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尘埃曾将多少难忘的往事掩埋,可心灵的钥匙却常把记忆的闸门打开。在我人生的阅历中,怎么也不能把四十年前的知青岁月抹去。

回首难忘的知青往事,常常使我不胜感慨。是艰苦的劳动磨练锻炼了我,是朴实憨厚的农民深深影响了我,使我懂得人生应该如何面对逆境,应该怎样与命运抗争进取,更应该懂得哪些东西需要珍惜。

李兆升简历: 现吉林省吉林市人,一九六八年九月下乡到本省辉南县板石河公社红旗四队集体户。一九七一年一月招工到省杉松岗煤矿当工人,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任该矿二井工会专职副主席,一九八五年四月任矿工会组宣部长,同年十一月任矿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一九八七年一月任矿办公室主任,一九九二年十月调入吉林市西关热电厂任宣传科长,一九九五年十一月调入吉林市江城日报社任办公室副主任,一九九八年六月任报社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兼工会副主席(正处级),二00五年 十二月预退,二00六年应聘到长春市国信投资集团子公司吉林市北山冰雪大世界公司任办公室主任至今。

已有 0 人参与

核心提示  反思这场在"文革"中发起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无论从民族的、国家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辨证的角度看,都可谓得不偿失。上千万"老三届"知青走出校门,中断了学业,造成青春虚耗、知识断代的恶果和遗患,是无法用数字和言语表达的。至于我所说的个人感悟,如放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衡量,则未免有些微不足道和过分牵强。

作者当年与同户知青的留影(前中)
四十年后再相聚(右二为作者)
四十年后再相聚(右二为作者)
作者公出时天安门留影

1968年9月24日,我作为通化市七中第一批、全市第二批"老三届"下乡知青,胸怀"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的豪情壮志,与同校的其他9名同学一起到辉南县板石河公社落户(集体户),那年,我16岁。 【查看详情

在大帮轰的公社化时代,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每项农活都是由队长委任的被称为"打头的"领着干。跟上"打头的"即可记一等满分(一般活每天10分,春季插秧、夏季薅稻子为20分),而跟不上趟的只能记二等或三等分了。那时的我虽然个小(集体户10个男生中数我个最小,体重不足百斤),但却极要强,每样活我都拿出拼命的劲头跟上"打头的"。记得刨茬子时,为了不让"打头的"落下,我使出浑身的劲楞是一直跟下来没被甩下,结果几根垄下来,十个指头都是血泡,一碰钻心地痛。而一摸脸上,则满脸都是出汗蒸发结晶的白刷刷盐沫!最累的刨茬子活我没被落下,其他的如打茬子、割稻子、铲地等活我就不在话下了。 【查看详情

刚下乡时,正是"文革"个人崇拜顶极之时,记得我们集体户还坚持做到"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可没坚持几天,随着劳动量的不断增大,大家的厌倦,加之上边也不再要求,这种现在看来近于愚昧可笑的形式和举动也就不了了之,也没有人感到这种悄然放弃是大逆不道。因为在农村,只有劳动才是第一需要啊。我们也逐渐明白了,如果地里长不出庄稼,心再红、再忠也没有用哇! 【查看详情

艰苦的劳动不但磨练了我们的身体和意志,也增进我们与当地农民间(当时被称为"贫下中农")的情感,也就是我们下乡知青必须经历的"感情关"。在共同的劳动中,与农民从相识到相知,使我们感受到农民的勤劳朴实和善良真诚。年长的农民对待我们这些知青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劳动中经常照顾接应,家有好吃的都想着我们。而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农民则把我们当作亲兄弟姐妹。 【查看详情

在浪漫理想和艰苦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每个知青思想深处都经历着不同的变化。有的由于经受不了苦累农活的考验,三天两头跑回城里躲避;有的在日复一日的无休止劳作面前,对自己豪情满怀初衷产生了动摇怀疑;更有的对自己未来的前途产生了悲观。于是,大约在我们下乡一、二年后的1970年前后,在知青点(集体户)中普遍弥漫着一种思乡、悲观情绪。 【查看详情

在下乡的三年多时间里,每当农闲的时候,我与其他同学一起收集和阅读了当时被列为黑书、禁书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红日》《烈火金刚》《小城春秋》《苦菜花》《平原游击队》《晋阳秋》《沉船》《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应该说,书中的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给予我很好的启迪和熏陶,书中的美语佳句、写作技巧促进了我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并对我的人生轨迹和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查看详情

由于我表现突出,下乡三年多,我出勤和工分一直保持全户第一,为此,生产队、大队、公社曾三次推荐我招工进城,然而由于出身不好的原因,我只有在第三次招工时,才于1972年1月15日到辉南县境内的一座省属煤矿当工人。 【查看详情

核心提示  在即将迎来国庆六十周年的时候,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把心里的话儿向祖国诉说……

作者在煤矿当工人时的留影
作者在煤矿基层工会工作时的留影
作者在煤矿机关工作时的留影
作者调入吉林市西关电厂时留影
作者调入吉林市江城日报社时留影
作者海参崴留影
作者朝鲜留影

在我的一生中,家随着祖国的命运而变化,可谓四处为家。


我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原为双阳县)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是故乡的山水陶冶了我淳朴的性情,是勤劳的父母培养了我自强的品格。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故乡的贫穷落后同样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公社大食堂做的难以下咽的糠馍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十二岁时,因父亲病故我与母亲、姐姐来到了本省的通化市,与在那里工作的哥哥住在一起,也就是我的第二处家。


在通化生活的七年是我的学生时代,虽然由于"文革"被迫中断了学业下乡,但八年(连同在故乡小学的三年)刻苦所学的知识竟是我后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虽然一家七口仅靠哥哥工资生活,日子过的拮据窘迫,但七年的城市生活却锻炼了我活拨开朗的性格。


一九六八年,我随着全市的数万知青下乡,来到了本省的辉南县,一干就是三年多。于一九七二年返城到附近的一座省属煤矿当工人,并在一九七五年结婚成家,这是我的第三处家,也是我自己的家。记得结婚时只有一对木箱,住的是租人家平房外屋仅能睡两人的小炕,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寒舍。在煤矿立家的十三年,随着"文革"那场祸国殃民浩劫的结束,我工作、人生的境遇也步步走高,我先后搬了七次家,最后一次是一九八八年迁入了矿里新建的机关家属楼。一九九三年,我又因工作调动搬到了吉林市。如今,与爱人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足以够用。 【查看详情

直属连基建排


祖国,你听我说


每当想起你,心中就荡起感情的洪波


如浪涛澎湃的大海


似川流不息的江河


当我刚刚睁开双眼


你的天空已朝霞似火


懂事后的第一个难忘记忆


是把五星红旗镶嵌在幼小的心窝


祖国,你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


祖国,你有美好动听的迷人传说


可你也有让人不堪回首的苦难过去


还有那闭关锁国造成的坎坷波折


对你是如此热爱


多少回,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爱你,中国


对你是如此忠诚


即使在噩梦般的浩劫年代里,也无法将你从我心中割舍


回想起,当红领巾拥抱我双肩的时刻


我曾兴奋地把童真的话儿向你诉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来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


还记得,当共青团徽闪耀在我胸前的时刻


我曾激动地把满腔的豪情向你诉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热血青年时刻牢记先烈遗愿,前辈嘱托


怎能忘,当党旗飘扬在我心头的时刻


我曾庄重地把神圣的誓言向你诉说


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把一切献给祖国是我终生不变的承诺


赞颂伟大的党啊


前仆后继,成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探索


祝福亲爱的祖国


走出沼泽,从此乘上了后来居上的时代快车


如今,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国土上生活


最让我无限感慨的,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度时艰的气魄


最让我值得骄傲的,是炎黄子孙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最让我引以自豪的,是雄壮国歌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响彻


祖国,你听我说


每当想起你,不能只唱赞美的颂歌


你所期望于儿女的


是永远忠诚与无私奉献的结合

童年时代,谁没有梦想?人生旅途,哪个甘愿堕落?然而,可曾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变为现实,追梦的脚步又将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与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孩提时代的我虽然没有目标高远的宏图大志,但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梦想:好好读书,将来有一番作为,起码不能辜负养育自己的土地和父母啊!


怀着这个朴素的梦想,少年时代的我学习勤勉刻苦。记得在家乡的小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首屈一指,还曾取得全校(三个班)语文考试第一的成绩。十二岁时因父病故转到城里读书,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全班前五名,以此证明了只要用功,父母不识字的农村孩子也绝不比城里有知识家庭的孩子差。


然而,正当我踌躇满志地朝着学而优则仕的人生梦想奋力前行时,却被那场人类文明史上最荒唐的"文革"浩劫击得粉碎!啊,遭此厄运的何止我一人,整整一代人!一九六八年,随着一声令下,只读八年书的我与全国上千万初、高中"老三届"同学下乡去接受农民的再教育,于是,我不得不把梦想改为"立志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为了实现新的梦想,我以超乎寻常人想象的毅力在劳动中表现自己。在下乡三年多的时间里,在同集体户十个男生中个最小、体重不到百斤的我竟年年保持出工和工分最高的记录,为此,赢得了当地农民(当时称为贫下中农)的信任和好评,并在三次的返城招工中优先推荐了我。然而不公的命运接连落在我的头上,三次招工竟有两次因天生罪过"出身不好"而被所谓的"政审"卡了下来,这在当时全县几千名知青中绝无仅有!只有最后一次招工算是幸运,被一家省属煤矿不嫌弃录用了。


虽然我遭受了接连的挫折,但经过磨难后,我追梦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在煤矿工作的二十年,我凭着不屈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从一名普通工人一直到任这个拥有五千人的矿办公室主任职务的岗位,后来又从煤矿调入吉林市的一家新闻单位工作。这期间,出于对文学的爱好,我曾先后在《中国煤炭报》《吉林日报》《江城日报》《通化日报》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多篇。如今,我已预退。


回首追梦的脚步,可谓不胜感慨:虽然我不能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我却感到问心无愧,因为我毕竟朝着梦想的目标努力地跋涉了,尽管没有达到梦想的顶点…… 【查看详情

在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衷心感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他老人家以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带领全党和人民从"文革"浩劫的恶梦中走了出来,把中华民族引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一晃,40年过去了,每当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或是心旷神怡的花前月下,我时常想起曾在我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烙印的那年、那月、那地方……

网友留言