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由此可见范旭东在中国化学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或许是最为艰难,也最具有开创性的,因为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是完全没有基础和传统的。因此在中国近代的企业家中,范旭东是最有勇气的一个。 【网友评论】

 
 
 

范旭东是林红的外祖父、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被视作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从1914年到1945年,他第一个用几口铁锅建造了精盐厂,第一个办起制碱厂、烧碱厂,第一个创建了硫酸铵厂,第一个建立全国精盐协会,第一个在川西南开辟出新的战时化工基地,在这里,他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林红在电话里再三拒绝采访,她说:“我现在走到上海大街上,问我的同龄人,你们知道自己吃的盐是怎么来的吗?没人知道,没人知道范旭东是谁。”【详细】

 

久大盐业公司原貌

永利化学公司碱厂原貌

南京永利铔厂原貌

组图:告别永利 再见天碱

上世纪初,西方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料;而在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品种主要有粒盐、粉盐和砖盐等,范旭东亲笔设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海王星”。 【详细】
“苏尔维法”是最先进的技术,但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范旭东决意雪耻制碱,1918年,永利制碱公司在塘沽成立,进行了3个多月的试验之后,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出9公斤合格的纯碱。永利经历的磨难更甚于久大,其前后竟长达8年之久。1926年6月29日,永利终于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全厂欢腾。范旭东给产品取名永利纯碱,以区别于“洋碱”,8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纯碱荣膺大会金质奖章,专家的评语是:“这是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详细】
盐、碱企业的创办成功,让范旭东深知我国化工要有快的发展,“酸”这一基本工业定要自立,且由于“硫酸厂平时可为民用,如国家遭受侵略,立可转为军用,因此绝不能让外国人染指”。鉴于此,范氏于1929年正式向国民政府提出承办硫酸铔厂,并做积极准备。20世纪30年代,范旭东创设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被时人冠誉为“远东第一”。其创建与发展,不仅拉开了国人自办硫酸工业的滥觞,成为彼时民营工业发展的典范,更在我国近代化工史上占有恢宏地位。【详细】
1937年2月5日,永利铔厂出产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批硫酸铔化肥,这是中国化肥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工厂生产的化肥趁着春耕之际运往南京周边各地农村。永利铔厂作为当时国内罕见的化工联合企业,远远超出了我国三十年代的整体工业水平,国人把它和美国的杜邦公司相媲美,称它为“远东第一大厂”。工厂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因建厂有功,当年被中国工程师协会授予代表最高荣誉的金牌奖章,又因侯氏制碱法深受海内外推崇。【详细】
此外,范旭东还创办了一些重要的事业:1922年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永裕盐业公司,1927年的静生生物研究所,1934年的永利硫酸铵厂,1938年的永利川厂,1944年的海洋研究室等等。 【详细】
 
范旭东小传
 

范旭东(1883年10月24日-1945年10月4日),湖南湘阴县人,出生时取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为范锐,字旭东。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公司錏厂。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范旭东年谱

1900—1910年 留学日本工业专科学校、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
1910—1911年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任专科助教。
1911年 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任分析化验员。
1914—1945年 任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
1917—1945年 任永利公司总经理。
1921—1945年 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董事长。
1945年10月2日 范旭东突患急性肝炎,10月4日下午三点溘然长逝,终年62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前进”。当时正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亲往南园吊唁。11月14日,由22个团体发起在重庆江苏同乡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有吴蕴初、侯德榜、阎幼甫、郭沫若、沈钧儒、章乃器、胡厥文等。

 
 

范旭东是范仲淹的后裔。1883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范旭东出身贫寒,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带着他和兄长范源濂寄居长沙,靠浆洗衣服和针线勉强糊口。他们曾一度投身保节堂,靠这个略具雏形的慈善机构供养。兄长范源濂13岁考中了秀才,在岳麓书院读书,后来考入梁启超主讲的时务学堂,和蔡锷是同窗。范源濂深受梁启超爱护,被任命兼理学堂事务,半工半读,以赡养老母和培育幼弟读书。后来范源濂跟随梁启超参加了"维新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维新人士被追捕,范源濂只好逃往日本。两年后,范源濂潜回湖南,参加起义,失败后再次逃往,把17岁的范旭东也带往东京求学。范旭东的生活因为范源濂的缘故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范旭东先在东京第六高中学习,后来考入冈山第六高等学堂学医。据说冈山的校长酒井对他说了一句话:"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范旭东因此深受刺痛,决心改学更有强国之用的学科。 【详细】

 

梁启超支持范旭东办精盐公司

范旭东之兄范源濂

袁世凯亲批五个口岸给范旭东销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范旭东被派到铸币厂负责银元的化验分析,可是铸币厂偷工减料,从中贪污,擅自降低纯银含量。范旭东每日辛勤化验,但总是发现分析结果不符合标准。他屡次向上反映,要求回炉重铸,均未获准。愤怒之下,两个月后他就坚决辞职了。后来每提到这件事,他便说:"我一次就饱尝了官场腐败的滋味。这样也好,使我另辟途径,自谋出路。"【详细】
范旭东在领略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他也饱受歧视。在英、法、比等国考察用苏尔维法制碱工厂时,他多次碰壁,不准进入现场。在英国卜内门碱厂参观时,傲慢的主人嘲弄地说,你们看不懂制碱工艺,还是看锅炉房就好了。这段经历对范旭东触动很深,个人开创事业的激情加上民族自尊,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强大动力,并使他拥有了超越钱财之上的追求。 【详细】
久大公司事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官僚、军阀的注目。当时,奉系军阀驻天津司令李景林,曾以筹军饷为名,绑架了范旭东,勒索20万元。范旭东严词拒绝,李景林便下令扣留范旭东,并派人到久大以范旭东的性命相要挟。范旭东耿介刚硬,坚决不让家人交赎金。后经范源濂找人斡旋,并由久大公司背着范旭东筹款8万元送去,他才脱险归来。 【详细】
英国卜内门公司为了压制永利,从国内调来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倾销。范旭东围魏救赵,东渡日本,与三井协商,委托三井以低于卜内门的价格代销永利的红三角牌纯碱。价格低,自然有蔓延之势。卜内门只好主动向永利制碱公司倡议:愿意停止在中国市场上削价倾销,希望永利公司在日本也采取相应的行动。范旭东提出要求:今后在中国市场上,卜内门的碱价如有变动,必须事先征得永利公司的同意。分析了利害关系,卜内门最终接受。【详细】
其实,范旭东并非没有其他出路。1935年,蒋介石曾邀其出任实业部长,但他婉言谢绝。1942年蒋介石再次邀请其出任经济部长,他再次拒绝。 他一心只扑在实业上,尽管身家万贯,但除了爱喝老母鸡汤和牛奶,再无其他逸趣。唯一能和风月联系的细节,是他每天早上出门时,总习惯喷上一点进口香水。 1949年后,范旭东的一生心血被迅速公有化,他也挂上了“反动资本家”的头衔,如同那片塘沽岸边荒芜的盐碱地一样,被人们逐渐遗忘。【详细】
范旭东语录

“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

1934年范旭东为他的集团拟定了四条信念:原则上绝对的相信科学、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的光荣。

为了(制碱)这件大事业,虽粉骨碎身,我亦要硬干出来。

“本底子是书生事业,惟有亲近学术,开拓我们事业的前程,才是正轨。”

“列强争雄之合成氨高压工业,在中华于焉实现矣。我国先有纯碱、烧碱,这只能说有了一翼;现在又有合成氨、硫酸、硝酸,才算有了另一翼。有了两翼,我国化学工业就可以展翅腾飞了。”

“中国如其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

众评范旭东

侯德榜:“先生当公司总经理三十余年,出门不置汽车,家居不营大厦,一生全部精神,集中于事业,其艰苦卓绝,稍知范先生为人者,胥能道之。”

毛泽东挽范旭东:“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蒋介石挽范旭东:“力行致用”

《新华日报》悼念范旭东 :范先生的半生坎坷,象征了数十年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坎坷!中国如不能独立自主,中国政治如不能走上民主的道路,则民族工业是没有方法发展的……假如范先生的心血是灌溉在民主国家的土壤里,我们知道他的果实一定比现在更加丰硕,更加美丽!

卢作孚 :中国真正的人才,范旭东先生要算一个。

 
 

在范旭东之前,榜上的企业界人物已有张元济、张謇、何廉、盛宣怀、宋子文、孙越崎、李国鼎。不过,他们虽都或长或短经营过企业,但纵观其毕生所为,则分别是以学者、官僚或兼具二者身份,在文化、教育、学术和社会政治等领域,留下了显著影响。而他们那些企业,或者利润动机、经营观念淡薄,或者太多谋求和依赖其垄断地位,直接或间接面向乃至隶属于官府、受官僚买办操纵〔参见相关各文〕,所以很难被视为本来意义的企业家了。而范旭东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化工企业的创办人和成功的经营者,堪称榜上现代企业家行列中第一人。【详细】

 

侯德榜:一意死拼 以报范公之诚

第一届食品工业部部长李烛尘

南京范旭东铜像

一群青年科学家聚拢在范旭东周围,其中有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上海大效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王小徐、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这是企业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团队,李烛尘日后出任共和国的食品工业部部长,侯德榜因独创的“侯氏制碱法”而闻名世界。【详细】
范旭东的身边聚集的都是后来的科学巨匠和政治要人,比如侯德榜、李烛尘和陈调甫,并且他们对范旭东始终忠诚不移。一个人能够吸引和感召这么多同样杰出的人物,范旭东个人的品行和魅力令人倾慕。在永利碱厂艰难创业的过程中,范旭东、陈调甫、侯德榜、李烛尘等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紧要关头,甚至彼此以生命担保,共同奋斗。范旭东对事业伙伴总是给予完全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正是他的管理魅力所在。 【详细】
范旭东本着“以能为社会服务为最大光荣”的信条,抗战期间还创办了中国工业服务社。这个服务社刚刚办起,就与四川省南川县的一煤矿签订合同,派永利的黄汉江前去帮助该矿把生产搞了上去。这也是我国化工科技咨询服务工作早期的一次成功范例。范旭东十分热衷于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曾担任中国自然科学社理事达30余年,曾受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聘请担任评议员达10余年,曾被推选为中华化学工业会副会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他还继兄长范源濂之后担任过中华书局董事,对出版事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他还是天津南开大学和湖南私立隐储女校的校董。他对南开大学化学系和经济研究所捐赠过奖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
以范旭东为例,尽管起初也有其兄范源濂及梁启超等高官赞助,但他所经历的磨难——诸如筹资融资之艰难、技术基础之薄弱、专业人才之匮乏,以及股东目光之短浅、外商挤压之蛮横、市场发育之病态,等等等等,实令后人难以想象。其间,范旭东曾因盐场建设进度延迟而被董事唾骂,因有了“名气”而遭军阀绑架勒索,因产品畅销而面对卜内门公司的不正当竞争,直至逝世前呕心沥血搞出的宏伟计划,在宋子文、孔祥熙的勾心斗角中不了了之……了解这些故事,更看出前述成果来之不易。可以说,范旭东一生,更为集中地浓缩了那一代企业家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和远见卓识的时代精神。【详细】
 
范旭东身后事
 
不置汽车 不营大厦  

范旭东身上充满了企业家精神,不置汽车,不营大厦,一生只拿50元工资。卢作孚说,中国真正的人才,范旭东先生要算一个。【详细】

没有给妻儿留下什么遗产  

范旭东的死非常突然,没有给妻儿留下什么遗产。他死后,妻子来到上海,由范旭东生前在金城银行的好友帮忙,把银行手上的一栋洋房租给范家人居住。【详细】

股息赠范氏遗孀作抚恤金  

1948年,永利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永利公司的所有资产平均分作11份,其中一份的五分之一赠送给范氏遗孀作为抚恤金,这些股息能够保障范氏后人生活无忧,就是林红所说的“物质上的帮助”。【详细】

 
对范旭东的评价逐渐上升  

然而1949年后,与其他民族资本的境遇相同,在大陆“久、永、黄”集团被公有化,范旭东随后也批为“反动资本家”。人们逐渐只知道化学家侯德榜和联合制碱法,却淡忘了这背后的最大功臣、纯碱一词的创造者—范旭东。现在,中国的历史课本中对范旭东的评价逐渐上升。

 
范氏后人今何在
 

在2006年春天,他们的去向是这样的:
范旭东的妻子谢氏已经去世35年;
大女儿范果恒去世两年;
二女儿范果纯在美国的老人院里;
大外孙林毅1966年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电筒厂工作,几年前去了美国;
外孙女林红从齐齐哈尔下乡回上海以后,在图书馆工作;
小外孙林翔在福建做教师;
大外孙媳妇肖苏苏回到上海,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购置的巨鹿路的房子里。 【详细】

范旭东一贯自称书生,从不把自己看做商人,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的“书生之念”比“发财之念”浓厚得多。创业二十年时,他说过一番话:“我总觉得中国受病已久,它的存亡关键,决不在敌国外患的有无,完全是握在全国智识分子手里,智识分子教它兴就兴,教它亡就亡。”这样的话也许只有他说得出来。他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开创者,也是一个浑身弥漫着浩然之气的知识分子。所以,面对日本军方的诱惑,他断然回答:“宁举丧,不受奠仪”。
范旭东毕生拼斗于中国化工业的振兴,生为此虑,死不瞑目,实在是中国企业史上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