还有陈寅恪一家。【详细】

 

胡适批评毛泽东诗词

1959年3月11日,胡适读到大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叶。真有点肉麻!其中最末一首即是‘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抄在这里;……我请赵元任。 【详细】

 
胡适这一代知识分子大多出生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与其前后两代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所受教育抑或思想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他们的前辈戊戌一代知识分子仅是初通若干新知的传统士大夫的话,那么他们正是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开山元老。不过,他们又不同于自己的后辈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具有纯粹的近代学人血统,他们是新学与旧学的混血儿,是传统士大夫向近代知识分子蜕变的雏蛹。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