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重回下乡地武平 当年原始森林遇险险丢性命
2009年12月14日 09:06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杨锦麟回忆惊心动魄夜间山路曾被救

联防大队知青班一共有18名知青,其中杨锦麟年纪最小。庄振典作为联坊大队知青班的班长,又是班里的老大哥,不免要承担照顾其他知青的重要责任。

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处乱草丛,试图在这里寻找一条通向山腰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庄振典曾救了杨锦麟一命。

杨锦麟:走读武平走读象洞,不免想起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往事,就在这个山后面的原始森林,我们生产队啊,要求我们每个人扛两根竹子回去,一天下来我到了伸手不见五指,我还没走出这座大山,我身边的这位振典大哥,他把他应该搬的两根竹子搬到我们的生产队以后,又折回这十几二十里路,到山里面又把我救了出来,振典大哥还记得吗?

庄振典:那个太阳已经下山了,那我们18个知青点了一下名,只来了17个,就还少一个,后来大家才发现,糟糕了,我们年龄最小的杨锦麟同学可能是迷路了,后来我哀求大家那个是不是一个人跟我到山上去找一找,那大家都说腰酸腿软走不动,确实是走不动。

在武平的深山野林里,经常有野猪群出没。由于野猪具有主动攻击性,如果遭遇,后果将不堪设想。

庄振典:我记得是向罗生兰,我们的政治队长家里借了一个松香,那个松树燃烧用的,就自己拿起这个松枝,又徒步走了二十几华里,到山上,然后我记得是好像隐隐约约有点哭声,后来我想那肯定是他了,后来真的是找到了杨锦麟,大家都非常激动,我们两个好像是抱头大哭了那样,两个人一起回到生产队

曾经那条惊心动魄的小路,已经被一人高的荒草完全掩埋。广阔农田的磨砺也让知青们逐渐的摆脱了初来乍到时的那股稚气,他们也开始适应了农民这个新的身份。

杨锦麟:社员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个时候也不能说逞强吧,就是要表现好,通过这样的表现好来洗涤自己的灵魂,跟毛主席的这个要求靠的更近一点,听起来很愚昧,但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这么个念头。但那个时候不懂得愁,总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对一个人性的一个真诚的付出的时候,你不能得到回报,你会很伤心,但无所谓,因为年轻。

在人群的簇拥下,我们来到了象洞乡的中心小学。眼前校舍是后建的,曾经的老校舍已经彻底拆除了。

杨锦麟:这个学校超出我想象,这学校原来我们就是一排,我们大队小学就是平房,就是土楼,地板是土的。

学校负责人:当时的建筑可能现在找不到了。

杨锦麟:没有了,没有了。所以你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重视农村教育,就不会有这个改善,当然也还是有些欠缺。

1969年的年末,由于机缘巧合,刚刚到武平插队几个月的杨锦麟,就被选中做了这所学校的代课老师,负责教授语文课。

杨锦麟:教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第一堂课我还记得,腿肚子一直发抖50分钟,一堂课45分钟,下课了以后腿肚子还发抖,但是我到最后,我的语文课,全公社的老师来听课,

这份得心应手的工作最终只干了不到两年,由于家庭出身在那个年代备受诟病,杨锦麟最终失去了这份工作。

杨锦麟:我在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我挑了一担大粪经过了学校,我的教过的孩子,从三个教室不约而同跑出来,哭着喊着,叫杨老师回来教书,当初我就流泪了,真的流泪了,这孩子完全不计较大粪的熏臭,终身难忘,那个操场现在不见了,

尽管在小学只教课不到两年,但对于杨锦麟来说却是受益匪浅,在这段时间里他练就了出色的口才。

杨锦麟:我的讲述故事的能力折服到远近几十里的人天天提着小马凳,爬山越岭的听我讲,《无头骑士》,讲《梅花党》,讲各种各样神奇的故事,那个时候的我,口才权集,口才一流,我不敢说今天能够在跟凤凰服务打工,其实那个训练养成在那个时候,我永远忘不了现在这一块充满猪粪大粪的土地,我完全忘不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